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下,星巴克(SBUX.US)还能坚持“第三空间”的概念吗?

作者: 36氪 2020-03-18 14:59:58
长期以来,星巴克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社交聚会的场所——即介于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第三个地方”

本文源自“36氪”。

对于很多人来说,去星巴克(SBUX.US)是每天的家常便饭。但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正在经历一个非同寻常的时期。

随着公共卫生事件肆虐,星巴克关闭了在中国的2000多家门店。而就在这月初,星巴克已成为了美国首批出现确诊病例的大公司之一。

在美国,星巴克有20万名员工,其高管罗森·威廉姆斯(Rossann Williams)表示:“过去几周,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时期,我们也都还在边走边学习当中。”

长期以来,星巴克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社交聚会的场所——即介于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第三个地方”。这个人来人往的咖啡馆,旨在建立一种社区文化,促进顾客和咖啡师之间的良好互动,而且这儿也是那些每天都来买咖啡的顾客们日常生活的象征。

然而,就在最近几天,这种理念遭遇迅速蔓延的的威胁。它不仅让人们开始对公共场所聚集感到焦虑,同时还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强劲的冲击波。

现在,由于公共卫生部门敦促人们尽量在家工作,避免人群聚集,咖啡馆则开始变的空空荡荡。而且,对于像星巴克咖啡师这样的服务人员来说,被感染的风险尤为严重。

为了让公众放心,星巴克严禁顾客使用自己的杯子,并制定了严格的清洁制度,要求员工每半小时洗一次手,并对店内“频繁接触”的地方进行消毒。威廉姆斯说,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未来可能还会出台更严格的规定,比如强制员工戴手套和口罩,或者把桌椅都搬走。她说,在极端情况下,美国的店铺可能会暂时关闭。

公共卫生事件似乎已经触碰到了星巴克的底线。尽管在中国90%以上的门店已经重新开业,但上周投资者获悉,星巴克预计本季度在中国的销售额将比一年前下降约50%,或高达4.3亿美元。该公司表示,现在讨论病毒如何影响中国以外的业务还为时过早。这段时间,星巴克的股价在过去一个月下跌了超过25%。

公共卫生事件给公司的员工也带来了巨大影响。

经济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高级经济学家伊莉斯·古尔德(Elise Gould)表示:“他们是更有可能暴露在风险之下的人,因为他们直接在公共场合面对顾客,也同时更可能把危险二次传递。”

这些员工也不太可能有医疗保险或带薪病假。“这就暴露了现有经济的不平等状况,”古尔德说。

3月5日,自从西雅图艺术博物馆附近的一家门店有员工被确诊后,星巴克便暂时关闭了该门店。第二天早上9点,经过了彻底消毒后,该门店便计划于下个周一重新开张。并且,出于安全考虑,所有与该确诊病人密切接触的员工都被要求呆在家隔离两周,工资照发。

星巴克在营销过程中,一直强调他们在努力提升员工福利,员工还被他们称为“合作伙伴”。

在最近提交给证券监管机构的一份文件显示,尽管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已被关闭,但该公司仍在继续向大多数薪水工支付工资,其中包括许多咖啡师。

3月11日,星巴克告知其在美员工,如果一旦感染病毒,或与确诊的同事或家庭成员有过长时间的接触,公司将为他们提供长达两周的带薪休假。(根据之前所制定的政策,星巴克允许员工每工作30个小时,就可获得一小时的病假,这么算来一个每周工作23小时的咖啡师,一年内可以累积约5天的病假)。

不过,星巴克员工在采访中表示,他们担心实际情况和公司说的这些措施有出入。虽然这些政策是好的,但有人认为,过多的政策反而给已经感到过度劳累的员工带来更大的压力。

在西雅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坦率地谈及星巴克出台的措施,他说,在咖啡馆特别忙的时候,让员工30分钟就进行一次全面清洁一点儿都不实际。而在亚特兰大,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说,虽然出于安全的角度才去消毒,但这种清洁工作把员工从柜台后拉了出来,置他们于排队长龙和聚集的人群里,这可能还会在无意中增加传染的风险。

在星巴克面临的压力背后是该公司所谓的“员工高效配置模式”,这是零售和快餐连锁店的一个普遍特征。在这种模式下,管理人员通常借助预测客流量的软件,尽量根据客流的不同将每家门店的员工数量最小化。他们的目标通常是用不多不少刚刚好数量的员工来满足门店的客户需求,这对员工来说,几乎没有出差错的余地。

和许多其他公司一样,星巴克给经理们也制定了严格的“劳动力预算”。这么多年来,不断有人说他们因为超出了该预算而受到了公司的处罚。

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零售专家萨拉瓦南·克萨万(Saravanan Kesavan)表示:“这模式可能太苛刻了。和其他那些没有采用这种模式管理的店铺相比,员工高效配置模式门店的经理们在管理旷工的时候会更困难一些。”

快餐和零售业其实很清楚它们比较容易受到流行病的影响,但他们有时会淡化这种威胁。

2003年的非典(SARS)爆发后不久,星巴克就在两年后的年报中将流行病的爆发列为对业务产生威胁的首要“风险因素”(risk factors)。然而,在最近的年度报告中,星巴克却已经将流感大爆发的风险远远排在了较为后面的位置。主要是由于近年经济状况恶化、消费者口味改变、房屋不动产成本上升以及自然或人为灾难的频频出现所导致的。

在整个服务业,许多员工即使生病也要顶着压力去工作。根据美国劳工部(Department of Labor)的数据,在酒店和餐饮服务行业工作的人有一半以上没有带薪病假。大约三分之一的零售业工人也是如此。

两位麦当劳员工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他们几乎生病的时候都在坚持工作,因为担心会被扣钱。“我们没有选择,”在密苏里州堪萨斯的麦当劳员工弗朗索瓦·马里恩(Fran Marion)说,“如果一生病就请病假,那这就意味着我不仅要少挣一半的房租,还得花钱给孩子们准备吃的。”

星巴克的高管威廉姆斯说,尽管人们对病毒传播的担忧日益加剧,但她对星巴克很有信心,她认为星巴克还将会是人们今后见面聊天的地方。

她说:“我的直觉告诉我,所有人都希望一切能恢复正常。我不认为能有什么事情会对星巴克产生负面影响,以及动摇其作为介于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第三个地方”的神圣性。这在50年里从未改变,我认为下个50年也不会改变。”

(编辑:宇硕)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