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获悉,由信义玻璃(00868)分拆的信义汽车玻璃香港(08328)已于7月4日中午停止公开发售,获得逾6倍超额认购。
资料显示,信义汽车玻璃(以下简称“信义香港”)是信义玻璃集团汽车玻璃业务分部的一部分,主要负责香港地区的汽车玻璃维修及更换。6月28日起招股,拟发行5500万股新股,招股价为0.55-0.7元,集资规模在3025万至3850万元之间。以中位数0.625元计,预计集资净额可达2800万元,所得款项的89.6%将用于扩充服务能力。
这位香港汽车玻璃维修及更换行业的“老大哥”去年因上市支出较大,业绩录得亏损。上市后,它还将面对总销售额增长幅度放缓、收益成本增加、前有狼后有虎的行业竞争环境,能否在上市第一年交出漂亮的成绩单,仍是未知数。
分拆上市谋求更大发展
去年12月,信义玻璃就曾向联交所提交拆分信义香港赴创业板上市的申请,然而申请被拒,原因是未能使联交所相信及采纳其有关上市时的市值估计金额符合上市规定。
信义玻璃未因此放弃拆分子公司上市的念头。5月17日,其向港交所提交了一份新的上市申请,改变了策略,从最初的不打算发新股,到后来决定发售新股,并将按比例向股东分派股份改为分派实物。经过调整后的信义香港顺利通过港交所聆讯。
事实上,这不是信义玻璃第一次分拆子公司上市。2013年底,其下光伏玻璃业务——信义光能(00968)已从信义玻璃独立分拆上市。
对于分拆信义香港之举,信义玻璃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董清世曾表示,公司在香港经营汽车玻璃零售的方式较其他地方特殊,是唯一直接做零售的市场,立足香港17年至18年,发展成熟,为市场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相当高。由于香港市场具发展潜力,对高品质汽车玻璃需求庞大,所以希望借上市平台,让有关业务能有更多的发展。
智通财经获悉,分拆上市完成后,信义玻璃将继续在国内及海外市场从事浮法玻璃、汽车玻璃及节能建筑相关的玻璃生产及销售。信义香港将专注于在香港提供汽车玻璃安装业务。
尽管上市后两家公司主营业务正式剥离,但双方在原材料供应方面仍将保持紧密合作。据招股书披露,上市前信义玻璃集团为信义香港的主要供货商。2014年至2015年,信义香港向母公司采购的汽车玻璃分别占采购总额的73.5%及44.9%。
信义香港董事会表示,信义玻璃集团生产的汽车玻璃符合公司的规格及质量要求,因此上市后继续向其采购汽车玻璃同样符合公司的利益。
作为信义系的第三家上市公司,信义香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末。1996年12月,信义汽车玻璃在香港设立了第一间服务中心,开始业务营运,1997年组建车队服务团队在客户要求地点提供服务。
目前,信义香港在锦田、荃湾等地设有四间服务中心及19个车队服务团队,主要面向三类客户——未在保险公司办理车险保单的企业客户,如汽车修理店、汽车经销商等;未办理车险保单的个人客户;保险公司等。
信义香港在招股书中称,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及技术精湛的技术人员,擅长为不同种类的客车及货车提供汽车玻璃维修及更换服务,并且公司在售后汽车玻璃维修及更换的业务方面已积累约20年经验。
租赁成本提升致毛利率下滑
根据IPsos报告的资料,2015年信义香港为香港第二大汽车玻璃维修及更换服务供应商,占有市场份额19.7%。
位列香港汽车玻璃维修行业第二的信义香港这两年业绩表现如何呢?据其招股书披露,2015年信义香港收入约4586.4万港元(下同),毛利1750.7万,均较2014年有小幅增长,但利润却由2014年的993.3万转向亏损454.3万港元。对于业绩由盈转亏,信义香港给出的解释是,亏损净额主要由于年内产生上市开支1350万港元。
下降的不仅仅是利润,该公司的毛利率也由2014年的39.5%,下降至38.2%。信义香港称,造成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是2015年10月中旬以来付予新田土地的额外租赁付款增加了该年的收益成本。
在信义香港的收益成本报表中,相较上一财年,2015年增幅最大的一项的确是“租金及差饷”,即租赁4个服务中心及新田土地的租金开支。根据IPsos报告,需求不断增加及零售场所供应有限是2012-2015年历史每月平均零售租金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香港岛、九龙及新界每月平均零售租金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3.2%、2.0%及3.4%。
除此之外,人工成本及原材料成本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IPsos指出,行业的高经营成本可能导致利润率下降,同时由于行业专业化程度低,业内经营者众多,客户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
信义香港则十分自信地表示,信义香港在香港汽车玻璃维修及更换市场占有更优的议价能力,通常能够将收益成本及其他有关经营及行政活动成本的增幅转嫁给客户。
智通财经了解到,2015年信义香港安装的不同类型玻璃收取的平均费用均较2014年有所提升,所有玻璃的加权平均费用由2014年的每片848元增加8.9%至2015年的每片923.8元。
然而,信义香港安装的汽车玻璃数量却不增反降,由2014年的43815片下降至2015年的43461片。
市场增长速度放缓竞争激烈
汽车玻璃安装数量的下降意味着客户量的减少?信义香港在招股书中对收入增加的解释或许从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我们所收取的平均费用增加所致。”
另一方面,IPsos的调研结果更能说明这个问题:在2012年至2015年,香港汽车玻璃维修及更换行业的总销售额按12.2%的复合年增长率由1.64亿增至2.33亿,预计将按6.4%的复合年增长率由至2016年的2.48亿增长至2019年2.98亿。相较于前三年12.2%的复合年增长率,后三年6.4%的增长速度显得较为平缓。
IPsos认为,增长速度放缓主要由于香港汽车玻璃平均成本的增幅下降以及购买、维修汽车平均年度通胀率潜在减少或预计和缓增长。
此外,智通财经获悉,由于汽车的增加量与新道路的增长率不均衡,香港的平均车速于2003年至2013年下降11.0%。车速下降可能导致汽车折旧率及损耗程度降低,亦会使对汽车维修及更换服务的需求下滑。
尽管信义香港自信能通过提高平均服务费用弥补销量下降、成本上升带来的损失,但是身在竞争激烈的香港汽车玻璃维修及更换行业,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据IPsos调研显示,由于这一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且并无认证程序或监管机构监管,在香港有超过40家从事汽车玻璃维修及更换的专门公司及常规服务供应商。它们在价格、与企业客户及保险公司关系、服务中心便利性及服务质素方面开展竞争。
信义香港能在其中分得多大的蛋糕?上文曾提到,在2015年香港五大汽车玻璃维修及更换服务提供商排行榜中,信义香港占19.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对它较有威胁的竞争对手分别位于该榜第一和第三,前者占有26.4%的市场份额,提供的服务与信义香港相同,拥有8家服务中心,2015年收益约6139万港元。后者占有市场份额17.5%,除了提供与信义香港一样的服务,该公司还是某汽车玻璃领导品牌的独家经销商,拥有5家服务中心,2015年收益约4072万港元。
提升服务能力迎合行业增长
从服务规模及进货渠道来看,竞争对手似乎较信义香港更胜一筹。那信义香港手上握有的筹码还有哪些?
来自保险行业的潜在增长机会也是对信义香港的利好条件之一。据了解,2012年至2014年,香港已投购综合保险私家车数目由71.1%增至73.0%。由于汽车玻璃更换费用通常涵盖在综合保单内,提高了投保人更换汽车玻璃的意愿,且保险补贴通常足够支持更换较昂贵的汽车玻璃。这意味着平均服务费有望提高,倘若这部分客户增加,即使市场上总体客户数目不变或下降,收益都将有望增加。
信义香港在与保险公司业务合作方面卯足了劲,其来自保险公司的收益由2014年的305万增至2015年的366万,占总收益的比例增长了0.8%。该公司称,其在今年上半年一直与保险公司积极联络,3月至5月期间,公司已与四家保险公司订立合作协议。
另一方面,由于香港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政策支持,截至2016年4月底,香港正在使用中的电动汽车由2010年年末的100辆以下增至约5289辆。与此同时,香港汽车的总量也将继续按每年新增20000至30000辆的速度增长。
在交通基础设施有限的情况下,不断增加的汽车数目将导致道路空间使用较密集,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或将增大。香港政府运输署给出的资料证实了这一点,2012年至2015年,交通意外率由每公里行车道路7.60增至每公里行车道路7.70。
对此,信义香港表示,将通过扩充现有服务中心、开设新服务中心及扩大车队服务团队来提升公司的服务能力,预计服务中心数目将于两年内由四间增至五间,至2018年12月31日服务能力年度预期增幅分别为8%、9%及7%的基准。
种种利好消息表明,这家香港汽车玻璃维修更换服务行业内的老大哥获得更大市场份额的首要前提是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才能在面对客户时更有议价优势,来应对与日俱增的收益成本。
智通财经从光大证券(香港)的研报中获悉,香港有两家上市公司主要在国内从事汽车维修及汽车玻璃维修,但该两家公司欠缺盈利能力,可比性不高。
由此可见,信义香港在港股市场中还较具独特性。本次IPO后,“重点建设土瓜湾及鲗鱼涌服务中心,扩充车队服务团队”,将成为信义香港这两年能否提升市场份额,转亏为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