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追踪 | 政策端传递积极信号 疫后量价回升驱动票房增长 文化传媒板块将迎报复性反弹?(附概念股)

目前传媒板块政策端传递积极信号,有望帮助行业进入良性发展。

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 ,围绕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制定了一系列重点发展任务目标。中原证券表示,从前期各类“十四五”中涉及电影产业、出版产业以及版权领域等规划再到近期的“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以及“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政策的出台,目前传媒板块政策端传递积极信号,有望帮助行业进入良性发展。

据“猫眼专业版”微博消息,截至5月20日17时,当日大盘票房5663.8万,营业影院8767家,较上日增加804家,全国影院营业率72.60%,这也是4月以来影院营业率首次超过70%。中原证券表示,随着北京和上海社会秩序转好,预计影院亦将逐渐恢复经营,经营率将进一步提升。在内容一端,随着影院营业率的进一步提升,此前满足上映条件但未上映的内容将陆续恢复定档上映,拉动观众回流至影院,修复国内电影市场。中长期看,龙头院线以及影投公司资本实力雄厚,经营优势明显,抗风险能力强,能够实现逆势扩张,抗风险能力弱的影院将逐步被出清淘汰,头部公司的市占率存在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广发证券表示,关注中国电影市场疫情后修复机会。随着全国疫情逐步好转,预期6月后各地影院将逐步恢复正常经营,预计2022 全年实现不含服务费票房415亿元,恢复至2019年的70%水平。假设2023年社会生产生活全面恢复正常,预计全国票房将同比增长62%至673亿元;后疫情时代,量价继续驱动票房增长。

内容端:头部更大、尾部更长、腰部缺失。疫情期间,影片的票房集中度提升,这是因为疫情反复导致电影的“社交价值”大幅降低,观众选择观影内容更加谨慎,忠实观影人次和弹性观影人次的中枢明显下移,但观众对优质电影内容的消费需求并没有因疫情缩减。疫情期间,美国院线电影倾向流媒体平台,中国保持窗口期,这是因为国内线上版权保护和付费习惯并不成熟,流媒体平台难以替代线下电影院。即使在美国,随着疫情逐步好转,片方也恢复了流媒体上映窗口期。

渠道端:影院持续扩建,影投集中度企稳回升。疫情期间,我国影院总数保持增长。根据拓普数据,2019/2020/2021 年全国在运营影院数分别为10789/10969/11375 家。疫情加速出清抗风险能力偏低的中小影院,影投公司的票房集中度企稳回升。

需求端:市场继续下沉,价格弹性相对平稳。根据拓普数据,疫情期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票房占比从2019 年的34%提升至2021 年的38%。

相关概念股:

万达电影(002739.SZ):在影院渠道端的市占率稳中有升,受益于中澳票房修复行情,预计将同时享有α和β,待播片单充足。

光线传媒(300251.SZ):在动画电影及真人电影领域“制作+发行”的产业资源整合能力突出,今年上映的动画电影数量有望新高,短期催化剂是热门动画电影《深海》。

猫眼娱乐(01896):票务端龙头地位稳固,凭借宣发优势向上游拓展电影制发业务,估值位于较低水平。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