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预制菜风口来临 群雄逐鹿蓝海赛道

作者: 智通编选 2022-01-13 12:44:49
预制菜为近五年食品加工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子行业之一,预计2026年规模超4000亿元,复合增速15%。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海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预制菜正处于快速发展初期,行业空间广阔。餐饮连锁化率持续提升,外卖、团餐等新业态快速发展,餐饮降本提效需求推动预制菜在B端提升渗透率,消费升级叠加疫情催化,C端需求也逐步打开,预制菜为近五年食品加工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子行业之一,预计2026年规模超4000亿元,复合增速15%。目前行业玩家众多但缺乏全国性品牌,群雄逐鹿蓝海市场。该行认为,其中传统速冻食品企业更有可能成为全国化龙头,将单品势能发挥到极致。专业预制菜企业深耕区域,能成为小而美的企业。对上游农牧水产品企业而言,预制菜是难得的业务转型窗口期,如果产品力优势突出,快速建立B端和C端分销渠道,有可能诞生黑马企业。建议重点关注个股安井食品(603345.SH),千味央厨(001215.SZ),味知香(605089.SH),国联水产(300094.SZ);建议关注个股圣农发展(002299.SZ),春雪食品(605567.SH),龙大美食(002726.SZ),双汇发展(000895.SZ)

国海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预制菜是近五年食品加工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子行业之一。

从2014年外卖行业开始蓬勃发展,到2020疫情催生家庭端消费需求,行业呈现由速冻米面等极少数品类拓展至多种菜品,由B端延伸至C端消费者,由一线城市延伸至二三线乃至下线城市的树形发展路径。目前行业规模超2000亿元,相关企业超7万家,近5年涌入大量市场参与者。

驱动因素:B端降本提效,C端便捷美味。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使用预制菜可以减少人工成本,缩小后厨面积,提升出餐效率,保证产品口味稳定,提升食品安全质量保证。预制菜在小吃快餐,连锁餐饮,高性价比外卖,乡厨,团餐食堂等场景渗透率不断提升。对于C端来说,随着80后90后成为家庭消费主力人群,面临着做饭能力退化,没时间精力,外出就餐不经济,不健康等痛点。疫情常态化下,在家就餐场景增多,盒马,叮咚买菜等新零售渠道兴起也加速了预制菜的消费普及。

行业空间:保守预计未来5年预制菜行业CAGR为15%,至2026年规模超4000亿元。

该行认为预制菜行业在B端降本增效以及C端消费习惯变革的推动下,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目前行业仍处于渗透率初期,未来仍可加速成长。预计2026年预制菜行业规模有望超4000亿元,2021-2026年CAGR达到15%左右,其中B端预制菜规模超3000亿元,C端预制菜规模超1000亿元。

格局演变:行业刚刚起步,竞争格局极其分散,不同类型的参与者都有机会。

目前行业集中度极其分散,主要参与者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专业预制菜企业(味知香,蒸烩煮,聪厨等),农牧水产类企业(圣农发展,国联水产,龙大美食等)、传统速冻食品企业(安井食品等)、餐饮企业(西贝,海底捞,眉州东坡等)、零售企业(盒马工坊,叮咚买菜等)。不同类型的参与者有各自的优劣势,也有不同的产品模式和渠道模式:

1)专业预制菜企业:预制菜企业通常在擅长的渠道深耕了多年,聚焦1-2个菜系,品类较为丰富,对渠道诉求更为了解,产品打造上更贴近客户需求。

2)农牧水产企业:拥有上游原材料优势以及成本优势,且深加工产品通常盈利水平高于原粗加工产品,这类企业逐步沿原有供应链向下游延伸,生产调理制品以及料理包类产品,对于原材料的特性更为了解,研发能力较强。同时,有许多以出口起家的企业对于品控的把关较严格,有工业化生产基础。

3)传统速冻食品企业:通常以流通市场、KA商超起家,在行业内拥有了一定品牌知名度。这类企业基本以标准化产品为主,产品打造路径清晰,多家生产基地具备规模化优势,渠道分销能力强。同时主营产品速冻食品对冷链物流要求也很高,因此其冷链物流能力也强于其他类型企业。

4)餐饮企业:餐饮企业可以充分发挥线下门店品牌优势,产品上重点为自家招牌菜或者在家难做的硬菜,产品还原度较好。

5)零售企业:新零售主要消费人群与预制菜C端消费者重合度高,积淀的消费大数据更有利于洞察消费者喜好,进行精准销售。其铺设的前置仓等也为预制菜打下了较好的物流基础。

风险提示:行业门槛不高导致短期参与者过多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冷链物流运输风险;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重点关注公司未来业绩的不确定性;行业渗透率的未来不确定性等风险。

本文来源于国海证券虎哥的研究微信公众号,分析师:薛玉虎,智通财经编辑:杨万林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