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中大排量摩托处于行业爆发期 国内龙头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国内中大排量摩托车需求方兴未艾,处于行业爆发期。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金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国内中大排量摩托车需求方兴未艾,处于行业爆发期。中大排量(排量≥250cc)2020起开始爆发式增长,2021年销量约33.3万辆,近三年CAGR约为43%。但目前渗透率低于10%,经测算2026年市场空间约625亿元,对应160万辆销量,在消费品中具备较高增速。在电动化、出口化和智能化趋势下,内资民族品牌凭高性价比和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将迎来历史性的发育契机,建议关注国内龙头企业:钱江摩托(000913.SZ)、春风动力(603129.SH)。

国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国内中大排量摩托车方兴未艾,处于行业爆发期。中大排量(排量≥250cc)摩托主要用于玩乐和通勤,偏可选消费品,在对高质量高性价比产品的追求、禁摩令放松和疫情期间抖音传播共同作用下,2020起开始爆发式增长,2021年销量约33.3万辆,近三年CAGR约为43%。但目前渗透率低于10%,经测算2026年市场空间约625亿元,对应160万辆销量,在消费品中具备较高增速。

复盘海外中大排量摩托车发展历史,各国爆发期持续时间在7-10年。欧、日、美三国中大排量摩托车市场鼎盛时期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行业呈现出周期性特征,与居民消费意愿、水平和本土摩托文化强相关。各国中大排量摩托也受各自摩托文化影响,最终呈现出不同的市场格局,如今欧美国家的中大排量占比在50%以上,而日本受限于政策和文化则维持在20%左右。

国产替代为行业发展趋势,电动化智能化助力国车弯道超车。国内市场处于蓝海阶段,增速远高于海外市场,国内厂商相较世界一流品牌在工艺、品控等方面仍有差距,但在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下,国车有望凭领先的产业链配套复现乘用车轨迹,实现弯道超车。

产品:快速推出新品助力抢占市场,发动机平台积累成核心竞争力。在大排量摩托车需求快速增长阶段,消费者对车型和排量的排列组合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摩企需要具备齐全的发动机平台布局方可快速推出新品抢占市场,同时提升市占率和品牌认知度。在发动机平台积累上,钱江摩托数量和技术领先,具有14个发动机平台和成熟四缸发动机技术。完善的技术积累使其推出新车型快、多、齐、惠,助力其持续领先市场。

渠道:先体验后购买,线下渠道需要更精细化和下沉化。对于具有强消费属性的中大排量摩托,如何让消费者了解品牌的产品并产生购买意愿是抢占市场份额的落地关键,QJmotor线下渠道多、激励强、管理精细化、反馈积极,有利于提升新品销量和出爆款概率。

品牌:国内厂商品牌力建设不足,产品毛利相较国际一线品牌差距较大。品牌力长远将对摩托车形成品牌溢价,在拓展市场的过程中沉淀深厚的品牌价值,是公司获得持久盈利的源泉。国内摩企与海外大牌合作、参加国际赛事等均能提升品牌力,其中钱江直接购买国际1.5线品牌贝纳利,春风与KTM深度合作并在曼岛TT中获领先名次。但在长期需要用较强的产品力和售后服务持续打动消费者。

出海能力:海外渠道和海外产能是出海的重要支撑。海外渠道建设难度较大,春风动力具备较强的渠道建设能力,采取在美建设子公司的方式拓展市场。海外建厂被摩企赋予更高重要性,由于各地的关税保护政策和汇率波动等因素,单靠本国生产后出口面临更高不确定性,因此春风动力率先在印度建厂,其他企业也计划在海外建厂。

风险提示:市场消费复苏不及预期风险;禁摩令管制加强风险;中大排量摩托车出口关税提高风险;出海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