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港元拉涨81%,比速科技(01372)难解发动机之痛

两万港元就能让股价涨八成,这对于港股市场来说并不是新鲜事。

两万港元就能让股价涨八成,这对于港股市场来说并不是新鲜事。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1月21日,比速科技(01372)于早盘9点51分及9点52分出现了两笔交易,成交量分别都是一手(2000股),合计成交额约为2万港元,股价却拉高达了81%,着实在港股上秀了一把。但之后该公司股价开始下落,截至收盘涨8.7%,成交额70.3万港元。

1.png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按照比速科技以往的成交记录,基本没啥成交量,2018年,该公司有两个时间段成交量放大,分别是3-4月和9-10月区间,其余时间段交易十分惨淡,2019年以来,成交额仅为几十万港元,基本没啥投资者关注。

实际上,港股不存在像A股设涨跌停及限价报价制度,买卖双方报价能够成交,成交价格就是最新价格。成交量很少,但价格拉的很高或很低成交的现象在港股市场,特别是创业板尤为常见,这些股票均有相同特征,那就是交易惨淡,投资者很少关注。

相比于其他冷门股,比速科技受到市场关注度还是较高的,因为贴有明星的光环,在2016年11月24日,著名影星吴佩慈通过间接入股比速科技(原怡益控股),持有21%的股权,按照当时8.7港元的价位,以目前价位算,市值缩水了近七成。

除了资本市场,比速科技在经营方面也并不太平。

发动机业务业绩变脸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比速科技主要在香港从事土木工程项目及楼宇建造及保养以及开发、生产及销售汽车发动机业务。其实比速科技原名叫怡益控股,2015年10月收购汽车发动机集团,进军汽车零部件领域,2016年12月,才更名为比速科技,确立汽车发动机作为核心主业,2017年汽车发动机业务收入14.78亿港元,占比收入达73%。

由于汽车发动机业务的贡献,比速科技于2016年3-12月9个月实现收入21.46亿港元,较2016财年增长2.52倍,2017年的收入20.27亿港元,相比2016财年增长了2.3倍,净利润相比2016财年扭亏为盈。但这样的好日子并不长久,2018年,该公司的汽车发动机业务就爆雷了,汽车制造客户端需求腰斩,业务载体损失惨重。

根据该公司已经公布的2018年半年报数据,2018年上半年,因为最大客户订单减少,汽车发动机平均月产量由2017年上半年每月8418台减产至2039台,下滑了75.8%,导致收入减幅达54.7%,该业务载体确认的商誉减值达1.75亿港元。基于此,2018年上半年,该公司收入下滑43%,净利润亏损1.45亿港元。

但比速科技的发动机业务亏损问题仍持续发酵,2018年12月7日,该公司发布盈利警告,预期汽车发动机业务于截至2018年年度将录得大幅亏损。2018年前11个月,该发动机业务收入为2.81亿港元,同比下滑达75%,且该公司拥有来自汽车制造客户7.2亿港元的票据也需做出坏账准备,加上商誉减值部分,2018年业绩真是要爆了。

上下游的“逼款”真捉急

噩耗接踵而至,该公司或发生了资金周转问题。2018年上半年,比速科技的期末现金仅为0.29亿港元,而应付账款达6.7亿港元,在应收账款难以回收的情况下,被上游供应商逼款就在所难免了。比如,2018年7月26日,湖南天雁公告称,比速云博、重庆凯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增压器应收货款1931.48万元存在不能按期收回风险,该公司已采取停止对这两家企业供货等措施。

面对上游的逼款,比速科技只好去下游客户那逼款了。

2018年12月28日,比速科技公告,成立的工作小组已拜访位于重庆的汽车制造客户,称汽车制造客户于2018年因银行减少或撤回信贷融资,导致中断了汽车制造客户的资金链。不过汽车制造客户与当地政府及其股东订立五方协议,将成立一间新公司作为采购平台,新资金一半已到账,预期余下的一半新资金将于2019年2月到账。由于获提供新资金,汽车制造客户的生产已于2018年12月20日恢复。

不过,该公司续称由于汽车制造客户对生产规模及产品组合进行调整,预期2019年汽车制造客户对低排放汽油汽车发动机的需求将大幅低于2017年的需求。由于新的需求无望,该公司“逼款”,与这些汽车制造客户协商方案,以收回应收汽车制造客户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

引进下游制造商难解忧患

比速科技尝到了业务严重依赖于重大客户带来的业绩苦果,于是开始寻求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一来消化旗下的汽车发动机的产能,二来降低对独立第三方客户的业绩依赖度。

智通财经了解到,在2019年1月18日,比速科技发布可能收购新能源及零部件业务部分股权的公告,并与卖方订立了收购意向书,收购标的为一家从事生产、研发及销售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的企业。

2.png

图片来源:比速科技公告

根据比速科技公告内容,该公司收购的目标公司PE不高于20倍,主要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进行,该公司将以2.5港元的发行价发行不超过4千万股支付代价,并在完成收购事项后,一个月内不超过3亿港元的债务证券,支持标的公司的发展运营。

目前该公司拥有2亿股股份,发行4000万股相当于摊薄了17%的权益,相当于那家新能源制造商拥有了该公司17%的股权,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家互为股东,一损俱损,以后供应关系会更稳定,价格会比市场更优惠。

不过比速科技陷入危机的发动机业务主要是在传统燃油车制造领域,若收购标的存在插混动汽车制造,兴许在发动机这块可以为该公司带来帮助,但新能源汽车方向是纯电动,估计该公司会转型做电池及新能源零部件业务,以满足收购标的的需求以及自身的业绩成长需求。

综上看来,比速科技发动机业务危机并未得到解决,应收账款还没有收回,上游逼款可能还会继续,账上又没几个钱,处境很尴尬。2018年该公司业绩爆雷,2019年若解决不好上下游的货款纠纷,预计也会很差。当然,该公司可能采取卖掉发动机业务资产,重新定义核心业务。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