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卫星互联网行业加速发展 2025年市场规模或将达525.7亿元

我国发展卫星互联网对于特定场景联网支持、海外基建输出、获取空天资源、推动航天航空产业的商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究报告称,2021年“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推动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信息通信系统深度融合,同年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我国卫星互联网部署建设加速落地。根据头豹研究院,2025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或将达525.7亿元。该行认为,卫星互联网虽难以实现对传统移动蜂窝网络的全面替代,但我国发展卫星互联网对于特定场景联网支持、海外基建输出、获取空天资源、推动航天航空产业的商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受制于技术/成本/通信性能等多重因素,卫星互联网应用场景有限。

在成本端,由于我国一箭多星技术、火箭回收技术等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站建设、周期性维护更换等成本高企,我国的卫星互联网系统成本与SpaceX等海外企业相比仍存在提升空间;在通信性能上,以星链为例,单颗星链卫星的通信容量(17~23Gbps)与一个地面5G基站相当,但在系统通信容量和通信时延上仍与5G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卫星互联网的工作频段较高,易受到雨水/雷暴等天气的影响。该行认为,由于成本/通信性能/发射及制造技术等因素,当前卫星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受限,作为地面通信网络的补充,或将于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或特定联网场景率先落地。

卫星互联网能够特定场景中作为地面网络的补充,有望通过“一带一路”助力海外基建输出。

传统地面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受到地理环境、人口密度等因素限制,而卫星互联网能够通过低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无缝覆盖,为我国的海外资产管理、远洋航运/航空航天/应急灾害联网提供支持。该行看到,2021年全球未接入网络的人口比重达37%(ITU),“一带一路”合作国家仍拥有较多未接入网络人口,该行认为,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有望借助“一带一路”实现海外基建输出。

我国发展卫星互联网对于获取天空资源并推动商业航天航空走向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考虑到卫星运行安全性等问题,低轨轨道的理想卫星容量有限;频段方面,C、Ku、甚至Ka阶段已趋于饱和,资源紧张。中国目前低轨通信卫星发射较少,加快建设卫星互联网,对于我国获取空天频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卫星制造及火箭供应链仍以国企为主,通过产业化引入竞争机制,有望通过批量化生产等方式降低卫星互联网的成本,实现对航天航空的反向赋能。

风险提示:技术创新/卫星互联网政策支持力度/下游需求增速不及预期。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