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降完价又涨价!特斯拉(TSLA.US)再次背刺造车新势力 这回还“跟不跟”?

降价一个月后,特斯拉(TSLA.US)毫无征兆地“又”涨价了。

智通财经APP获悉,降价一个月后,特斯拉(TSLA.US)毫无征兆地“又”涨价了。2月10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 Y后轮驱动版涨价2000元至26.19万元,并且预计交付时间也从原来地1-4周增加至2-5周。其余车型价格未变。特斯拉今日操作给“跟风降价”的各个汽车品牌打了个措手不及,然而,对于本次2000元的小幅调价,业内人士普遍预计不会有其它新能源品牌做出跟随涨价动作。

微信图片_20230210171817.png

据官网信息,Model Y双电机长续航版、高性能版、以及Model 3全系车型,暂未发现价格调整情况。同时,目前Model 3全系车型的预计交付时间也还是保持原来的1-4周。

值得一提的是,这距离特斯拉官宣降价刚过去一个月左右的时间。1月6日,特斯拉国产车型大幅降价,Model 3起售价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25.99万元,创下历史最低价格,降幅从6%至13.5%不等。

而彼时正值新能源国家补贴刚刚退出,而广汽埃安等头部新能源品牌早已宣布涨价,不少车企还纷纷以“限时保价”的噱头来招揽客户,特斯拉的降价令不少竞品乱了阵脚,再其宣布降价后,华为和赛力斯联合打造的AITO以及小鹏都纷纷调价。

一周之后,华为和赛力斯联合打造的AITO问界成了第一家跟进降价的企业,将问界M5 EV、问界M7舒适版与豪华版售价下调3万元左右。1月17日,小鹏汽车-W(09868)发布公告称,对G3i、P5、P7三款旧车型进行调价,降幅为2万-3.6万元。

春节之后,降价趋势蔓延开来,更多车企加入了由特斯拉掀起的价格战,包括宏光MINIEV、吉利帝豪、沃尔沃等在内的多个品牌对旗下部分车型开启降价。尤其是鲜少公开促销活动的蔚来-SW(09866),也官宣了大力度的购车优惠。

降价对用户具有明显刺激作用。懂车帝数据显示,降价官宣首日关注度最高,其后依次呈现递减趋势;降价策略对车系具有持续影响力,降价两周内,用户访问量尽管在递减,但仍高于降价前。而品牌影响力越大,降价带来的刺激效果越明显。

从特斯拉一贯的操作来看,这次更多地来自“原材料上涨”“供不应求”,对于频繁调价,特斯拉方面曾多次强调其“成本定价”的原则。另一方面,Model Y后轮驱动版也是被不少消费者公认性价比很高的一款车型,供不应求带来的涨价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就本次Model Y后驱版车型涨价,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在刺激消费者购买需求,向“等等党”释放不会继续降价的信号。在特斯拉降价消息出来后,已有不少销售人员向潜在客户表示,特斯拉已小幅涨价,建议不要继续观望。

对于此次小幅调价,业内人士普遍预计不会有其它新能源品牌做出跟随涨价动作。事实上,不少相关人士认为,对于蔚来、小鹏、理想等国内新能源车企,也许降价保量才是最优解。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特斯拉本身具有较大的消费群体与规模,在严格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即使降价也能保证产品利润率。低价能促进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产品,从而相比于此前实现某种意义上的“薄利多销”,“而蔚来、小鹏等国内新能源车企,并没有达到特斯拉那样的消费规模,反而面临诸多的挑战与困难。若是不采取措施,很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降价保量成为最有效的‘缓兵之计’。”

另一方面,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的涨跌与新能源汽车销量息息相关。崔东树认为,今年2月至3月,碳酸锂价格可能出现相应回落,车企也将会推出新品、新技术,并推出相应的降价措施。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同样表示,今年下半年开始,新能源整车厂们也会陆续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

整体来看,2月10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5.7%,较2021年1月17%的渗透率提升8.7个百分点,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处于低位。近几年新能源车国内零售率走势持续走强,超预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明显,2022年的3月渗透率已经到28%的高位,随后进入顶部波动期。今年的渗透率也是会逐步提升。

光大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市场基于销量最悲观预期已过,看好2023年具有较强插混与出口布局+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较强+销量与业绩兑现能力较强的头部自主新能源车企、用户画像差异化定位竞争的新势力车企、以及市占率抬升/新定点释放+年降消化能力强+业务多元化的零部件公司。

另外,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向,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展开更公平的竞争,得靠新能源车产品本身的竞争力;这会倒逼新能源车行业集中攻克最后的短板,如动力电池成本/安全,充电便捷/充电速度,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的实用价值。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