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天等待后终获发行批文,“造芯”的必易微要来科创板了

进入2022年,多支半导体新股上市遇冷,仅在4月就有4家半导体供应链厂商上市首日股价下跌。

一家处于半导体热门赛道的芯片公司日前已通过注册,预计近期在科创板上市。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必易微电子”)是国内少数几家能够提供完整电源管理芯片方案的芯片设计公司,近年来已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如飞利浦、奥马、海尔、九阳、美的、苏泊尔等开展了合作关系,在2020年7月还获得了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投资。

必易微(A21047.SH)于2021年9月成功过会,提交注册,历时200多天后,终于喜提发行批文。据统计,2021年A股注册制IPO从过会到获取批文平均需要134天,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必易微这只半导体新股终于来到了上市关头,即将迎接二级市场的检验。

营收增速超100%、上市前夕还有小米突击入股,必易微的“成色”究竟如何?

营收一年翻番 毛利率低于同行

招股书显示,必易微是一家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LED照明、通用电源、家电及IoT等领域。

2019-2021年,必易微营业收入分别为34815.89万元、42948.58万元和88695.28万元,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5.64%、23.36%和106.5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2159.66万元、3856.21万元和23970.42万元,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

image.png

image.png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1.90%、26.77%和43.21%,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主营业务毛利占比超99%。2019年和2020年,家电及IoT电源管理芯片毛利率分别为35.92%、42.69%。

与2020年相比,2021年的营收翻倍,归母净利润更是几乎为去年的6倍,毛利率也较去年出现大幅上涨。

对此,公司解释称,从外部情况来看,由于下游市场需求旺盛,上游晶圆产能紧张,产品供不应求,公司议价能力提升,公司根据生产成本的增长上调了销售报价。

从内部情况来看,2021年公司进行了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率产品收入占比提升,其中电源管理芯片和中测后晶圆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上涨16.64%和16.11%。

尽管增速较快,但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必易微的营收及综合毛利率仍处于业内较低水平,主要由于公司起步较晚,在发展阶段及产品结构上都具备一定的后发劣势。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此外,报告期内,必易微的应收账款和存货逐年增长。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45%、15.52%、14.64%和27.61%;同期公司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14%、10.89%、9.16%和20.13%。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1.46%、30.44%和 19.91%,远超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由于半导体行业产品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公司较高的库存或将增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风险。

轻资产模式依赖上下游

从集成电路产业链经营模式来看,业内公司主要可分为IDM模式和Fabless模式。

IDM模式为垂直整合元器件制造模式,企业独立完成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等各垂直的生产环节;

Fabless模式指无晶圆厂模式,如必易微,专注于集成电路的设计和销售,将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等生产环节外包给第三方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企业完成。

在“轻装上阵”的同时,必易微对产业链上下游的依赖也较为严重,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公司生产将受到晶圆制造商产能与生产排期的制约。

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必易微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9.09%、74.33%、75.37%和71.81%。其中,华润微(688396.SH)始终为必易微第一大供应商,向华润微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7.46%、47.83%、45.68%和34.51%,持续居于高位。

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必易微向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3.56%、57.96%、54.23%和45.95%。

IDM与Fabless模式究竟谁优谁劣,在业内这样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多年。对于大多数国产芯片设计企业来说,IDM模式需要雄厚的技术和资金实力,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负担;Fabless的外协加工模式能使公司轻资产快速成长,但同时也带来了供应链管理的不确定性,尤其在行业旺季,公司业绩将会极大受限于上下游厂商的产能。

对此,不少Fabless公司已经开始试水自建测试和封装产线,向IDM模式靠近,以此降低成本,提高对自家产品品质的把控,保障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产品布局较单一 开拓新赛道尚需时间

在产品方面,报告期内,必易微电源管理芯片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5.02%、73.10%和78.26%,中测后晶圆收入占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自2019年的34.98%下降至2021年的21.74%,电源管理芯片为主要产品。

目前公司在产的电源管理芯片规格型号700余款,产品功率覆盖0.1W-200W,广泛运用于LED照明、通用电源、家电及IoT领域。

目前,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市场集中度较低,国产电源管理芯片龙头市场占有率依然较低,市场主要由国外行业龙头企业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为781亿元,据此测算,必易微2020年在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占有率为0.55%,与芯朋微(688508.SH)相当;在LED照明领域,必易微2020年市场占有率为17.17%。

image.png

相较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如晶丰明源(688368.SH)主要聚焦在驱动IC领域、力芯微(688601.SH)主要聚焦保护芯片和线性稳压器、芯朋微主要聚焦AC-DC,必易微是国内为数不多跨多领域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企业。在电源管理芯片行业中,公司现已量产的产品类别包括有AC-DC、驱动IC和线性稳压器三类。

不过,必易微的产品结构也存在过于单一的问题。目前,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近四成的通用光源类照明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国产化率水平较高。而必易微除通用光源类照明产品以外,如中大功率照明、智能照明、通用电源、家电及IoT电源等其他产品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

目前,公司已开始研发电机驱动控制芯片产品并已取得部分量产订单,还开始了DC-DC等产品线的布局。但电机驱动控制芯片产品验证周期长且严格,通常从样品测试到大批量供货需要2-3年时间,必易微该领域产品的收入规模较小,仍处于市场开拓阶段。

半导体热潮仍需“冷思考”

2021年,“缺芯”是半导体行业的关键词。从汽车、智能手机到家用电器,芯片供应紧张的局面蔓延到了全球各行各业。在这样的局面下,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了高速增长的良机。

受益于不断攀升的行业景气度,不少国内半导体公司在近几年赚了个盆满钵满。

据Wind数据统计,2021年A股八成以上半导体公司净利润实现了增长,其中士兰微(600460.SH)的业绩最为亮眼,2021年公司净利润15.18亿元,同比增长2145%。国民技术(300077.SZ)、东芯股份(688110.SH)、北京君正(300223.SZ)三家公司都在2021年实现了净利润10倍以上的增长。

2021年,以申万二级行业计算,A股半导体行业累计上涨31.26%,2020-2021年年初累计上涨138.9%,2019-2021年年初累计上涨256.15%,成为A股各版块中的翘楚。其中,国科微(300672.SZ)股价一年累计上涨324.74%。

不过,进入2022年,多支半导体新股上市遇冷,仅在4月就有4家半导体供应链厂商上市首日股价下跌。究其根本,多半是由于上市发行定价过高、企业盈利能力不足、细分领域竞争激烈、核心技术落后于人等多种因素。

从细分领域来看,电源管理芯片应用广泛,新兴的5G、物联网、云计算、电动汽车、可穿戴设备等领域都将给这一细分赛道带来新的机遇。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跨多领域电源管理芯片设计企业,必易微将有望充分受益于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趋势,未来增长空间广阔,发展值得期待。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