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航空业将迎票价中枢上升 高景气持续性将超市场预期

票价市场化逐步充分,票价回归供需决定,中国航空业将迎票价中枢上升,推动航司盈利中枢上升,高景气的持续性将超市场预期。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称,疫情前,中国民航票价管制,长期压制高客座率向票价传导。2020年市场化机制基本完善,疫情给予三年时间释放定价空间。票价市场化逐步充分,票价回归供需决定,中国航空业将迎票价中枢上升,推动航司盈利中枢上升,高景气的持续性将超市场预期。该行认为航空长期偏见巨大,分歧越大超额收益越大,战略布局航空正当时。

投资建议:维持中国国航(601111.SH)、吉祥航空(603885.SH)、中国东航(600115.SH)、南方航空(600029.SH)、春秋航空(601021.SH)“增持”评级。

国泰君安主要观点如下:

疫情前,中国航空业票价长期受政府管制,未能充分反映供需

“票价能否明显上升且持续”,是市场核心分歧之一。除了研判供需关系,我们更需要思考两个问题:第一,疫情前,票价是否正常反映供需关系?第二,疫情后,票价市场化是否充分释放定价空间?长期以来,中国航空业票价受政府管制。疫情前,中国航空业客座率已居全球第三高,与美国进入航空超级周期时客座率水平相当,而中国航司票价相对明显偏低。不应忽视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民航票价上限管制显著压制干线定价能力,持续阻碍了高客座率向票价传导。

2004年票价改革开启,2017年干线加速改革,2020年市场化机制基本完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航空业运价管理经历了从严格管制到逐渐放松的反复探索。直到2004年正式开启票价市场化改革大幕,明确将逐步扩大航企自主定价权。过去十年,随着客座率持续上升,改革步伐渐快,按照竞争充分原则逐步放开票价管制。2010年放开两舱票价;2013年试点放开京杭线等31条跨省航线票价;2016年批量放开高铁竞争375条航线票价。“十三五”票价市场化机制基本完善。2017年末,基于5家及以上航司共飞即竞争充分,放开蓝天大三角航线在内的306条航线票价。2020年末,基于3家及以上航司共飞即竞争充分,放开370条航线票价。目前1698条航线实行市场调节价,基本覆盖干线市场,获准依规逐航季上调全票价。

疫情给予三年时间票价市场化,干线定价能力释放,将迎票价中枢上行

疫情三年,航空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却给予三年时间推进票价市场化。批量干线全票价继续依规逐航季上调,目前中国百大航线加权全票价水平已较2018年初上调超40%。这意味着,干线市场已较充分释放长期被压制的定价空间,票价回归供需决定。同时,“十四五”航司理性放缓机队增速,三四线运力增投对票价的拖拽压力将边际减弱。待供需恢复,预计票价中枢将较疫前显著上升,持续性将超预期,将推动进入盈利中枢上升的中国航空超级周期。

战略布局“中国航空超级周期”,增持

中国航空业加速复苏,不仅将现疫后盈利大年,更将迎来“中国航空超级周期”。票价市场化逐步充分,票价回归供需决定,中国航空业将迎票价中枢上升,推动航司盈利中枢上升,高景气的持续性将超市场预期。航空长期偏见巨大,分歧越大超额收益越大,战略布局航空正当时。

风险提示:经济、政策、疫情、油价汇率、安全事故、增发摊薄。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