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锂电材料盈利拐点或在二季度 推荐电解液以及份额提升较快的隔膜、正负极供应商

作者: 智通财经 李佛 2023-03-13 10:52:56
市场对材料环节的担忧不止需求疲软,更是恐慌单位盈利的断崖下跌,而其背后的逻辑是价格的下降、稼动率的下降和潜在减值的风险。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建投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结合行业实际经营测算,锂电材料一季度实际单位盈利环比四季度经营性盈利或有30%-50%左右降幅,库存减值和稼动率低位是盈利下降的主因。如果二季度价稳量升,跌价损失、稼动率影响较大的细分环节修复较为明显,或出现量利齐升,推荐关注电解液以及份额提升较快的隔膜、正负极供应商。

▍中信建投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市场对材料环节的担忧不止需求疲软,更是恐慌单位盈利的断崖下跌,而其背后的逻辑是价格的下降、稼动率的下降和潜在减值的风险。

价格调整:以Q4价格和盈利水平作为参考,材料1月开始调价。预计三元和铁锂正极加工费降低5%-10%左右,对盈利影响约0.2万/吨;预计负极售价下降约0.5万元/吨,对盈利影响0.1万元/吨;电解液环节根据碳酸锂成本加成,同时叠加6F&LIFSI供需扭转后降价,预计6F/LIFSI分别降价2/3万,对应LI盐折算到电解液影响0.2万元/吨,电解液真实价格降价0.25万元/吨,对应电解液盈利下降0.05万元;隔膜预计降价2%,对应干法、湿法盈利分别下降0.03、0.003元/平。

稼动率影响:根据公开需求数据及产能情况测算,材料环节一季度平均稼动率70%附近,根据过往典型费用摊销测算,三元和铁锂正极提升单位成本0.17和0.10万元/吨,负极一体化提升单位成本0.19万元/吨;电解液LI盐自供/外采企业提升单位成本0.06/0.03万元/吨,湿法隔膜和干法隔膜提升成本0.13元/平和0.07元/平。

库存减值:根据公开市场报价,锂电原材料在22Q4到23Q1阶段快速下跌,同时负极由于打包计价模式降价后也存在高价库存,故即使依靠平滑库存、原料去库等手段仍然会有库存减值,预计以接近实际的库存体量下,折算到正极、负极和电解液的理论减值0.45万元/吨、0.40万元/吨、0.2万元/吨 ,干法/湿法隔膜减值0.01/0.025元/平。

风险提示

1)下游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销量端可能受到需求疲软影响而不及预期;产量端可能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限电、疫情反复等影响不及预期,进而影响产业链盈利能力和估值。

2)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2021 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原材料价格阶段性出现大幅波动性,价格高位及不稳定性对于终端需求有一定影响,急涨或者急跌对产业链相关公司盈利能力影响较大。

3)锂电产业链重点项目推进不及预期:核心产品出口等重点项目的推进是相关公司支撑营收和利润的关键,也是成长性的反映,重点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将影响当期和远期业绩,同时影响产业链稳定性。

4)所有测算均基于理论经营,依据数据和经营节奏不确定性较强,进而影响测算的结果和结论,故结果和结论具备不可实现性,本文意义在于以理论计算结果为锚推演实际经营情况,并不能真实说明经营情况,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投资建议和事实。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