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证券:光热发电有望迎来新一波发展热潮 到2030年国内新增装机可达13GW

随着风光发电规模快速增长,储能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智通财经APP获悉,西部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随着风光发电规模快速增长,储能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该行认为光热发电也凭借其自带储能的优势有望迎来新一波发展热潮,到2030年国内新增装机总规模可达13GW。熔盐/玻璃/保温材料是光热产业链内的受益子行业,重点推荐保温材料龙头鲁阳节能(002088.SZ),建议关注安彩高科(600207.SH)。

西部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光热承储能之风提速发展,到2030年国内新增装机总规模可达13GW。

1)一方面,新疆、青海陆续发布第二批新能源项目清单,其中光热项目规模分别达到1350MW、400MW,占比均达到20%以上。同时,新疆发改委提出鼓励光伏与储热型光热发电以9∶1规模配建。2)另一方面,据该行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0月15日,我国正处于前期准备/可研/备案阶段的光热项目合计装机规模达到2300MW,招投标项目规模1005MW,在建项目规模2695MW,在建规模为已投运规模的4.6倍。3)受到光照资源、地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我国适合发展光热的地区主要为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省,该行以这四省到2030年的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与光热9:1的配比测算,则2030年国内新增光热装机总规模可达13GW。

海外市场空间广阔,国内企业出海经验丰富。

2021年全球光热发电总装机规模约6692MW,其中西班牙2364MW,美国1921MW,中国589MW,摩洛哥533MW,南非501MW,海外光热行业发展依赖于政府补贴。中国公司光热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有丰富的出海经验,据该行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今中国公司作为EPC方参与的国际光热项目规模合计达到1200MW,占比达到1/6。

光伏+光热"的经济性优于"光伏+锂电池"。

新增光热项目均为风光热一体项目,光热在其中起到储能、调峰作用,通过减少镜场投资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在现行项目配置下,该行对比了"光伏+光热"和"光伏+锂电池"两种项目的经济性,两者项目整体的度电成本分别为0.2861/0.2967元度,光热的储能经济性更高,有利于"十四五"期间装机加速发展。

值得关注的细分行业:熔盐、玻璃、保温材料:

1)熔盐:价值量高但行业分散,供应商以非上市公司为主。塔式项目对熔盐的需求约30吨/MWh,目前2.7GW的在建项目,预计需要使用64.68万吨熔盐,金额约为36.87亿元。在上市公司中具备硝酸钾/硝酸钠产能的主要有盐湖股份、云图控股(硝酸钠)和山东海化(硝酸钠);非上市公司中,主要有联大化工、并盛化工、新疆硝石(硝酸钠)、爱能森(复配)。

2)玻璃:行业高度集中,从独占逐步走向双寡头。光热玻璃属于浮法玻璃中的超白玻璃,国内在建的2.7GW项目将为光热玻璃市场带来27万吨增量需求、12.15亿增量金额。目前,国内仅有艾杰旭(700t/d)与安彩(600t/d)具备光热超白玻璃批量生产能力。艾杰旭已经有国内外合计1.03GW的项目供货业绩;安彩紧随其后,产品已批量化应用于青海、迪拜等大型光热电站项目。

3)保温材料:行业高度集中,鲁阳节能独占鳌头。目前2.7GW的在建项目预计将带来21.56亿元的新增保温材料需求。在已投运光热项目中,鲁阳节能共参与7个项目,合计410MW。同时,鲁阳节能在产能(陶瓷纤维年产能50万吨,市场份额40%)、运输半径(公司在新疆、内蒙古有生产基地)和产品(针对光热行业推出 "赛阳"系列专用产品,能为光热电站提供系统保温解决方案)方面优势突出。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风险,光热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长时储能行业发展不及预期。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