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航空业迎来确定性复苏 建议关注中国国航(601111.SH)等

预计在经历一段“疫情适应期”后,航空业将走向持续快速复苏,直至超越19年水平。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方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航空站在大周期起点。1)从节奏来看,预计在经历一段“疫情适应期”后,行业将走向持续快速复苏,直至超越19年水平。元旦和春运将是判断后续恢复进程的关键节点;2)从空间来看,供需两端对比下,国内民航后续恢复趋势预计远好于美国当前,供给确定性大幅降速,叠加近年来头部航线经济舱全价票大幅提升,最终为行业票价弹性构筑了极佳的外部环境,业绩弹性可期;3)从位置来看,近期各航司受政策带动涨幅明显,单机市值处于中位数以上水平,从周期角度看,后续仍有较大空间。

建议关注:龙头中国国航(601111.SH),以及民营航空春秋航空(601021.SH)、吉祥航空(603885.SH)、华夏航空(002928.SZ),此外关注南方航空(600029.SH),中国东航(600115.SH)。

东方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新十条”发布,航空业迎来确定性复苏,逐步走向繁荣。该行从供需两端分析疫情以来美国航空市场基本面表现,并对影响其表现的各个因素与国内进行对比,该行认为对于国内航空业恢复期表现,可更为乐观。

国内外表现:国内见底快速上行,海外稳健恢复但未超越19年。1)国内:“新十条”发布,国内航班量快速恢复,当前约为19年的55%,国际为19年的6%;2)海外:航班量稳健恢复,但较19年仍有一定缺口。11月北美恢复至83.5%。

美国航空业疫后复苏供需双弱,有何原因?

1)复盘:航司利润与旅客量强相关,股价从同步到分化。美国航空业当前供需两端均在低于19年约10%的水平上平衡,客座率与19年基本持平,票价上涨将增量成本(相比19年)充分纾解,最终利润与旅客量强相关。股价在疫情初期与基本面同步恢复,21Q2见顶之后与基本面发生分化;

2)消失的供给:有效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为核心原因。a)飞机数量:低于19年末约4%,静态座位数与19年持平;b)员工数量:总员工数量已超过19年水平,但飞行员结构性短缺难解。飞行员老龄化、劳动力参与度下降和工作时长缺失等,是造成当前美国航空业相比19年供给缺口的核心原因;

3)消失的需求:区域恢复程度差异、出行习惯变化和经济冲击。a)国际目的地恢复进度:亚太地区和加拿大客流缺失造成缺口。剔除亚太地区和加拿大后,其他方向客流较19年仅下滑1.2%,显著好于总体的-14.8%;b)出行习惯变化:休闲客和商务客的出行反差。工作日客流较19年缺口显著大于周末,显示出商务客的相对缺失。疫情后美国工作场所和公交站点客流显著低于疫情前,较基准期分别下滑21.6%和21.5%,其他场所均基本持平或高于;3)经济冲击影响:衰退预期下的航空需求缺失。

相比美国,我国民航后续恢复趋势如何展望?

盘点造成美国航空业供需缺口的各项影响因素的中国表现,对于后续恢复进程该行可以更为乐观。

1)供给端:国内疫情影响程度远大于美国。a)飞机数量:极度降速下理论供需缺口远大于美国。疫情以来国内总体运力增长约6.6%,但考虑疫情前国内民航业与美国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增速水平(15-19年我国旅客复合增速分别为10.9%,美国为3.8%),我国实际供给缺口远大于美国;b)员工数量:飞行员与运力较为匹配,年轻化明显;

2)需求端:出行意愿和出行习惯未有显著变化,长周期需求仍有较大渗透空间。a)短期:国内旅客出行意愿和出行习惯未有明显变化。与美国相反,疫情后国内劳动力工作意愿有所强化;主要城市地铁客流强度可恢复甚至超越19年,反映出国人出行特别是通勤习惯仍基本与疫情前一致;疫情相对缓和时期,国内民航需求相比19年几乎完全恢复甚至超越;出行特征来看,2021年公商务客数量、占比和出行频次并未有显著降低;b)中长期:民航渗透率远未到天花板,国内民航市场空间仍大。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油价和汇率大幅波动风险、相关假设测算偏差风险。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