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电影暑期档复苏加快优于上半年 关注业绩优、储备丰富的公司及院线

复苏加快,2023 年暑期档上半程票房超疫情前水平,整体暑期档有望超预期表现。。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方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电影暑期档复苏加快,表现优异,相关公司有望受益,建议关注:1)业绩预告表现好;2)出品、发行优质影片;3)院线市占稳定;4)拥有引进优质国外影片资质的公司。具体公司建议关注三条线:1)院线方向(院线、影投):万达电影(002739.SZ)、中国电影(600977.SH)、上海电影(601595.SH)等;2)内容方向(投资影片):A股中国电影(600977.SH)、光线传媒(300251.SZ)、北京文化(000802.SZ)等;3)票务平台:港股猫眼娱乐(01896)。

东方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需求端:复苏加快,2023 年暑期档上半程票房超疫情前水平,整体暑期档有望超预期表现。

目前,2023 年暑期档上半程(6/1-7/12)票房水平、观影人次、平均票价均已超过疫情前水平,实现累计票房 (含服务费) 75.31 亿元,同比 17/18/19/21/22 年分别提升34.65%/19.77%/24.05%/127.52%/138.78%。其中在影响票房的两因子(人次*票价)中,票价提升速度更快,观影人次1.88亿,同比17/18/19/21/22年分别提升16.05%/3.87%/8.67%/100.79%/121.19%,平均票价39.9元,同比17/18/19/21/22年分别提升15.65%/15.65%/14.33%/13.03%/7.55%。档期内《消失的她》、《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等题材和创作俱佳,获得较好市场反馈。相比五一档表现低于疫情前,暑期档表现优异。暑期档相比上半年复苏更优,且档期内7月复苏提速,根据拓普数据,预测全年票房有望重回500亿。

供给端1:2023年暑期档影片供给充足,进口片供给良好,头部影片票房占比高,供给有望促进需求复苏。

1)供给数量:23年暑期档预计上映114部(截至7.13统计,实际或有变动),17/18/19/21/22年暑期档分别上映121/124/123/127/91部,考虑到时间进度23年暑期档数据尚不完整,结合上半年情况,预计暑期档影片完整数据将呈现不错表现,供给充足。2)供给质量:其一,题材丰富,科幻、剧情、动作、动画、爱情等题材均有涉猎,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其二, 进口影片供给较充足,其中不乏口碑好、大IP、名导演和演员的影片,如《天空之城》(6.1上映)、《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7.14上映)等。其三,头部影片票房、口碑表现优异。其四,后续优质新影片储备丰富。该行认为,供给丰富度及质量可能带动需求进一步提升,助力院线消费复苏,暑期档表现值得期待。

供给端2:多头部公司参与出品及发行,中国电影、阿里影业及猫眼娱乐“暑期档”参与度高。

截至7月12日,该行统计暑期已上映影片Top10(票房)和预计上映影片TOP20(猫眼想看人数)的出品方和发行方可以发现,涉及上市公司有中国电影(参投、发行多影片,引进进口片)、阿里影业、猫眼娱乐(参投、发行多影片)、光线传媒(主投主控《茶啊二中》)、万达电影(参投《热烈》)、北京文化(主投主控《封神第一部》)、上海电影、横店影视、博纳影业、微博、寰宇文化娱乐、爱奇艺等,此外光线传媒是猫眼的重要持股方,有望受益。

分院线渠道:市场集中度提升,头部公司市占稳定,地位稳固。

1)从影投公司看,截至23上半年,前三大影投为万达影投、横店影投和CGV影投,合计占比23.10%,较22/21/19同期分别提升1.02/2.23/3.79pp;2)分院线公司看,前三大院线为珠海横琴万达电影院线、中影数字院线(北京)及上海联合电影院线,合计占比34.33%,较22/21/19同期提升 2.76/4.16/5.29pp。

具体公司建议关注三条线,内容方(出品、发行)、院线、票务平台如下:

1)院线方向(院线、影投):A股万达电影、中国电影、上海电影、横店影视(603103.SH)、金逸影视(002905.SZ)、幸福蓝海(300528.SZ)、博纳影业(001330.SZ)。

2)内容方向(投资影片):A股中国电影、光线传媒、北京文化等;港股阿里影业(01060)、中国儒意(00136)。

3)票务平台:港股猫眼娱乐(参与发行多部影片,龙头票务平台)。

风险提示:消费需求不及预期、电影内容供给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及政策风险、数据统计时期问题。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