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追踪 | 多家企业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 市场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在增量(附概念股)

整体来看,未来全球固态动力电池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在增量。

智通财经APP获悉,今年以来,面对广阔的发展前景,PE/VC将资金密集砸向固态电池赛道。锂矿、动力电池、车企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上市公司更是加快了对固态电池的布局。招商策略认为,固态电池是动力电池进步的主要方向之一,具有更好的性能,且更加安全,建议关注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相关概念股:当升科技(300073.SH)、德尔股份(300473.SZ)、容百科技(688005.SH)、孚能科技(688567.SH)。

据悉,蜂巢能源全固态电池实验室研发出国内首批20Ah级硫系全固态原型电芯。该系列电芯能量密度达350-400Wh/kg,现已顺利通过针刺、200°C热箱等实验,一旦量产应用,电动车可实现续航里程1000公里以上。

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相比于传统电池,固态电池主要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更加安全三大优势。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池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态势良好,具有优秀的应用前景。

据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预计,全球全固态电池市场预计将从今年的2.1 GWh增长到2025年的30 GWh,再增长到2030年的160.1 GWh。在全球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上,固态电池预计从今年的0.3%增加到2025年的2%,再到2030的3.8%。此外,SNE Research还表示,一些公司预计将在2024年或2025年开始生产全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大致分为氧化物、硫化物和聚合物基电池,到2030年,预计这些电池将各自占该领域的18%、29%和37%,而混合全固态电池占13%的市场份额。

由于固态电池更具优势,多家新能源车企、电池制造商表示将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这其中的玩家,既有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欣旺达、蔚来、上汽、吉利、奔驰、宝马、丰田等我们耳熟能详的重量级电池厂商和汽车企业,也有众多名不见经传的电池新面孔,同时还有华为、小米、碧桂园等体量巨大的“跨界大鳄”。

据当升科技公告,7月17日,公司与清陶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者承诺,2022年-2025年期间向公司采购固态锂电正极材料,总量不低于3万吨。若以1GWh电池对应1500吨正极材料用量计算,则该公告中的3万吨正极材料或有望实现约20GWh的电池总产量。

资料显示,清陶能源建有国内首条固态锂电产线,曾获上汽集团两次参与融资。7月6日,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签约,成立固态电池联合实验室。双方合作研发的固态动力电池续航将在千公里以上,电池将于明年在上汽自主品牌新款车型上实现落地应用。

6月15日,辉能科技首次公开固态电池产品的全自动量产过程,公司宣布,计划明年实现固态电池量产,并供应电动汽车市场。5月底,国轩高科发布首款三元半固态电池,预计年内实现量产。该电池能量密度可达360Wh/kg,将在今年实现装车,搭载该电池的电动车将实现1000公里续航。

未来,固态电池市场潜力巨大,不少机构表示乐观。中银证券预测,全球固态电池的需求量在2025年、2030年将分别有望达到44.2GWh、494.9GWh。国海证券预计,未来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高速增长,至2030年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00亿元以上。

据头豹研究院表示,尽管目前固态电池技术研发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固态电池已经成为多数主要锂电池生产商的未来发展路线尤其是对于下游整车企业。因此,预计到2025年,将成功研发固态聚合物锂电池并实现小规模量产:到2030年市场可能会引入具有竞争性的性能指标,且固态混合电解质和固态陶瓷电解质已处于应用研究或基础研究阶段;固态电池行业的最终发展目标是能够实现其400Wh/Kg的能量密度并能够完整循环1.000次及以上,该目标预计将于2030年以后实现。整体来看,未来全球固态动力电池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在增量。

相关概念股:

当升科技(300073.SH):公司与清陶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7月16日在江苏省昆山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22-2025年)》。双方决定在固态及半固态电池技术开发、固态锂电正极材料产品供货、全球产能布局、金融及资本合作等方面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德尔股份(300473.SZ):目前公司自主开发的固态电池产品已应日本本土客户的需求提供样品并开展测试、匹配工作。

容百科技(688005.SH):具备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量产能力,已有的正极产线可兼容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生产,适用于固态电池的Ni90超高镍正极材料已批量供应下游固态/半固态电池公司。

孚能科技(688567.SH):7月1日,公司在电话会议上表示,计划330Wh/Kg的半固态电池,2025年前量产。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