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NVDA.US)400亿美元收购Arm,AI重新定义计算

作者: 中金研究 2020-09-15 09:10:48
史上最大规模半导体行业并购交易,收购后维持Arm客户中立性不变。

本文来自微信号“乐平科技视角”。

行业近况

2020年9月13日,英伟达(NVDA.US)发布公告称将以400亿美元价格向软银收购Arm,交易价格超过2015年Broadcom (AVGO.US)370亿美元收购Avago,创半导体行业交易规模新高。同时,英伟达公告表示,该交易不包括Arm的IoT业务部门。2016年,软银收购Arm的价格为314亿美元。

我们认为,这次收购的意义在于,使得英伟达的领先优势从目前的AI芯片扩展到包括云数据中心、智能手机、物联网在内的整个计算芯片领域(2023年TAM 2,500亿美金)。通过整合ARM CPU能力,我们认为英伟达拥有完整的计算芯片产品能力,未来业务有望再上一个台阶。据公司公告,此次收购仍需得到中国在内4个国家/组织的批准才能生效。

计算芯片是我国半导体设计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目前国产化率不足1%。我们认为,无论该笔交易是否最终达成,积极扶持开源的RISC-V并发展自主研发的计算芯片是当务之急。

评论

史上最大规模半导体行业并购交易,收购后维持Arm客户中立性不变。据公司公告,英伟达将采取现金+股票的形式,从软银收购Arm 100%的股权(IoT业务部门将剥离)。该笔交易规模预计最高达到400亿美元,创半导体行业交易规模新高。英伟达表示,收购后将保持Arm的IP授权模式和客户中立性不变,同时仍然保留Arm原有公司和品牌名称、总部保留在英国剑桥,且知识产权将仍然在英国注册。

此外,英伟达将帮助Arm拓建新的AI研发中心,并开发基于Arm CPU技术的AI超级计算机。Arm是全球最大的IP供应商,其业务领域广泛地覆盖从数据中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到车载设备、IoT各领域。截至公司公告日期,采用Arm授权IP开发的芯片出货量已经超过1,800亿颗。目前,绝大多数的Android手机和iPhone手机均使用基于Arm架构的SoC,此外,苹果公司(AAPL.US)也计划将Mac电脑的CPU由x86架构的Intel CPU切换为自研的Arm架构CPU。

意义:该交易有望将英伟达的领先优势从AI芯片扩展至更宽广的计算芯片领域。英伟达公告中指出,英伟达领先的AI计算能力,与Arm庞大的CPU生态体系相结合,将成为AI时代下最成功的计算企业(“premier computing company”),帮助客户从云到端(云、PC、智能手机、智能驾驶、机器人、IoT)加速计算。

我们看到,该笔收购对英伟达而言,具体的意义包括:1)有望借助Arm的IP销售网络,拓展GPU IP授权业务;2)打造基于Arm CPU和英伟达GPU的AI超级计算机,进一步增强其在数据中心计算芯片业务的能力;3)与Arm的技术和下游形成互补,一方面完善英伟达CPU能力,以便未来更好地与Intel、AMD全面竞争,另一方面,在自动驾驶芯片、智能手机芯片等下游环节弥补原有的弱项,形成从云到端全面完整的竞争优势。此外,对于Arm而言,该笔交易有望增强其研发能力,并在英伟达的GPU和AI技术的帮助下拓宽IP产品线。

挑战:Arm独立性可能受到威胁,或将面临反垄断监管阻力。尽管英伟达公告称仍将保持Arm的客户中立性,但考虑到Arm的IP授权客户多达500多家,包括高通、恩智浦、苹果、Intel等,这些客户在某些领域与英伟达有一定的竞争关系。此外,根据英伟达公告,目前这项交易已经获得英伟达、软银和ARM董事会的批准,但此次交易需要获得英国、中国、欧盟和美国的监管许可。

据公司公告,Arm收入中中国市场占比达到20%以上,且Arm中国经营权纷争需要解决。公司在电话会上表示,Arm的技术源自英国,并不会因为被美国公司收购而发生变化,因此对中国批准收购案有信心。我们认为,考虑到目前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该笔交易或将面临较大的反垄断监管阻力。

风险收购交易可能因为监管原因长时间未获审批或者被否决。

图表1: Arm庞风险收购交易可能因为监管原因长时间未获审批或者被否决。大的CPU生态体系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 收购将增强Arm的研发能力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 收购将全面拓展英伟达在数据中心以及边缘IoT的业务机会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4: 英伟达预计收购后2023年TAM将达到2,500亿美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编辑:mz)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