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大V“云蒙”:银行股依然具有罕见投资价值

作者: 云蒙 2018-01-07 18:00:20
对于银行来讲,不良率,利差,收入,拨备是影响业绩的最大变量。这四个因素中,不良率确定性出现拐点,只是反应在报表中的各家会有前后差异,利差去年也是历来最低的,未来应该不会更差。

1月6日,雪球大V号“云蒙”就球友“Jacky_He”的发帖《近期银行的一些变化》发表了对银行股投资价值的思考,智通财经节选其观点主要内容如下,供投资者参考。文中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观点。

对于一个标的或者一个行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很重要的是看预期和估值,在看预期方面确定性非常重要,在看估值方面和历史估值相比非常重要。目前的银行股,应该说整体具有非常好的投资价值,部分银行股具有非常罕见的投资价值。下面说点自己的看法:

1、要看到银行这个行业在中国的特殊性。

现代社会,金融是国家经济的血脉,一个国家经济稳定不稳定,主要看金融业稳定不稳定。在很多发达国家保险、银行、证券是三家马车平分金融天下,而在中国,由于历史发展、监管约束,中国文化等各种原因,中国银行业控制的资产占到了整个金融业的90%。可以想象这么一个行业的未来,而且中国的经济依然是这个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不管您承认还是不承认,不管您喜欢还是不喜欢,对我们理性的投资者而言,要排除情绪,清楚认清这一点。

2、要看到银行发展的无限性。

我们投资一个行业,很重要的是看这个行业的天花板在那里,而银行这个行业是没有天花板的,一方面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而财富的载体基础就是银行,比如放开农村土地流转就可以为银行带来大量的货币和资产;另一方面更重要,那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各国都是纯信用货币,在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时候,都会采取一个办法,那就是不断加大货币的发行量。

3、要看到中国银行的特殊监管性。

在十九大和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了中国目前的三大风险,一是金融乱象;二是地方债;三是房地产,其实还有一个隐形风险就是养老金缺口。从与一些其他国家的银行业对比中可以看到中国的严监管,但现在在严监管基础上还在不断加码,比如元旦刚刚过,1月5日银监会就连出两个重要文件,一个是对《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一个是出台《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是在巴塞尔相关监管标准的基础上,对全口径信用风险设定了资本要求,尤其是针对同业这一块过去比较弱化的领域。在股权管理办法方面,应该是借鉴了日本主办银行制度,银企关系过于紧密,或者说资本过于紧密可能会影响话语权和经营管理,对于银行的独立或者说风险隔离的操作是不利的。今天大周六晚上(指1月6日),还出台了《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最近出台的关于金融,关于银行的文件太多太多,各种监管不断加码,未来还会加码,目的就是化解银行业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的稳健性。

4、要清晰看到银行的盈利能力。

2017年的强力监管让不少银行措施不及,比如民生银行在2015-2016两年时间学兴业银行玩同业等扩大了60%的规模,强力监管导致他们不少资产配置是亏本的,但就是在这么严峻的形势下,这两家银行的ROE都能接近或超过15%,试想想哪一个行业可以做到这样穿越周期。过去的六七年,我们一直喊银行的各种问题,有些朋友叫他们为银黑,他们用地方债、不良贷款、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货币基金、房地产崩盘等等各种言论说银行毫无投资价值,结果在过去的这六七年,整个银行业的利润翻了一倍多,平均ROE都超过15%,部分银行平均接近20%,试问一下有多少行业能这样?试问一下这些年坚守银行股的有几个没赚到钱?实业资本是切切实实看到了银行的盈利能力,所以他们削尖脑袋想去做银行业,而我们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却唯恐避之不及。

5、要看到银行的不良和息差反转就在眼前。

过去的几年,银行的不良贷款确实在不断爆发和升高,但经过这么多年的爆发和不断的核销处理,应该说处置了或者买单了很多在金融危机后期的冒进的非市场行为的资产。而目前随着供给侧的改革,很多周期性行业已经好转,再加上这两年的审慎放贷,不良贷款的拐点已经很明显显现出来了。其实如果关注每个季度的报表,用核销加上不良增加的方法去算新增不良贷款,我们会发现2017年80%的银行新增不良贷款已经减少了,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前些年处置力度最大核销比例很高的招商银行,不良贷款新增已经大幅减少。而息差这个问题,2017年很多银行已经降到2%以下了,这个息差真的是历史底部了,横向比全球,纵向比历史都是很低很低的了,资产端现在银行的议价能力已经明显提升,随着全球加息潮的涌现和各种对金融乱象的监管,对银行的利差都会有较好的提升。

6、要看到银行的估值依然是在历史最低估值附近。

虽然现在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的估值距离2倍PB不太远了,但我们要看到依然有很多银行的估值在历史底部,比如兴业银行目前只有0.9倍PB、民生银行H股0.6倍PB、中信银行H股0.5倍PB多一点,他们都在历史最低估值附近,什么是历史最低估值呢,就是市场上最弱的时候,发生股灾的时候,投资者最恐惧的时候。不能说这些标的未来表现一定最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确定性非常高,这么好的一个行业,这么好的一个企业,这么低的一个价格,我坚信只要坚守下去,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坚守的时间越长,受冷落的时间越长,收到的回报越大。

近期银行的一些变化

文/Jacky_He

 今天和两个上市股份制银行负责坏账处理的中层吃饭聊天,和半年前相比,态度完全变化了。记得一年半年前,他们的态度是千万别买银行股,特别是他们银行,如果一定要买,就买招行。

 已经非常确定的是,股份制坏账已经全面见底且坏账处理到了下半场且接近尾声,特别是去年刚换了管理层的那家银行,坏账处理非常激进,估计18年基本就完成了,这位朋友说他们现在都开始担心是否会失业。另外一位朋友说她们的银行坏账处理没有那么激进,但是由于很多周期性行业经营有了很大起色,部分坏账已经被转回正常类,并通过逐步减少授信来结束贷款业务关系。去年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不良资产包价格大幅度上升,好多人通过转手不良资产包发了大财。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大行及上市股份制银行对于新增贷款的审核越来越严格,新增贷款未来预期不良率会非常低,而大行和上市股份制银行放弃的贷款业务都被风格激进的城市银行所取代,比如浙商银行等,目前贷款业务非常好做,审批松懈,业务员收入也很高。

还有就是去年银监会出台了许多规范金融行业和去杠杆的政策,他们认为总体都是好事,部分之前被网络金融公司抢去的业务又逐步回到了传统银行。

过去5年,由于坏账困扰的预期,银行板块估值一直在稳步下降,从16年开始,四大行及招行由于坏账见底明确,股价率先反应,走出了反转走势,其他股份制银行则仍然在横盘整理。困扰这一类股份制银行的因素,除了坏账,去年出台的多项监管措施,特别是资管新规和同业规模控制。由于新的监管政策有过渡期且不会像坏账那样具有爆炸性的破坏力,相信对板块估值的压制不会很久。

影响股价走势的最终都是公司的真实业绩的变化趋势,对于银行来讲,不良率,利差,收入,拨备是影响业绩的最大变量。这四个因素中,不良率确定性出现拐点,只是反应在报表中的各家会有前后差异,利差据说去年也是历来最低的,未来应该不会更差,至于收入,基本和GDP和国运相关,当然各家会比拼,现有的拨备率高低会影响未来报表的业绩变化。也就是说,银行业实质性的经营层面已经走出了低谷,特别是宏观环境据说也从横盘回升,进入了新周期,只是报表层面,各家会有较大差异,和制造业公司不同,不能财务上一次性处理所有问题。

免责声明:智通财经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文文)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