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追踪 | 锡价触底大反弹 未来走势如何 哪类企业有望受益?(附概念股)

未来进口锡锭将大幅减少,供应侧的减量预期为锡价带来反弹动能。

智通财经APP获悉,5月30日国内商品期货收盘,沪锡涨7%,这是继5月26日触底后的第二个收涨交易日。国泰君安证券称,此番上涨主要基于锡基本面弱现实下,存在一定边际改善的预期。据悉本周某大型锡锭冶炼厂将迎来停产检修,同时由于进口盈利窗口关闭,预计未来进口锡锭将大幅减少,供应侧的减量预期为锡价带来反弹动能。

此前,印尼投资部长称年底将禁止锡出口,据USGS数据,2021年全球锡储量约490万吨,其中印尼锡储量位居世界第二,总储量8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17%,仅次于占总量23%的中国。根据印尼能源与矿业部的统计,该国锡矿储量为223万吨,锡矿石储量为22.9亿吨。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指出,印尼限制初级矿产品出口会是大趋势,从历史上来看的话,如果执行严格,将大幅改善供需面,从而对金属价格形成支撑,自给率高的企业有望受益。

锡作为稀有金属,地壳含量较低,可用资源有限,稀缺程度日益加剧。2021年,全球锡产量为37.8万吨,比上一年高出3.9万吨。而世界锡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尼西亚、秘鲁、巴西、马来西亚、玻利维亚、俄罗斯、泰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国际锡业协会(TIN)的数据显示,全球前10大锡生产商中就有4家来自中国。国际锡业协会官网曾有文章称,长期来看,中国国内锡矿资源的紧缺问题会更加严重,但是消费仍将是全球主要的驱动力,供应短缺可能长期存在,中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份额也会越来越大。

矿业界研究人员通过对俄乌冲突以来全球锡市场态势的跟踪分析认为,一是全球锡价在冲突发生后加速上行,LME期货锡价达到近5万美元/吨高位,但在3月8日俄乌出现和谈意向之后锡价冲高回落,俄乌冲突造成的市场恐慌情绪仅对锡价造成短期影响;二是全球锡产地主要集中于中国、东南亚和南美洲地区,俄罗斯锡年产量仅占全球1%左右且基本不向欧美国家出口,俄乌冲突对锡的供需格局影响有限;三是全球锡生产主要掌握在我国云南锡业、云南乘风,以及印尼天马集团、秘鲁明苏、马来西亚冶炼集团等大生产商手中,俄乌冲突对全球锡市场主体的生产、销售没有明显影响。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从锡价反弹高度上来看,目前需求端依旧处于较为疲软的状态,电子、半导体等终端行业表现不景气,对于价格的支撑力度有限,所以锡价将因需求萎靡而反弹高度受限,但总体仍处震荡偏多状态运行。

相关概念股:

绿科科技国际(00195):公司是以锡矿开采销售为主的有色金属资源企业。

锡业股份(000960.SZ):2021年锡业股份产量为82千吨,保持世界最大锡生产商地位。

章源钨矿(002378.SZ):公司拥有沟锡坑锡矿、折安子钨锡矿、大余石蓄锡矿、天井高钨矿、长流坑铜矿5座采矿权矿山,以及东峰、西坑口、碧坑、泥坑、龙潭面、石咀脑6个钨锡矿详查探矿权矿区。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