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证券:国产数控刀具将呈现供不应求状态 下游应用多点开花

我国汽车轻量化、高性能航材、民用钛合金材料等刀具下游应用需求的增加进一步打开了我国刀具增量空间。

智通财经APP获悉,财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我国刀具原材料钨资源产销量全球第一;精练钴也是全球第一大供应国,原材料供应优势明显。同时,我国汽车轻量化、高性能航材、民用钛合金材料等刀具下游应用需求的增加也进一步打开了我国刀具增量空间。目前我国海外品牌在国内高端刀具市场占比超50%,国产刀具企业正在加速进行产品升级及高端产能的扩充以实现进口刀具产品的替代,抢占我国中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根据该行测算,中短期内国产数控刀具将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

财信证券观点如下:

刀具种类繁复,生产设计需平衡多方面因素,行业壁垒鲜明。

刀具有以硬质合金为主的5种主要基体材料和4种常用的结构类型,同时不同的加工运动方式对应的刀具形状各异。所以刀具的生产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基体材料、槽型结构、精密成型和表面涂层等各方面的因素以平衡需求;加上刀具产线投入资金大,回报周期长,刀具行业壁垒鲜明。

全球刀具市场规模超2400亿,中国市场增速更高。

刀具周期与机床基本同步,由于更新频率快,相较于机床消费呈现出更高的成长弹性。2021年全球及中国的切削刀具市场销售额分别为2451亿元和477亿元,近5年CAGR分别约为3%和8%。目前,中国机床数控化率及刀具费用占整体制造加工费用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我国刀具市场仍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

国产刀具竞争格局优良,高端市场供需缺口尚存。

2022年,国产刀具企业的CR10小于25%,跨刀具品种加工生产极具有挑战性,因此我国刀具市场短期内仍将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目前我国海外品牌在国内高端刀具市场占比超50%,国产刀具企业正在加速进行产品升级及高端产能的扩充以实现进口刀具产品的替代,抢占我国中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根据该行测算,中短期内国产数控刀具将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

原材料优势在中国,下游应用多点开花。

直接材料成本在刀具加工制造中的占比一般高于30%。我国刀具原材料钨资源产销量全球第一;精练钴也是全球第一大供应国,原材料供应优势明显。同时,我国汽车轻量化、高性能航材、民用钛合金材料等刀具下游应用需求的增加也进一步打开了我国刀具增量空间。综上,结合目前我国机床产销全球第一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刀具市场的现状未与刀具产业链的优势匹配,我国刀具市场的发展仍蕴藏着较大的潜能。

参照海外头部企业的成功经验,国产刀具企业根据自身特色差异化发展。

根据头部企业的发展经验,该行发现国际刀具巨头均在通过整体解决方案、收并购、智能化转型和全球化布局来完善企业的刀具产品及服务矩阵,以保证持续的成长动力。目前我国刀具头部企业也根据自己的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1)中钨高新:覆盖钨产业链全线产品的国产刀具龙头企业;2)欧科亿:硬质合金制品、数控刀具齐头并进,钢加工刀具国际领先;3)华锐精密:专注硬质合金数控刀具,集中力量发展“大单品”,利润水平行业领先。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