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钠电产业链已经完成冷启动 后续进展有望超市场预期

钠电产业链已经完成冷启动,随着近期多家公司钠电产品逐步导入市场,钠电行业后续进展有望超市场预期。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称,钠电产业链已经完成冷启动,随着近期多家公司钠电产品逐步导入市场,钠电行业后续进展有望超市场预期。考虑从锂电到钠电的切换,建议重点关注转型的电池企业、硬碳负极企业以及稀缺的正极材料标的。推荐:振华新材(688707.SH)、容百科技(688005.SH),受益标的:维科技术(600152.SH)、元力股份(300174.SZ)、美联新材(300586.SZ)、传艺科技(002866.SZ)等。

国泰君安主要观点如下:

钠电池应用迎来加速推进。

7月1日,美联新材公众号披露控股子公司与星空钠电、湖南立方合作的首个10KWh普鲁士蓝钠离子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在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难度较大的普鲁士蓝路线也实现突破。此前江铃与孚能合作的羿驰牌玉兔、奇瑞与宁德合作的QQ冰淇淋钠电动力类新能源车已出现在工信部第372批产品目录中,预计有望在23Q3进入市场。同时,7月13-14日召开的“第二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将开展钠离子电池标准讨论与制定、技术研发和产业现状研讨、发布首批钠离子电池产品测评结果。该行认为标准的制定以及测评结果的发布有望进一步去推进企业的量产以及产品的终端应用。

多种钠电技术路线并行发展,钠电池有望成为锂电池的有效补充。

相较于锂离子电池,钠荷质比、比容量、容量密度低于锂,使得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上限不及锂离子电池,但其较好的性价比、倍率性能、低温性能及更加稳定的电化学性能决定了其在储能、两轮车及A0级以下乘用车细分赛道具备较好的比较优势,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有效补充和替代。目前钠电以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和聚阴离子等正极材料,硬碳和软碳等负极材料,六氟磷酸钠等电解质为主流研发方向构建材料体系。尽管目前钠电尚处于产业化前期阶段且竞争格局尚未成熟,但国内如传艺科技、湖南立方、振华新材等企业已形成钠离子电池或相关材料的营业收入,星星之火有望燎原。

钠电产业链已完成冷启动,碳酸锂桎梏影响有限。

近期碳酸锂价格下跌较大使得钠电池成本优势有所降低,但考虑到我国锂资源自主可控性较弱、碳酸钠低价易获取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大势所趋下,该行认为产业界对钠电商业化推进不会衰减。目前来看,钠电池在更低成本更高性能方面不断突破:方形、软包、圆柱等多形态,层状、聚阴离子、普鲁士蓝等多路线,高能量密度、长循环性、高性价比等多产品,储能、两轮车、乘用车等多下游齐头并进。该行预计2023年各技术路线的钠电产品将逐步导入市场,2024年有望进入产业规模扩张期。

风险提示:钠电材料规模化不及预期,钠电池客户导入不及预期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