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海外AI+应用持续涌现 国内静待政策落地

目前国内大模型陆续开放测试,预计随着监管政策的出台,大模型有望从测试阶段步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吴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目前国内大模型陆续开放测试,预计随着监管政策的出台,大模型有望从测试阶段步入规模化应用阶段。随着国内企业对于大模型的持续迭代,AI+应用在各行各业中持续落地。

东吴证券建议关注重要大模型生态链:

1. 华为盘古系:中望软件(688083.SH)、赛意信息(300687.SZ)、润达医疗(603108.SH)、汉得信息(300170.SZ)、能科科技(603859.SH)、软通动力(301236.SZ)、中科软(603927.SH)、润和软件(300339.SZ)、千方科技(002373.SZ)、万达信息(300168.SZ)、梅安森(300275.SZ);

2. 阿里千问系:恒生电子(600570.SH)、税友股份(603171.SH)、安恒信息(688023.SH)、石基信息(002153.SZ)、千方科技、金桥信息(603918.SH)、卫宁健康(300253.SZ)、超图软件(300036.SZ)、光云科技(688365.SH);

3. 百度文心系:福昕软件(688095.SH)、石基信息、汉得信息、宇信科技(300674.SZ);

4. 腾讯MaaS系:泛微网络(603039.SH)、博思软件(300525.SZ)、长亮科技(300348.SZ)、神州信息(000555.SZ)、东华软件(002065.SZ)、天融信(002212.SZ);

5. 其他:科大讯飞(002230.SZ)、拓尔思(300229.SZ)、新致软件(688590.SH)等。

国内大模型快速迭代蓬勃发展。中国大模型产业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和多模态等各技术分支上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已经涌现出盘古、悟道、文心一言、通义千问、星火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预训练大模型。《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28日,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发布79个。今年以来,国内科技巨头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加快大模型的研发节奏,并积极探索落地应用场景。从今年3月以来,三六零、科大讯飞等国内的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已陆续完成多个大模型版本的迭代,并在后续的几个月也将持续对现有版本进行升级迭代,进一步推动大模型的生态发展和应用落地。

大模型渗透各行各业,应用场景落地是关键。大模型已成为科技巨头必争之地,大模型+行业解决方案的结合才能更好实现降本增效,应用场景已经从内容创作、协助办公、营销向媒体、金融、政务等专业领域扩展。因此,大模型和各种真实应用场景的结合才是大模型能够真正实现落地并创造价值的关键。近期腾讯、字节、恒生电子等公司陆续展示了各家大模型,也都定位于通用+行业的“1+N”范式来实现大模型的应用落地。

海外AI+应用持续涌现,国内静待政策落地。OpenAI在2023年3月宣布引入第三方插件后,开启AI+应用时代。海外科技公司在不断迭代大模型的同时也将大模型积极地融入自家产品生态和商业化应用中,目前,微软、谷歌等大厂以及Adobe、Palantir、Duolingo、Character.ai等垂类企业也在持续加大AI投入, AI+应用的落地正持续涌现。自去年底以来,国内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关于AI的管理办法,同时,《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显示,《人工智能法》已列入立法计划,草案预备年内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目前国内大模型陆续开放测试,预计随着监管政策的出台,大模型有望从测试阶段步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推动AI+应用的快速铺开。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