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国际:上调信义光能(00968)评级至“买入” 目标价18港元

中泰国际称,多晶硅行业可受惠于装机容量增加所带来的需求。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泰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信义光能(00968)盈利预测,目标价18港元,对应22.5倍2022年市盈率和31.2%上升空间,评级由“增持”上调至“买入”。

中泰国际主要观点如下:

与信义玻璃成立“信义晶硅”,合作生产多晶硅

公司近日宣布与其主要股东信义玻璃(00868)订立合营企业协议,成立52:48持股比例的子公司“信义晶硅”,共同在云南省曲靖市建厂生产多晶硅,初期年产能为6万吨,其后可分阶段扩建至20万吨。当地政府已经同意相关土地使用权及生产厂房建设,并授出所需的施工及生产许可。厂房建设工程于上述土地使用权及许可正式发出后60天内便可动工,预计施工期为两年。

公司估计生产项目总投资额达到60亿元人民币(同下),其中17亿元及16亿元分别由信义光能及信义玻璃出资承担,余下27亿元其后由信义晶硅寻求外部融资支付。

覆盖上中下游光伏产业,顺势而行的行业垂直整合

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持有102.1亿元港元(约84.2亿元人民币),足以应付上述出资承担需求。公司参与光伏业务多年,拥有良好发展纪录,其第一条光伏玻璃生产线于2008年在广东省东莞市投产,自行建设的第一个大型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于2014年在安徽省并网。

信义光能扩展业务至多晶硅制造,属于顺势而行的行业垂直整合,覆盖上游(多晶硅)、中游(光伏玻璃)、下游(光伏发电)光伏产业。公司选择将业务伸延至多晶硅行业,而不是光伏组件,可避免与光伏玻璃业务的现有客户竞争,保持业务增长。

多晶硅价格短期回调,光伏行业却长期受惠于“双碳”政策

由于短期供应紧张缓和,多晶硅价格自2021年10月高水平至今回落15%以上。主要晶硅生产商目前均有扩产计划,当下晶硅紧缺会否之后出现过剩值得关注。但从长远角度,中国“双碳”政策支持光伏行业发展。多晶硅行业可受惠于装机容量增加所带来的需求。公司新增晶硅业务,可理顺长远稳定发展。

风险提示:1)项目延误;2)并网电价大幅下跌;3)玻璃价格大幅波动;4)燃料成本急速上升。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