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算什么?漫画科普让欧洲金融圈颤抖的最强监管令MiFID II

作者: 云锋金融 2018-04-02 16:41:00
这段时间即将实施的资管新规让国内的金融机构们哀鸿遍野。然而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件事儿上,中国和世界另一头的欧盟相比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本文来自云锋金融公众号(id:majikwealth),经授权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

这段时间即将实施的资管新规让国内的金融机构们哀鸿遍野。然而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件事儿上,中国和世界另一头的欧盟相比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比如,曾经的英国任性退欧,后来的加泰罗尼亚誓死独立,以及现在正在实施的MiFID II

Markets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rective (MiFID II) —— 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第二版,这部于2018年1月3日生效的规定,耗时7年之久,厚度接近7000页。

你不了解也是可以被原谅的,毕竟在这个快餐时代,我们都没那么有空仔细研读这部“巨作”。

说白了,这就是一部在欧盟所有成员国之间实施,监管金融市场一切行动的“史上最严”法规。

之前是不是还有个MiFID I?没有错,但MiFID I生不逢时,2007年刚出生就遇到了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欧盟监管部门觉得,这也太不严谨了,我们得加强,优化!

blob.png

那这个“优化”之后的法规,为什么又会让欧洲金融机构为之颤抖呢?

1. 研究报告开始收费

在此之前,研报作为卖方服务的一部分,都是免费提供给买方大佬的。

然而,从现在开始,MiFID II 要求投资经理们为他们阅读的研究报告付费了。

想想看,以前投资经理只需要打个电话给自己信任的分析师,或是随机翻翻邮箱里上百份的研究报告,就可以免费得到他们想要的信息。甚至还可以足不出户,把知名分析师叫到办公室,问问他贸易战会对自己的投资组合造成什么影响。

然而,这一切原本唾手可得的信息却要消失了,除非投资经理愿意花钱。

MiFID II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1)细化研究费用和经纪服务费用

虽然研究报告的数量越多,会让人觉得一家公司的服务越全面,但以经纪业务收费的可能性也会越大。

卖方公司的研究部门一直都属于成本中心,这个成本具体是多少并没有清晰的定价。公司通常将这部分成本转化在投行所收取的交易执行费里,比如高盛,摩根士丹利之类的机构都是这样做的。

以前交易时,买方只需付一笔费用,即佣金——看起来免费的研究报告和咨询服务其实已经被计入了佣金中。

像市场上那些大买方,通常都会选择大投行作为他们的代理人,尽管这些大投行往往要收取高额佣金。为什么呢?

因为买方公司付出的佣金,一般是算在客户头上的,属于资产管理费用的一部分。既然不掏自己的腰包,那么佣金再高它们也不会心疼。但现在MiFID II 规定买方要自己花钱购买研报,简而言之就是买方公司需要自己掏腰包买投资建议,这部分钱再也不能“报销”在交易费里了。这会让买方机构在选择投行时更加谨慎,也能更好的保护客户的利益。

同时,MiFID II 规定,关于卖方研究报告的具体费用,必须要通过投资经理和客户的一致同意,而且投资经理还必须提供计算研报费用的具体细节。

2)研究报告严重过剩

如果老板现在塞给你100份调研材料,你会一份一份耐心读完吗?不会。你会怎么做呢?你会选择读取口碑最好的,你认为信息最可靠的一些材料,然后抓取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那其他的呢?扔进废纸篓。

研究报告开始收费后,代表卖方公司的研究人员需要开始琢磨怎么给自己的作品定价,以及再也不能像以前随便写写了,毕竟质量才是能卖出去的关键要素。

所以,通过划清研究费用和交易执行费的界限,不仅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护,市场竞争格局也将得到优化,各家研究机构将努力地为市场和投资者提供更有价值的投资建议和分析。

然而这样的改变很可能会对中小型的研究机构及分析师产生重大影响。毕竟在未来的日子里,投资经理们可能会更加谨慎的选择要购买的研究报告。

虽然研报的质量上升了,但卖方的研报价格战却打响了,究竟怎么定价,卖多少钱合适,又有多少人会花钱买研报,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而那些不知名的分析师也许就此失业了。

除了金融市场的震荡,金融的就业市场也可能会是一阵血雨腥风。

2. 提高透明度

MiFID II 还打击了所谓的暗池交易(dark pools)。

暗池市场是机构投资者执行大额批量交易的市场,产生的交易没有直接进入正常的市场(各个交易所),而买卖双方则匿名配对进行大宗交易。这种交易运作并不透明,既不会展示买卖盘价及报价人士的身份,也不会向公众披露已执行交易的详情,这对于想要尽量减小交易对市场影响的机构投资者是非常有意义的。

因此,暗池交易的规模在近几年里大范围地扩张,并且极难追踪。

如今,MiFID II 则要求机构必须立即报告大部分交易的信息,包括价格和交易量,同时还限制每支股票只有8%可以通过暗池换手。

这就好比你本来在微博上用网络花名和人各种吹牛骂战,现在突然要求全部实名制,还必须把属于哪个单位的、住在哪儿也一并汇报,搁你身上,你愿意吗?

答案是肯定不乐意。机构投资者这种算盘打得门儿清的人,当然更不乐意了。

“一旦限制生效,我们可能就会看到暗池交易明显下降,”Rosenblatt Securities欧洲市场结构分析师Anish Puaar说。

不过,小型的金融机构却可能成为了MiFID II实施后的受益人。因为这样的改变会防止机构投资者依靠规模优势从暗池交易中获利,促进了市场公平竞争。

blob.png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机构交易员依然可以“偷偷”(不在市场上公开交易)进行交易: 一是系统内化器Systematic internalisers (SIs),二是定期拍卖市场。

SIs,即投资公司通过自身的信息资源将有买卖需求的客户双方相匹配,让他们可以进行私下交易,不通过类似于伦敦证券交易所(LSE)这样的正规交易所。

打个比方,张三和李四两个人,一个想买猪,一个想卖猪,恰好王二麻子认识这俩人,就撮合他俩认识并达成了交易,这样就省去了去集市买卖,而旁人也不知道这俩人究竟成交了多少头猪。很多大的投行机构其实都会扮演王二麻子的角色。

现如今,单机构的内部交易系统已经强大到完全可以和公开的市场进行竞争,所以MiFID II 针对这种情况也做了相应的规定,要求它们提高透明度。

在一个交易完成之前,SIs必须给出一个交易价格,在交易完成之后,也必须针对此交易给出相应的信息——这和传统的交易市场是一样的。

然而,这很可能会打击现有的交易所——因为SIs的规模完整,自动交易系统也很完善,很多交易因此会流到SIs中,而现有交易所的市场占有率则会进一步被减少。

另外一个是定期拍卖市场,买卖双方可以在任意时刻下单,这笔订单会被放在定期拍卖市场中。当数量累计到足以触发出售的程度时,订单将会被激活,完成交易。但在交易达成之前,这笔订单规模将会被隐藏。

定期拍卖市场现在已经出现在美国纳斯达克,以及包括瑞典,丹麦,芬兰(赫尔辛基)和冰岛等北欧市场。

不过,今年初欧盟宣布推迟实施MiFID II 对暗池交易的限制,因为监管人员突然发现,如果现在立刻生效,有几百只在暗池里面交易的股票已经违规了。

3. 从MiFID II的影响看全球金融监管趋势

客观来说,MiFID II 确实加强了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但关于提升透明度的细则却狠狠的打击了市场交易的积极性。

欧盟几大股市在MiFID II生效前一天无一例外的下跌,看来投资者们被这几千页的新规吓得不轻。

而对研究猿的影响已经在产生。

德意志银行已将其固定收益研究报告的价格降低了一半,原因是“需求不足”。英国基金公司Hermes, Woodford和Jupiter都已宣布,将不再让投资者支付他们向卖方购买的研究分析费用。欧洲基金巨头Amundi将向自己提供研究报告的机构数量减半。德国的一家基金公司Union Asset Management也宣布将砍掉100家研究报告机构。

其实除了MiFID II 外,在金融危机之后,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在积极地提高本国金融系统的监管标准,最大程度地降低市场风险。比如美国出台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和英国的《2012年金融服务法案》。

中国即将实施的资管新规也是这股浪潮中的一份子。这一新的规则将从资金来源和投资风格两头发力,重新塑造中国资管行业的模样。

看来金融的日子,在未来只会越来越不好过。(编辑:肖顺兰)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