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020年,美国FDA共批准了53款新药,欧洲EMA共批准了42款新药,中国NMPA共批准了48款新药。
盘点2020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 in和license out交易事件。
经过医药公司、医生和各界的不懈努力,各国传来疫苗相继批准上市的好消息。作为产业发展前瞻晴雨表的资本市场更是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我们一起来看看港股生物科技公司的这一年。
本文在此列出2020年的10项重大失败临床研究,供大家参考。
K药在美国年费用高达114万元,而在中国定价为64.5万元,只有美国市场价格的一半,这成为PD-1在中国市场的第一块天花板,2019年唯一谈判成功的PD-1代表信达的信迪利,年费用又由谈判前的28万元陡降到9.67万元/年,成为PD-1的第二块天花板,本次谈判结果将成为第三块天花板。
Biotech最好的归宿应该是卖给大药厂还是自己成为大药厂?
先声药业,在其拥有的近50种在研管线中,抗肿瘤小分子CDK 4/6抑制剂Trilaciclib颇具看点
10月30日,安斯泰来公布了2020财年Q2季报,研发管线中已经悄悄拿掉了TIGIT抗体ASP8374(PTZ-201)项目,说明Astellas极有可能已经放弃曾经比较看好的TIGIT单抗项目。
我国医药产业走过了跟踪仿制、模仿创新的阶段,当前正处于创新跨越升级的关键期。
基石药业,一家专注于开发及商业化创新肿瘤免疫疗法及精准治疗药物的领先生物制药公司。
默沙东在ESMO 2020大会结束后举办了线上投资者大会
53例患者治疗的整体客观缓解率(ORR)为24.5%,在PD-L1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均观察到有效的疾病缓解率。
吉利德科学披露了在近2年时间里已与13家外部创新药企达成多项交易合作。
截至目前,仅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B)已经达到了30多家,科创板更是高达80余家。
9月4日晚间,天境生物(IMAB.US)在同一天对外宣布了两项重磅合作。
跨国药企2020上半年财报近期已陆续公布,多家药企在中国的业绩仍然表现亮眼。
国内生物药CDMO的市场是绝对有钱赚的,但格局是多元发展,鱼龙混杂。
本文讨论了21家制药巨头在2014-2019年间的数字化研发现状。
诺华是2020上半年创新药获批的最大赢家,共收获了7项批准。其次是礼来、赛诺菲各有4项新药批准,罗氏、辉瑞和BMS各有3项新药批准。
从长期来讲,嘉和生物拥有高度一体化的生物制药技术平台,且长期专注于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拥有持续发现新项目的自我造血能力,发展后劲同样值得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