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械增速赶上处方药市场 我们只需静等微创医疗(00853)花开

作为港股医疗器械市值仅次于威高股份的公司,微创医疗跌落如此明显的确让人摸不着头脑。

大盘砸下来,是贪婪抄底还是维稳清仓?相信大多数投资者只会选择按兵不动,毕竟无论是抄底还是清仓,短时间内都有让你钱包变瘪的风险。

截至12月6日收盘,恒指跌落2.14%,这已是近2个交易日连续大跌(累计跌幅3.13%),指数回到28224.8点,较12月22日最高的30199.69点减少了1974,而这波调整也如乌云般笼罩在投资者的头上。

blob.png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大盘不利,落到个股更是惨不忍睹,舜宇光学(02382)(全日跌12.45,近2个交易日累计跌17.26%)、吉利汽车(00175)(全日蚀8.39%,近2个交易日内跌10.52%)、瑞声科技(02018)(全日跌7.28%,近2个交易日落近9个点)占据恒指跌幅榜前三位。

TMT、汽车股受灾同时,医疗股也没好到哪里去。以市值超110亿港元的微创医疗(00853)为例,全天落2.56%,加上前一个交易日大跌的近11个点,两日内市值蒸发17亿港元之多。

作为港股医疗器械市值仅次于威高股份(01066)的公司,跌落如此明显的确让人摸不着头脑。

blob.png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市场优渥让业绩大涨

汽车需要保养、换零部件,同样人也需要,比如心脏不行按个起搏器,血管堵塞做支架搭桥,关节问题装钢钉……可见医疗器械的应用早已普及于我们身边。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2017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测为4030亿美元(单位下同),到2022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5220亿元,2016-2022年CAGR年化增长率为5.1%。与药物市场相比,2017年全球处方药市场规模7770亿元,到2022年,将达到1.043万亿元,CAGR年化增长5.2%。2022年,器械市场约占到全球药物市场规模的一半,两个市场的增速相当。

blob.png

市场份额加深,也逼迫着医疗器械企业的加大研发。2015-202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研发投入将以3.5%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低于2014年预测时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医疗器械销售额有望达到达到305亿元,2020年全球医疗器械研发投入率预计为6.2%。

而从投入的细分行业来看,具有集中在以下领域:第一,体外诊断(2016年市场规模494亿美金,2016-2022年CAGR5.9%);第二,心脏血管(2016年市场规模446亿美金,2016-2022年CAGR5.7%);第三,影像诊断(2016年市场规模392亿美金,2016-2022年CAGR3.4%,);第四,骨科(2016年市场规模350亿美金,2016-2022年CAGR4.0%);第五,眼科(2016年市场规模260亿美金,2016-2022年CAGR5.3%)等。

blob.png

通过上述分析,相比你应该读懂了整个医疗器械市场的潜力以及未来能有大作为的细分领域。巧的是微创医疗的业务便分布在这些潜力子行业,如心血管、骨科、电生理、外科、糖尿病及内分泌等。

潜力说的再多最终还得靠财务数据做检验。2016财年,微创医疗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3.7%;该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414.1万元;每股盈利0.0099元,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019港元。

发展到2017年上半年,该公司再次盈利。期内,实现收入约2.17亿元,同比增加9.5%;毛利约1.58亿元,同比增加15.6%;权益股东应占利润2137.2万元,同比增加355.8%;基本每股盈利1.5美分,不派息。

blob.png

接连两期的财报都正面增长,尤其是2017年中期,净利润暴涨355.8%,无不证明了该公司的发展是非常符合医疗器械市场大趋势的。

旗下拳头产品全部盈利

分析微创医疗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智通财经APP发现,主要归功于旗下的心血管介入产品与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特别是该公司的第三代药物洗脱支架产品Firehawk冠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以及骨科业务。

具体来说,骨科医疗器械业务因为开发的新渠道、美国、日本市场集中放量,期内收入为1.08亿元,较同期增加了2.9%;心血管介入产品业务期内为收入8350万元,较同期增加24.6%。

blob.png

说到心血管介入产品就不得不提Firehawk,在国内市场中,Firehawk覆盖医院数量迅速增长,导致其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0.4%(人民币计算)。目前,Firehawk已覆盖27个省427家医院,但较公司药物支架覆盖的1300多家医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外市场方面,Firehawk已在全球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共30个国家完成注册,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8.8%。同时,上一代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2保持稳定,国内销售额同比增长3.9%(人民币计算)。

除这两大产品给心血管介入产品业务供血外,微创医疗还即将迎来新鲜血液,即可降解支架Firesorb,该产品已在3月份启动了关键性随机对照试验,8月开始了临床入组。按推进速度,该产品有望于2020年左右上市,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期内录得收入1220万元, 较同期增加22.1%;电生理医疗器械业务录得收入350万元,较同期增加38.0%;神经介入产品业务录得收入580万元,较同期增加40.7%;外科医疗器械业务录得收入290万元,较同期增加2.7%。

业务靓丽之余,智通财经APP还发现,微创医疗的研发成本上升也比较快。截至2017年上半年,该公司的研发费用为2420萬元,同比增加6.4%。巨额费用花下去,回报也是响当当,加上Firebird2,合计近10个在研且等待上市的产品。

blob.png

借并购继续深耕国际化市场

有市场、业绩、在研产品做护身符,微创医疗还在积极用并购开拓自己的国际化。

远的不说,就说11月20日,微创医疗子公司作为买方,与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公司LivaNovaPLC订立具法律约束力的意向书,以15亿港元收购后者旗下的CRM业务。

这个CRM业务主要产品包括CRM器械,连接到CRM器械以获取及传送诊断及患者状态资料的辅助器械(例如编程系统)、外部监测仪及其他系统,与植入式CRM器械一同植入或于患者体内或身上固定或植入CRM器械时所用的心脏起搏电极导线、填充物及其他零件,算法及零件(例如特殊应用积体电路板),以及于CRM器械中检测及更正算法的软件,及患者与医生及应急人员就CRM器械沟通时所用的网络及系统。简单理解,就是类似于一个“心脏监控数据器”。

15亿港元的代价究竟亏不亏?先看下该业务的财务表现,CRM业务于2017年6月30日的资产值约为3.45亿元(相当于约27亿港元),截至2016财年,该业务收入约为2.45亿元(相当于约19亿港元),CRM业务于截至2016财政年度应占除税前亏损净额约为6880万元(相当于约5.36亿港元),而截至2016财政年度除非经常项目及税项前 经调整亏损净额则约为280万元(相当于约2180万港元)。

blob.png

单纯从资产值来看,15亿港元换回27亿港元资产无疑是“天上掉馅饼”,但细看利润,该业务还是处于亏损的,能否扭亏还得看后期嫁接。但不管怎样,这笔生意能增厚微创医疗旗下的心脏业务,一方面能让该公司短时间内便晋身国内CRM技术强者领域,另一方面还能让该公司快速进入欧洲市场,扩大自己在欧洲的营运规模。

整体来说,尽管CRM业务会加大公司财务负担,但从后期效应来看不算亏。

终上所述,结合医疗器械市场的潜力、微创医疗的业绩表现以及新的并购项目,该公司有望成为中国版美敦力。(田宇轩/文)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