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双碳”共识加快全球光伏装机速度 助推国内厂商扩产意愿

中银证券认为,中长期的光伏装机潮,有望助推国内光伏组件厂商的扩产意愿。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银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双碳”共识加快全球光伏装机速度,而短期内产业链价值仍然以中国光伏厂商为主,因此,本轮中长期的光伏装机潮,有望助推国内光伏组件厂商的扩产意愿。同时,在电池技术快速迭代的趋势下,产能技术升级更是价值挖掘之地。通过推算近3年的光伏装机缺口,判断未来产能提升的需求,观察光伏设备行业的景气度,同时瞄准产业链降本、N型技术升级等角度的预期差,挖掘可行性较高的机遇。建议关注:捷佳伟创(300724.SZ)、迈为股份(300751.SZ)、晶盛机电(300316.SZ)、帝尔激光(300776.SZ)、高测股份(688556.SH)、奥特维(688516.SH)等。

中银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长期逻辑:“双碳”背景下装机需求能见度高,设备需求无忧。全球多国的“双碳”目标或在2030年获阶段性检验,将推动未来十年的新能源建设浪潮。通过预估国内光伏装机需求、国内光伏组件的出口需求,并基于已有的组件产量,推算出光伏组件产量缺口在22-24年高达27-106GW。再纳入产能并没有完全被利用的考量,我们认为22-24年的产能升级/建设需求还有至少16-52GW的缺口。

核心逻辑:产能升级路线多样,预期差产生价值。光伏设备需求来源于(1)新增产能扩建、(2)存量产能升级。目前新增产能的能见度较高,边际变化,在于新技术迭代推动产能升级。目前正处于向N型技术迭代的关键时期,TOPCon、HJT、IBC、钙钛矿等多工艺路线均获得积极推进,短期内TOPCon因产线改造性价比较高而获得推进,而HJT也因高效率的优势蓄势待发,IBC更因适用于BIPV而获得青睐。因此,产能技术升级路线更是价值挖掘之地。同时,光伏设备的价值量随技术演进而提升,待新技术日渐成熟,叠加后续的规模效应,将提升设备企业的盈利能力。

短期边际变化:组件出口预期上修,产能需求增强。欧盟公布RepowerEU能源规划,至2025年/2030年的累计光伏装机量达320GW/600GW水平,而欧洲地区是中国光伏组件出口的第一大地区;据美国白宫官方宣布豁免从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四国采购的光伏组件24个月的进口关税,而隆基、晶科、晶澳、天合等在东南亚均布局了硅片、电池、组件等一体化产能。我们认为,海外市场中长期的光伏需求上修,对中国的组件出口及海外产量有较大的利好,激励产能提升动作,鉴于国内厂商依赖国产设备进行产品研发,将带动国产设备商的经营增长。

优先考虑存PE优势的Alpha机会。近两年多数光伏设备公司的营收、盈利水平保持较高水平增长,“双碳”目标迫切叠加政策扶持导向确定性需求,未来经营增长的可信度高,优先考虑PE优势的Alpha机会。多数设备公司的PE接近行业的平均水平,而高测股份、捷佳伟创、上机数控(603185.SH)等公司存在PE优势。

风险提示:国际地缘政治摩擦导致组件出口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抑制设备商的盈利能力;技术引领行业竞争格局重塑的风险。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