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加速推进!机器视觉300亿市场哪些公司能分一杯羹?

作者: 智通财经 李佛 2022-08-04 17:17:44
机器视觉被称为智能制造的“智慧之眼”。

今日在市场迎来修复之际,前期资金抱团炒作的新能源新技术分支也迎来反弹。截止收盘,机器视觉板块大涨2.51%,赛为智能(300044.SZ)、瑞松科技(688090.SH)涨超12%,奥普光电(002338.SZ)、多伦科技(603528.SH)、精伦电子(600355.SH)涨停。

从发展背景看,随着我国新能源、半导体、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占比提升,生产端企业对工业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红利逐渐衰减、叠加疫情等外部因素持续扰动,促使制造业企业加速向“黑灯工厂”生产模式转型。此外,深度学习算法持续迭代,BERT、GPT-3等新型模型正在拉开人工智能新时代。

因此,借助机器视觉等AI技术替代传统人工操作,实现提质、降本、增效,已成为制造业的共性需求,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和人工智能强国正在弯道超车。

机器视觉被称为智能制造的“智慧之眼”,通过光学装置和非接触式传感器能够实现人眼可及和不可及的功能,广泛应用于识别、测量、定位、检测等场景,相较人眼在精确性、可靠性、敏捷性等维度具备明显优势。

从产业链来看,机器视觉上游为光源、镜头、相机、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中游为具备独立采集、分析能力的视觉系统和智能视觉装备,下游面向消费电子、汽车及其零部件、锂电光伏等离散型制造业,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

其中消费电子是机器视觉目前主要应用领域,而汽车、锂电、半导体等是未来主要增长点。

根据机器视觉产业联盟预测,国内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自2021年起将保持年均27%左右的高速增长水平,预计到2023年国内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接近300亿元。

开源证券表示,未来在政策持续加码、人口老龄化加剧、疫情影响常态化、制造业工资上涨的背景下,技术升级带来的降本增效是推动机器视觉高速成长的核心驱动力。

从价值量看,机器视觉核心价值集中于产业链上游,硬件工艺与软件开发水平决定产品技术天花板。据统计,机器视觉系统约80%的价值量来自于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和软件系统。

国内厂商凭借本土化的服务能力、强大的非标定制能力、以及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近年来国产替代之势迅猛,已在光源、工业相机等领域实现了较高的国产化率,也诞生了多家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

相对而言,软件需要长时间的数据资源沉淀,对行业know-how的积累有着更高的要求,是目前国内厂商追赶发力的核心方向。

财通证券认为,新能源等行业的兴起为国内厂商划定了新起跑线,国产化有望进一步加速推进。此外,3D视觉作为2D机器视觉的有力补充,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服务机器人、AR/VR、智能3C终端,具备创新能力和软硬件核心技术的厂商有望率先受益。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机器视觉主要以外资品牌为主,国内厂商正在通过技术突破开启进口替代进程。在国内汽车、锂电、半导体等新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下,国产厂商正凭借本土化的服务和性价比优势加速进口替代。财通证券建议关注天准科技、奥普特、凌云光、奥比中光、亿嘉和。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