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销量恢复性增长,港股汽车板块“上车”时?

​历经长达21个月的销量“寒冬”,而今连续两个月同比恢复性增长打破了持续下滑的局面,汽车行业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历经长达21个月的销量“寒冬”,而今连续两个月同比恢复性增长打破了持续下滑的局面,汽车行业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中汽协近日发布5月份销量数据,5月汽车销量219.4万辆,同比增长14.5%,为21个月来第二个月实现同比增长,不过首五个月销量仍不乐观,实现销量约795.7万辆,同比下滑22.6%。此外,新能源汽车持续萎靡,5月及首五个月销量分别为8.2万及28.9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3.5%及38.7%。

在行业寒冬之下,港股汽车板块于2018年开始走熊,至今已跌去四成,其中2018年全年就跌去了43.2%,2019年触底反弹,整体反弹了10.7%,但进入2020年,受到卫生事件冲击,板块再次下挫。而今年四五月份汽车销量恢复性增长,指数也开始企稳反弹,从3月23日至今,指数反弹了36.9%。

A股汽车制造商板块和港股汽车板块期间涨跌情况较为一致,美股抗跌性比较强,在整体估值上,港股偏低,PB及PE分别为1.1倍和12.2倍。

图片1.png

汽车行业已经有了恢复的迹象,而随着行业逐步复苏,跌入谷底的港股汽车板块,哪些标的存在投资机会呢?

Q2恢复增长

每个行业都具有周期性,国内的汽车行业已经过了高成长阶段的爆发期,2010年开始走周期路线,基本上每两年来个双位数的增长,整体还是往上走的。2017年汽车销量达到峰值2888万辆,2017年后,行业周期发生的较大变化,和之前三年小增长周期不一样,行业步入萧条。

2018年下半年,受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宏观经济影响,汽车销量开始出现负增长,且具有持续性,到2020年3月为止合计长达21个月持续负增长。2018年销量整体下滑了2.8%,2019年扩大至8.2%,2020年首五个月继续扩大至22.6%。

图片2.png

汽车销量于今年4月及5月恢复性增长,主要还是燃油车的恢复,为缓解卫生事件对经济的冲击,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汽车消费刺激政策。除了个别地区外,大部分限牌限购城市均放松限牌限购相关政策,且汽车制造商降价优惠力度较大,特别是国五库存车,促进了燃油车的销售回暖。

新能源汽车由于经营环境以及补贴退坡影响,特别是自2019年6月26日起,国家补贴标准降低约50%,地方补贴则直接退出,对行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同年7月份开始销量持续萎靡。2020年叠加卫生事件,1月及2月下滑幅度较大,之后逐步好转,今年五月份销量下滑23.5%,相比于其他月份要缩窄了很多。

由于2020年新能源车持续下滑,为推广及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政策温和退坡,且延长至2022年,多地刺激政策落地有所松动,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指标不作调整,提高能耗门槛及纯电动续驶里程工况法不低于 300km的门槛。2020年首五个月,新能源汽车参透率为3.63%,相比于前两年有所下滑。

图片7.png

2020 年4月份,工信部发布《2020 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深入贯彻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工信部也将加快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提出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 25%左右。以目前的参透率来看,发展空间仍非常大。

由于国内新能源补贴在产品动力等各方面质量上要求升级,对新能源汽车车型结构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A 级和B 级车型的占比逐渐提升,已成为销售主力,2020年首四月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乘用车中A 级车的销售占比分别为53%及34%,B级车的销售占比分别为23%及44%。

从全球范围看,各国政策上基本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2020年欧洲进入碳排放考核,该区各国对新能源汽车大力度补贴,其中法国、德国电动汽车刺激政策陆续推出,推动欧洲电动化加速。今年5月份,欧盟拟将促进电动汽车转型作为绿色经济复苏计划的一部分,考虑鼓励车企生产销售电动汽车及加大充电基础设施投资。

外资品牌威胁

自港股及A股上市的国内汽车制造商基本公布了5月及首五个月的销量数据,从数据上看,5月份的环比及同比表现均很不错,但首五个月就比较糟糕,表现最好的竟然为历年垫底的长安汽车,5月销量174012辆,同比增长54.3%,首五个月销量636586辆,同比仅下滑6.3%,远低于行业水平。

当然,长安汽车今年表现好于其他同行,主要归功于该公司过往销量常年下滑,基数比较小的缘故。此外,长城(02333)及东风集团股份(00489)5月份实现了双位数的同比增长,环比实现单位数增长。比亚迪销量随行业下滑,但燃油车却逆势增长,首五个月实现增长11.58%。

图片4.png

自主品牌份额持续压缩,国内纯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包括比亚迪、吉利以及长城汽车,虽5月份表现不错,但首五个月均呈双位数下滑。在其他汽车制造商自主品牌中,首五个月,上汽销量下滑26.17%,东风集团股份销量下滑7.46%,广汽销量下滑22.01%,长安销量下滑15%。

首五个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为37.1%,较2019年减少2.1个百分点,较2017年减少6.8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日系车及德系车表现强势,市场份额逐年增加,期间上述品牌车市场份额分别为23.2%和25%,相比于2017年分别增加6.2个及5.4个百分点。日系车中,比较强势的是丰田及本田车,其中广汽丰田于5月销量同比增长33.4%,首五个月销量仅下滑0.79%。德系车中,宝马及奔驰表现强势。

图片5.png

在汽车市场存量竞争下,品牌与格局将持续优化,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将持续聚焦于龙头,燃油车为吉利及长城,新能源车为比亚迪,而合资品牌日系及德系预期仍保持强势,继续提升存量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市场份额由国内品牌主导逐步过渡到内外多元化趋势,外资及合资份额提升。

对于国产新能源车而言,特斯拉是比较大的威胁。从特斯拉国产化进程看,2018年5月特斯拉在上海注册成立,2019 年10月试生产,2020年1月国产Model 3 标准续航升级版正式交付。2020 年1月马斯克宣布Model Y 项目正式启动,2020 年5月国产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正式交付。

在定价上,Model 3目前对标蔚来,但有券商经过调研测算,Model 3有望实现21万元售价,意味着将和国产较为豪华的新能源车进行竞争。不管是中高端的蔚来,还是中低端的其他国产品牌,都将面临特斯拉的市场抢占威胁。

关注龙头机会

由于销量是汽车行业业绩的核心要素,在刚刚过去的Q1,汽车制造商业绩惨不忍睹,大部分公司业绩都是下滑的,其中上汽作为收入体量龙头,收入近腰斩,持续经营净利润同比下滑近九成。不过也有表现较好的,如上文谈到的长安汽车,因“触底回升”,收入下滑幅度较同行低,而利润也实现正增长。

而四月及五月,行业整体复苏,汽车行业销量同比增长9.4%,部分参与者表现优秀,如吉利及长城汽车,单月都实现了比较高的增长,预计Q2业绩将触底反弹。根据相关券商研报,截至2020年4月,汽车制造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累计降幅分别为20.70%及52.10%,较前一月分别收窄10.2及28.1个百分点。

图片6.png

汽车库存方面也得到明显改善,5月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为 1.55,同比下降 6.1%,环比下降12%,库存系数持续优化,说明库存压力逐步减小。而下半年,随着相关的促进汽车消费方案出台,预计销量将持续回暖,参与者收入及利润将回归至正常值。

港股汽车板块近两个月来持续反弹,一方面是大部分个股估值跌进了“黄金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投资者对行业Q2及下半年的业绩良好预期。不过就目前估值而言,港股汽车行业整体仍偏低,部分个股市值低于净资产,比如广汽及长城汽车,而在行业恢复的情况下,这些低估值标的带来溢价空间。

综上看来,经历了卫生事件的冲击,汽车行业Q1表现很糟糕,大部分参与者在销量及业绩下滑幅度均较大,但4月及5月销量同比恢复性增长,行业恢复景气,这也为持续走熊的汽车板块带来了反弹空间。目前港股汽车板块估值偏低,而Q2及下半年业绩预计较为乐观,可关注吉利及比亚迪等不同领域的龙头企业。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