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证券: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 物业管理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财信证券认为,物管企业收入来源主要是物管费以及增值服务,扩大在管面积是行业成长期重要的方向。

智通财经APP获悉,财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业管理行业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国内物业行业普遍以长期合约的方式绑定了指定物业企业,增强了客户对物业服务的粘性,同时也使得物业企业有相对稳定的收入规模和现金流水平。全国性物业公司有望凭借资金实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优势立足市场,享受行业城镇红利。推荐关注A股物业龙头企业:招商积余(001914.SZ)、南都物业(603506.SH)。

报告提到,我国现代物业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从香港传入内地,1981年全国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诞生。物业行业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2003年以前,大多数物业公司基本上依靠房地产母公司输血; 2003-2013年,随着存量规模的逐渐扩大,物业公司重新迈向市场化,走上独立自主发展道路。2014年以后,物管行业逐渐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吸引到高端人才加入,行业发展步入更良性循环。物业管理的发展完善了传统房屋管理简单低效等问题,促进了房地产开发、经营、服务的配套和有机结合。通过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改善了人居环境和工作环境,也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城市服务业的发展。

该行认为物管企业收入来源主要是物管费以及增值服务,扩大在管面积是行业成长期重要的方向。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有助于输出经营管理机制,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提升影响力。2021年之前,政策、资本等多方资源向物业行业倾斜,板块整体保持较高发展速度。但在经历了地产下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后,通过收购扩张的副作用逐渐体现出来。2022年多家物管企业出现大面积无形资产减值,企业开始重新审视收购的资产,加强收购后的整合管理。在房地产行业面临资金链压力,投资规模骤降的背景下,物企可转换的合约面积减少,第三方外拓成为物企保持市场竞争力关键。

2021年中国物业管理面积达365.26亿平方米,较2017年319.84亿平的管理面积,增长45.42亿平方米,年均增速约为3.3%。未来我国居民住房需求仍将持续扩大,一方面我国城镇化率仍有提升空间,将稳定为物业管理提供主要增量面积,另一方面未来新型城市改造升级将成为另一个增值来源。

此外,旧物业行业着重于管理,服务内容局限于传统的“四保”服务,对象绝大多数为住宅类房屋。如今的“新物业”更着重于服务,在原来的基础物业管理上,升级服务内容,包括增值服务、城市服务和智慧物业等,商业模式和业务布局发生大幅转变。2021年,五百强物企增值服务收入突破五百万,同比增长40.9%。社区养老服务有望成为物管增值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五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70-4060亿元/年。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