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三周年:仍是起点,影响已现

作者: 国信海外观察 2017-11-23 07:57:46
今年前十个月,“港股通”成交额在港股市场的占比增至7.2%,较2015年的2.4%和2016年的4%有了显著提高,南下资金“买买买”的势头依旧。

本文节选自“国信海外观察”微信公众号,作者为王学恒。

“港股通”三周年,南下资金持续净流入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作为内地与香港股市互联互通机制下的第一座桥梁,正式通车。上周沪港通迎来了开通三周年纪念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16日表示,互联互通机制改变了香港市场的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内地资金,也将会带来巨大的国际资源和资产。

截止今年10月31日,“港股通”开通三年以来累计成交额33270亿港元,为港股市场带来了6375亿港元的净资金流入,内地投资者利用“港股通”投资港股的持股金额达8088亿港元,比2016年年底增长1倍以上。今年前十个月,“港股通”成交额在港股市场的占比增至7.2%,较2015年的2.4%和2016年的4%有了显著提高,南下资金“买买买”的势头依旧。

微信图片_20171123080129.png

量变到质变,互联互通深刻改变两地股市

南下资金引起港股市场的深刻改变,且诸多改变仍在随着南下资金净流入持续进行。此前香港市场虽有60%以上的上市公司为内地企业,但定价权大部分在外资手中,诸多优质公司估值不仅常年低于A股同业,甚至成为全球股市的“价值洼地”。随着对本国企业更熟悉的内资不断涌入,众多长期被低估的优质公司得到了估值修复,也带动恒指一路走高。未来两地股市的估值水平有望继续靠拢,以往同行业公司因上市地区不同造成的估值差异将进一步缩小。

诸多公司的定价权悄然更迭,外资对内地企业的理解也随内资的涌入变得更加深刻。今年在中国宏桥、敏华控股、长城汽车等公司的股票上遭遇以内资为主的多方强力反击的做空机构,未来势必会更加深入地研究中国的企业。多空双方对企业经营、财务等方面更加理性和审慎研究甚至拷问,不仅会让企业的价值“越辩越明”,也会帮助投资者不断进步,兼听则明。

与此同时,港股市场更加看重公司业绩、持续经营能力、分红水平等基本面信息的价值投资风格也对A股市场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今年A股上的蓝筹白马公司受到投资者越来越多的认可,股价出现对应公司市场地位和经营业绩的强者恒强、两极分化现象,或许意味着A股投资者开始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关注企业基本面而非概念炒作。若要期待未来A股能体现出同我国经济形势更强的相关性,理性严谨的投资者群体是重要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171123080234.png

(编辑:曹柳萍)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