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追踪 | 上海绕城、京沪高速年底开放测试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驾驶汽车商业化落地有望提速(附概念股)

华西证券认为,未来三年或为各城市布局智能驾驶的竞争窗口期,智能驾驶汽车市场被进一步激活。

智通财经APP获悉,11月2日,在今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暨第二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上海市嘉定区透露,依托国家“双智试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不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正在嘉定实现除特殊区域外的全域开放,今年年底还将率先开展高快速路的开放测试,包括g1503上海绕城高速、g2京沪高速路段。华西证券认为,未来三年或为各城市布局智能驾驶的竞争窗口期,智能驾驶汽车市场被进一步激活,不同城市的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仍将快速发布与落地,车内有人到无人的演进,以及自动驾驶常态化收费运营和多场景落地,将是接下来几年各个城市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着力重点。

政策方面,11月2日,工信部与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试点内容包括,在全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工作基础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遴选符合条件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具备量产条件的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展开准入试点。

同时,对通过准入试点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在试点城市的限定公共道路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此次提及的自动驾驶功能,是指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中的3级驾驶自动化(有条件自动驾驶)和4级驾驶自动化(高度自动驾驶)功能。

在此之前,已有多个主要城市出台相关政策,对智能网联汽车上路给予支持。在10月中旬,深圳发布了《深圳市关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拟从四个方面十六条措施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在9月5日,上海也印发《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L2和L3级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方案》从七大方向布局重点任务,全产业链协同推进。该《方案》聚焦车规级芯片、人工智能算法、激光雷达、车载操作系统、智能计算平台、线控执行系统等关键领域,并推动车路协同等新基建配套建设。此外,广州、北京、重庆、武汉等城市也正加紧跟进。

随着智能驾驶L3级别渐行渐近,不少机构预计产业将在2-3年内完成由L2+到L3、L4的飞跃。

华西证券认为,2025年或是一个关键节点,未来三年,以各领先城市为中心,国内汽车自主化的全产业链将不断加速发展。到2025年,无人驾驶的整体产品体验和服务将会出现大突破,整体智能汽车产业将进入下一个阶段。华西证券认为,未来三年或为各城市布局智能驾驶的竞争窗口期,智能驾驶汽车市场被进一步激活,不同城市的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仍将快速发布与落地,车内有人到无人的演进,以及自动驾驶常态化收费运营和多场景落地,将是接下来几年各个城市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着力重点。

太平洋证券认为,汽车智能化赛道加快推进,商业化落地有望提速。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市通行试点工作的逐步开展,更多产业链与市场主体参与进来,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落地有望提速。且当前汽车智能化主要集中在L2及L2+的高级辅助驾驶功能,此次定位L3及L4级自动驾驶功能,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场景有望快速落地,将加快智能驾驶整体推进进度。汽车智能化板块继续重点推荐万通智控、中科创达、光庭信息、华阳集团、德赛西威,建议重点关注四维图新。

国联证券研报指出,《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可以让更多符合条件的车型上路测试,优化高级智驾技术的同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从政策端加速主机厂布局智能驾驶的脚步。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由传统的分布式向集中式升级,主机厂在高级智驾领域倾向将高级智驾功能需要的激光雷达、域控制器、空气悬架、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等硬件预埋上车,后续再通过OTA的方式添加相应功能。汽车电动化如火如荼进行过程中,智能汽车接力成为下一个蕴藏较多投资机会的细分赛道,激光雷达、域控制器等硬件渗透率仍处在1-10阶段,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国内自主品牌逐步崛起的大背景下,相关零部件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智能座舱领域:推荐关注对控制器开发理解深刻、成立座舱事业部进入座舱领域的经纬恒润;座舱产品多布局,拥有优质自主品牌客户群的华阳集团;通过新势力进入乘用车座椅市场的继峰股份;

智能驾驶领域:硬件预埋涉及传感器层面的77GHz毫米波雷达、4D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决策层面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执行器层面的空气悬架、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等,国联证券建议关注布局相关业务的企业,包括德赛西威、华域汽车、保隆科技、科博达和伯特利等。

相关概念股:

路畅科技(002813.SZ):公司主要产品为汽车车载数码导航信息系统,目前路畅科技已与一些国内汽车厂和国外企业在部分专用导航产品上开始了专用车型的定制化服务。

华阳集团(002906.SZ):国内汽车电子领域的领先企业,形成全面覆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的完善产品线,同时拥有智能制造、光学精密零部件生产等优异的产品落地和量产能力。

保隆科技(603197.SH):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全新汽车动态视觉与雷达传感器等系列产品,包括动态视觉传感器、77G及24G毫米波雷达、双目前视系统、红外热成像夜视仪、驾驶员预警系统、车用人脸识别系统等,这是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感知层上的融合应用,有助于汽车从辅助驾驶进化到自动驾驶、自主驾驶。

德赛西威(002920.SZ):公司已与百度在自动驾驶涉及的高精地图与自定位、汽车环境感知、决策等领域进行联合开发。公司可实现更高级别功能的高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已累计获得超过10家主流车企的项目定点,并已进入量产规模爬坡期。公司与高通技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基于第4代骁龙座舱平台,共同打造德赛西威第四代智能座舱系统。

中科创达(300496)公司以智能操作系统技术为核心,聚焦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助力并加速智能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产品化与技术创新,为智能产业赋能。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