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上市,除了声音与短视频,喜马拉雅还有什么?

作者: 智通编选 2019-05-15 08:33:29
不止是抖音、微视和快手,现在就连音频平台也在招揽MCN和优质主播。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独角兽早知道”。

不局限于声音生意

不止是抖音、微视和快手,现在就连音频平台也在招揽MCN和优质主播。

据36氪得到的喜马拉雅内测申请表显示,喜马拉雅正在招募短视频创作者,平台许诺“优质短视频用户将会获得官方推荐扶持、签约合作机会。”

除了一定程度的流量倾斜,据36氪了解,喜马拉雅对签约机构和主播暂时没有补贴。

喜马拉雅亟需解决主播招募问题,6月到7月,喜马拉雅打算招募1000名主播,9、10月将达到3000名,其中包含了网红带货等商业变现节奏。

要实现短期内招募大量主播,更有效率的做法是和MCN签约,让内容和网红孵化机构带来大量专业主播以及内容账号,形成内容的持续供应。截至4月上旬,喜马拉雅已经签约大约10家MCN机构。

从进度表可以推测,喜马拉雅这场为期半年的短视频模块孵化,并不是要撸起袖子,直接和抖音快手硬刚一场,更像提供一个视频选择项。这更类似于去年引入短视频的网易云音乐,短视频可以成为平台内容消费的一环。

目前平台上视频的类型和数量还不多,很容易刷到底,内容调性也不稳定。喜马拉雅内部人士向透露,之后会做到千人千面,“内容以有趣有知识点的3分钟以内的短视频为主。”

类似于抖音快手式的千人千面,显然需要海量内容打底。仅有流量倾斜,没有补贴的喜马拉雅,到底从内部培养起足够的优质短视频达人,还是未知数。

更大的想象空间

在中国互联网大佬版图中有个特殊的小群体,叫做“福建帮”。陌陌的唐岩、美团的王兴、美图的蔡文胜、今日头条的张一鸣等都来自福建。

喜马拉雅FM的创始人余建军,也是福建人。6年前,在连续4次创业失败后,他跟上海证大战略投资总监,也是现在的合伙人陈小雨一起成立了喜马拉雅FM。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行业里包括考拉FM、蜻蜓FM、荔枝FM等并无太大差异,直到2016年,喜马拉雅FM开始抓住内容付费的风口,一跃而起。

它不是这个市场上成立最早的移动音频平台,但投资人们在评估它未来的发展空间时,常常将它与爱奇艺这样的视频巨头对标。

相比其他知识付费平台,喜马拉雅FM并不垂直。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既有知识付费的硬性内容,又有泛娱乐类的轻松内容。

不过,喜马拉雅FM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会员付费在去年3月起步,而知识付费方面,整个行业都已经逐渐进入瓶颈期,新的变现模式还在不断探索中。

尽管有各种不足和局限,但它依然承载着资本对音频市场的希望。

其实这家公司已经多次否认过上市消息,有朋友调侃到,就像今日头条一样,这些独角兽公司一直活在IPO传闻中,但由此可见资本市场对其渴望程度。

要知道,在喜马拉雅FM的背后,还有千万以音频内容为生的公司或者社区,他们都希望这个行业的龙头公司能够一举上市,而自己的身价也能水涨船高。

知识付费进入瓶颈期

在早前喜马拉雅FM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有声书用户收听数据中:平均每位用户收听18本有声书,累计收听的总时长超过30.8亿小时。与此同时,有声书为喜马拉雅FM带来的流量超过50%。

这些有声书大部分都是免费的,只有一少部分是付费内容。最初的几年,喜马拉雅FM每年投入巨资,保证用户免费收听内容,一直到2016年才开始改变。

这一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分答、逻辑思维纷纷推出各自的知识付费产品,并在短时间内聚拢了大量的用户。

当年12月3日,喜马拉雅FM举办了首届知识付费节,三天卖了5088万销售额。对于这次活动,当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部分人认为,确实让喜马拉雅FM看到了知识付费的潜力,并且带来大量拉新;但同时也一次性透支了平台上的优质内容,容易后继乏力。

不过,今天来看,举办知识付费节更多的是利大于弊。通过这次活动,喜马拉雅FM一下子在知识付费领域插上大旗,并将其他付费平台甩在身后。

在进军知识付费赛道之前,喜马拉雅FM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流量广告、社群和硬件这三个部分,“做了四年时间,终于找到了变现模式。2016下半年,我们就发现整个内容付费的收入就已经超过了流量广告、社群、硬件这三块的总和。”喜马拉雅FM副总裁张永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不过,这个行业在不断变化中,知识付费正在逐渐失去流量红利。

在过去的两年间,知识付费出现了社区问答、直播、课程付费、内容付费等各种形式,也覆盖了早幼教、口才培训、情商、财经、国学等领域。但人们也在探讨,付费之后获得究竟是真知识还是虚拟满足感?众多付费内容背后,打开率、完听率、复购率成谜。

新的内容付费用户数量增长缓慢已经是行业问题,有知乎上大V调侃说,知识付费就是在收智商税。就知识付费而言,得到对内容的把控程度更严一些。相比之下,喜马拉雅FM对内容的把控程度更弱。

承载整个音频市场的希望

经历两年爆发之后,移动电台的资本热潮开始退却,整体行业进入稳定期,如何打造成熟的商业模式成为各家平台的当务之急。而在多家电台的角逐中,喜马拉雅FM成为赢家。

知乎上有很多人对比喜马拉雅FM、得到APP、蜻蜓FM等不同音频平台之间的区别,大概率会提到喜马拉雅FM的内容太繁杂,既有知识付费,又有泛娱乐化的内容,没有主打特色。

但在一位投资人看来,这是喜马拉雅FM的缺点,同时也是它最大的优点。“这说明,只有喜马拉雅FM未来能成长为综合性平台,市场想象力更大。”

在去年5月,喜马拉雅FM投资人戴志康在中国新时代企业家论坛上表示,目前平台估值已经达到200亿,希望2019年能够在A股上市,正在做准备。此前还传出上市公司城市传媒要以240亿估值收购一家国内顶级音频平台,被传是喜马拉雅FM。

但这些消息随后被官方否认。根据喜马拉雅FM投资部门人员透露,公司目前正在搭建VIE,走港股和美股的可能性比较大。

最早喜马拉雅FM刚刚成立时,投资圈内对音频行业不懂,导致当年第一次融资的时候很困难。不得已,找了到一些美元基金,并搭建VIE架构。但2015年底,喜马拉雅FM宣布,公司已完成VIE架构拆除,正式回归国内资本市场。 

虽然现在喜马拉雅FM估值比较贵,至少在200亿以上,但看好喜马拉雅FM的人不在少数。“在现在市场上,纯综合性泛娱乐音频平台只有这一家了。你可以把它跟优爱腾加在一起进行对标。即便从整体规模上来说差一个量级,但还是处于绝对寡头地位。”

喜马拉雅FM最近做了一系列的调整,包括小喜马拉雅FM,包括海外,都在做一些新的尝试。如果余建军能够all in进去的话,还是有机会的。

“按照喜马拉雅FM目前的日活跟月活体量,除了BAT已经没有几家了。作为投资标的,虽然现在贵了点,但成长空间还是有的,就看他后面的机会能不能抓住。比如,从2017年底到18年,人员起码扩张了一半,总共将近2000人。以前很多事情都是余总亲力亲为,现在基本上会每天从早排到晚,他的精力怎么分配,如何权衡好各部门之间的利益都是问题。”上述内部人士透露。

但不管怎么说,音频市场急需要一场资本胜利,而喜马拉雅FM是一位种子选手。(编辑:刘瑞)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