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理性看待融券交易 市场终将迎来曙光

作者: 智通财经 李佛 2023-09-19 14:51:49
融券交易行为在近期市场下跌的过程中成为了舆论的风波中心。

智通财经APP获悉,天风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无论从规模还是交易规则等角度看,融券都不是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需要结合全球经济周期、行业生命周期、公司基本面等多方面来分析。融资融券本身是中性的,融资融券制度在市场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近期政策对市场呵护有加,相信脚步的前方就是曙光。

前言:

融券交易行为在近期市场下跌的过程中成为了舆论的风波中心。融券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交易所会员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该交易所上市证券并卖出的行为。应理性看待融券行为,理性分析市场回撤,相信风雨之后总会有彩虹。

▍天风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1、无论从规模还是交易规则等角度看,融券都不是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

从规模来看,A股市场当前融券交易量总体规模较小,对市场走势影响有限。从近期融券交易情况看,截至8月31日,融券余额938.79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20.06亿元)仅占A股流通市值的0.13%;1-8月累计融券卖出额8789.44亿元,日均融券卖出额54.26亿元,仅占A股日均成交额的0.59%。从交易规则来看,融券投资者交易受到限制,难以引起股价迅速下行。

沪深北交易所都在其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中明确指出,融券卖出的申报价格不得低于该证券的最新成交价,这一规定比美国的规则更为严格,能够在全部交易时间段防范融券卖出快速打压股价。从交易目的来看,融券交易多用于风险对冲,单纯卖空比较少见,不会主导股价的下跌。

总之,市场下跌不能简单归因于融券交易,需要结合全球经济周期、行业生命周期、公司基本面等多方面来分析。

2、融资融券本身是中性的,融资融券制度在市场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从原理上看,融资融券要通过方向相反的两次买卖完成,中长期来看对市场的行情走势是中性的。我国充分借鉴境外市场经验,已经摸索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需要的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机制,设计了一整套针对性、可操作性很强的风控制度及指标体系。

融资融券作为杠杆交易,要求投资者有一定的资质条件和风险承受能力,尤其融券工具的复杂度相对融资更高,所以客观上,融券交易的参与者以专业化程度更高的机构客户为主。后续伴随着投资者整体出借意愿的增强和运用融券工具水平的提高,融券交易制度将更加完善,个人客户的融券参与度或将提升。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交易制度,融资融券为投资者提供的是风险管理的方式和工具,有利于活跃市场交易、促进价值回归、促进市场多空平衡、平抑市场波动、增强市场有效性和资源配置效率,在市场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近期政策对市场呵护有加,相信脚步的前方就是曙光

政策近期持续发力,通过降准、降息、降低印花税、规范减持行为等多项举措激发市场活力,释放了稳预期、强信心的强烈信号。在融资融券制度上,8月27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发布通知,修订《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旨在促进融资融券业务功能发挥,盘活存量资金,有利于吸引投资者增加股票等权益类资产配置。

我国经济总体稳中向好,韧性十足,而在《写在股债收益差再次逼近-2X标准差之际》和《增速降档阶段历次跌破-2X后日本股市经验规律》等报告中提到,目前300(除金融)的股债收益差再次触及到-2x标准差附近,参考美国和日本等海外市场股债收益差的经验,-2X标准差大概率对股价有支撑。

总的来说,市场或已到达底部,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市场就能迎来曙光。

风险提示:

国内复苏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及中美关系影响,海外流动性风险超预期等。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