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威之后,东阳光药(01558)能否靠胰岛素扳回一城?

可威已然是“过去式”,东阳光药下一步该往哪走?

谁也不曾想过,戴口罩不仅能防新冠疫情,还能大幅减少流感,曾经靠着抗流感病毒可威一年赚近20亿的东阳光药(01558),如今已不复当年风光。自2020年初以来,公司股价持续下跌,自高点(26.609港元/股)以来跌幅超78%。不过在6月2日盘前,东阳光药集合竞价涨幅达92.88%。

image.png

在盘前出现巨量溢价成交后,盘初急升12.5%,随后涨幅收窄,截至6月2日收盘,公司股价收涨0.96%,报5.25港元/股,成交额11.34亿港元,创下历史第二高成交量。

image.png

曾经的掌上明珠可威,如今只能“贱卖”

在疫情前,奥司他韦几乎是每家每户冬天必备的抗病毒药物。该款药物的原研是达菲,由罗氏研制而成,凭借着对病毒性感冒药出众的疗效,达菲曾创下年销售额30亿美金的奇迹。

不过国内畅销的并不是达菲,而是由东阳光药(01558)生产可威。2006年东阳光药获得罗氏有关磷酸奥司他韦API合成工艺的专利授权,成为国内第二家,也是仅有的两家奥司他韦生产商。

不仅如此,东阳光药还针对成人患者及儿童患者流感治疗,设计了胶囊及颗粒两种剂型,其中胶囊剂型(75mg)在2019年2月成为首家且独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根据2015年《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磷酸奥司他韦(可威)获推荐为治疗儿童流感的首选用药,自2015年起被美国FDA、CDC、美国儿科学会批准用于14天以上婴幼儿的流感治疗,且获批全球首个14天至1岁婴儿流感预防药物,安全性数据良好。

凭借可威独特颗粒制剂、生产工艺优化、自给原料药以及全自营推广团队等优势,自2013年起,按收益计算东阳光药成为中国磷酸奥司他韦品类的最大销售商,2016年起,可威(胶囊及颗粒)稳占中国奥司他韦市场份额85%以上,始终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东阳光药的业绩也得以快速攀升,从2012年2.69亿元的营收攀升至2019年的62.24亿元。

谁也不曾想到,2020年全球爆发新冠肺炎,佩戴口罩成为大众生活的常态,在口罩的防护下,流感人数大幅减少,对可威的需求也大幅下降,2020年以及2021年,东阳光的营收分别下降62.21%及61.15%至23.52亿元及9.14亿元。伴随着营收的大幅下降,公司的净利润也断崖式下跌,在2021年更是亏损5.88亿元。

image.png

撇除新冠因素以外,东阳光的可威还面临集采的风险。智通财经APP了解到,目前已有多家公司仿制的奥司他韦进入ANDA阶段。

多家生产相同的仿制药,不仅仅意味着竞争,还意味着集采的风险加大,而一旦集采,对于拥有超过85%市场份额的东阳光药而言,无疑是不小的打击。此外,单独一家中标,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只要集采,对于东阳光药来说就意味着降价和失去部分市场空间,就是利空。

image.png

或由于上述因素的原因,控股公司东阳光(600673.SH)在去年8月份决定将东阳光药股权出售给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阳光研)。在2021年报中,东阳光表示“鉴于医药制造板块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持续不利影响,为进一步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和压力,明晰产业布局,增强公司的长期核心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经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公司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向东阳光研及其控股子公司香港东阳光出售公司所持有的东阳光药51.41%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东阳光药最终以37.2亿元卖给了东阳光研。对此,上交所也发出问询函,要求确认东阳光药是不是被“贱卖”。

要知道,2018年东阳光花费了32.2亿元收购了东阳光药的股权,表面上来看,以37.2亿元出售,东阳光还赚了5亿元的差价。

但自2018年以来,东阳光的账面净资产已增加了约23亿元,再加上东阳光的控股股东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向东阳光药无偿赠与的东阳光研10%股权。由此来看,东阳光药被“贱卖”之说并不冤。

后续产品集采压力大

可威之后,东阳光药又有什么产品可以填补业绩的空缺?目前来看,其选择并不多。

年报显示,公司自主研发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已获批准上市,公司胰岛素系列中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门冬胰岛素均处于上市申请审评阶段,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的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公司从广药收购的国家1类新药焦谷氨酸荣格列净和生物类似物利拉鲁肽已经进入临床三期,

公司在仿制药领域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报告期内,公司有8个产品中标全国药品带量采购,并且公司从广药收购的33个仿制药中有28个产品获药监局批准上市,随着更多产品获批上市,公司认为随着产品线覆盖的治疗领域将更加多样化,未来的业绩也将不断提升。

虽然其胰岛素系列产品在最近一两年开始陆续获批,磷酸依米他韦的商业化推广也在推进,但银河国际曾在其研报中直言,这些都不足以构成“重大的催化剂”。

其根据在于,国内胰岛素市场的竞争已十分激烈,东阳光药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胰岛素在一到两年里对收入的贡献将非常有限,不足以驱动其重新估值;而丙肝药的市场规模很小,这也将限制磷酸依米他韦的价值;至于公司之前从东阳光研处买的33款仿制药品种,虽然短期或可通过集采形成放量销售,但依然要受累于集采常态化带来的长期降价压力。

资料显示,胰岛素专项集采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为48%。其中,礼来的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25R)降幅最大,接近73%,单支原价近70元,降价后为18.89元。

按照每月使用3支不到19元的集采药品估算,即使在不包含医保报销的情况下,患者一年用药费用也可降至700元以下,日均费用不到2元,一年可节省数千元药费。

不过,这并不是东阳光药自己的问题,整个医药行业都面临着集采压力。各个医药公司都必须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才能突出重围,或在仿制药领域将成本做到更低,或持续创新走向世界。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