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寻找中国的“达芬奇” 国产手术机器人迎来产业化元年

作者: 智通财经 李佛 2023-02-17 14:26:38
市场空间数千亿的全新赛道,相比传统方式机器人微创手术优势明显。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盛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2023年或为手术机器人国产化元年,中国的“达芬奇”值得期待。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即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应重点关注产品获批上市、技术实力领先的国产手术机器人龙头。

配置上,该行推荐1)微创机器人(02252):全面布局五大手术机器人赛道,是全球唯一一家覆盖五大领域的手术机器人标的,同时其腔镜手术机器人图迈、骨科手术机器人鸿鹄以及三维电子内窥镜蜻蜓眼均已获批上市,有望快速实现商业化推广。

2)亿嘉和(603666.SH):参股佗道医疗加码成长赛道。2022年佗道医疗重磅产品佗手骨科手术机器人、C型臂X射线机获批上市,2023年将有4款产品实现商业化,3款产品进入注册临床实验阶段。

3)博实股份(002698.SZ):参股思哲睿智能医疗(13.46%)、瑞尔医疗(15.40%)、铸正机器人(7.18%)布局高端手术机器人,其中思哲睿智能研发的康多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已获得注册证,瑞尔医疗拥有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铸正机器人的佐航-300骨科手术机器人已获注册证。

▍国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市场空间数千亿的全新赛道,相比传统方式机器人微创手术优势明显。

手术机器人是将机器人技术与微创外科手术相结合的高端医疗设备,手术机器人颠覆传统手术方式,具备伤口切面小、病人术后恢复快且存活率高、可远程手术等明显优势。

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202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空间达83.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600亿,目前主要市场仍局限在北美地区,考虑到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机器人微创手术全球渗透率的提升,该行认为手术机器人全球市场空间至少在数千亿级别!

2005年以来国家对大型医疗设备实行配置许可证制度,但政策端对手术机器人或呈宽松趋势,2018年手术机器人内窥镜手术机器人从甲类划分为乙类,这意味着手术机器人此后可获得更多配额,同时医疗机构只需向省卫健委申请配置证,审批要求有所放宽。

设备&耗材&服务并举的商业模式,中期收入滚雪球式增长。

从全球龙头直觉外科的收入来看,“系统+耗材+服务费”的销售模式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结构。商业初期主要为系统销售收入,但其系统保有量达到1395台后耗材+服务费收入开始成为主要收入来源,毛利率也稳定在65%以上的高水平。

对于中国市场,2020年国内腔镜RAS渗透率仅为0.5%,而同期美国为13.3%,表明我国市场仍处于导入期。

2021-2022年以来多款国产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同时北京上海率先将RAS纳入医保,因此2023年有望成为国产手术机器人商业化元年,未来10年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空间有望从35亿元增长至282亿元,手术机器人整体市场空间有望从46亿元增长至470亿元,10年走出10倍市场空间。

风险提示:相关公司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相关公司持续亏损风险;政策风险。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