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成长行情延续,“专精特新”后市仍是重点配置方向

作者: 华西证券 2021-08-29 16:50:26
成长赛道依旧处于高景气度,硬科技、新能源方向,包括“专精特新”中小市值企业,后市仍是重点配置方向。

投资要点

一、海外市场:美联储表态偏鸽,加息尚遥远。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讲话称“若美国经济继续朝着预期改善,今年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计划是合适的”。同时美联储缩减资产购买计划的时机和规模不会成为加息的直接信号,加息会有更为严格的“测试”。整体上鲍威尔表态偏鸽,这也和市场预期较一致,周五美股三大指数上行,美债收益率和美元回落,预计海外货币政策对国内影响有限。

二、宽货币格局有望维持,结构性宽信用力度或再加码。8月23日,央行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提出“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释放出央行对于信贷稳增长和结构持续优化的信号。今年3月以来,货币环境相对宽松,市场利率始终围绕政策利率平稳波动,7月的全面降准也体现出货币当局对“前瞻性、引导性”的注重。往后看,在政策逆周期调节和结构性宽信用力度加码下,宽货币格局有望维持,四季度还有再降准的可能性。

三、“共同富裕”目标下,科创驱动、低碳转型是政策重点支持方向。1)科创驱动:预计“十四五”期间会有更多财税补贴、研发投入支出等相关支持政策出台,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促进中小企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长期专注于中高端制造细分领域、有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中小龙头公司。2)低碳转型:绿色减排将会成为未来政策发力的重点。对于已取得先发优势的行业,政策重点在“锻长板”,未来继续培育优势、放大优势。

四、投资策略:成长行情有望持续演绎。全球央行年会中美联储释放的鸽派信号为市场发了“定心丸”,预计海外政策对国内影响有限。月底央行出手维稳资金面,在政策逆周期调节和结构性宽信用力度加码下,宽货币格局有望维持,有助市场无风险利率下行。风格方面,其影响核心因素仍在于盈利的相对优势。具体来看,消费板块近期估值持续调降,接下来将迎中秋国庆双节消费旺季,后续需重点观察消费板块基本面修复节奏;政策跨周期调节的框架下,当前政策更多是“托而不举”,对传统基建(顺周期)的提振可能会慢一些。从企业中报、政策和产业趋势看,成长赛道依旧处于高景气度,硬科技、新能源方向,包括“专精特新”中小市值企业,后市仍是重点配置方向。

行业配置上建议关注:“新能源产业链(电气设备、有色、化工等)、半导体、军工”等;

主题投资关注:“碳中和(绿色产业)内涵拓展、新基建(智能交通等)、鸿蒙主线、券商板块(偏财富管理主题)”。

图片

正文

01海外市场:美联储表态偏鸽,加息尚遥远

本周全球股指普遍反弹。美三大股指方面,纳斯达克指数本周上涨2.82%,标普500上涨1.52%,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0.96%。A股上证指数上涨2.77%,深证成指上涨1.29%。商品方面,受墨西哥产能受限影响,本周原油价格大幅反弹,ICE布油、NYMEX轻质原油本周涨幅均超10%。

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讲话称“若美国经济继续朝着预期改善,今年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计划是合适的”。7月强劲的非农就业数据显示出就业的进一步进展,但同时Delta病毒的扩散也在进一步加剧,后续美联储将仔细评估新进的数据和不断变化的风险。开启缩减的时间我们或许会在美联储的9月政策会议中得到相对明确的预期,可能会在11月开始减少购债,但新冠疫情仍有可能会对美联储紧缩产生制约。例如近期新西兰出现的德尔塔新冠病例,不仅改变了新西兰的经济发展前景,改变了新西兰的加息计划,也给全球带来了警示,表明新冠肺炎疫情仍是影响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更长趋势来看,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趋势正在形成,减少购债的路径明确后,市场将更多关注加息时间的到来。关于加息时间点,鲍威尔强调:美联储缩减资产购买计划的时机和规模不会成为加息的直接信号,加息会有更为严格的“测试”。整体上鲍威尔表态偏鸽,这也和市场预期较一致,周五美股三大指数上行,美债收益率和美元回落。

图片

02宽货币格局有望维持,结构性宽信用力度或再加码

8月23日,央行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释放出央行对于信贷稳增长和结构持续优化的信号。2018年以来,央行共召开三次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分别是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和本次。三次召开会议时点均处于信贷需求偏弱、社融信贷数据疲弱时期。7月份,国内疫情反复与汛情影响,叠加货币财政节奏重心后移,7月经济数据显示供需双弱,金融数据也整体偏弱,其中新增非金融企业中长贷和居民短期贷款均较大幅度回落。

央行在此时召开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表明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稳增长的考虑有所提前。总量方面,会议强调:“加大信贷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结构方面,“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表明即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于房地产的政策也不会明显放松,宽信用更多是结构性的,更多向“小微、绿色、科创”倾斜。

今年3月以来,货币环境相对宽松,市场利率始终围绕政策利率平稳波动,7月的全面降准也体现出货币当局对“前瞻性、引导性”的注重。往后看,在政策逆周期调节和结构性宽信用力度加码下,宽货币格局有望维持,四季度还有再降准的可能性。

03“共同富裕”目标下,科创驱动、低碳转型是政策重点支持方向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提出了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在研究制定经济政策的财经委会议上提出共同富裕的长期政策框架,意味着在新发展阶段,党中央把“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围绕“共同富裕”的改革将是未来长期政策框架。7月19日,浙江省出台“十四五”时期实施方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人文、生态、社会和睦团结向上等六个大类目标、52个细化目标。

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来看,科技驱动、低碳转型的产业方向值得关注。

1)科创驱动: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浙江目标中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聚焦“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雄鹰企业和“链主”企业。2020年末的中央经济会议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列为第一位、第二位的重点任务,2021年7月31日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近年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频出,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更是将“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升至国家层面。“专精特新”政策旨在培育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要求企业主导产品优先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攻关。可预见“十四五”期间会有更多财税补贴、研发投入支出等相关支持政策出台,促进中高端科技制造龙头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相关配套政策将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促进中小企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长期专注于中高端制造细分领域、有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中小龙头公司。

2)低碳转型:“十四五”期间政策发力的重点

浙江目标中提出:高标准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构建清洁能源供应体系,统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并对低碳园区、低碳工厂数提出量化目标等。2020年12月以来,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各地方政府密集出台关于实现“碳中和”的相关行动政策,详细规划包括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碳交易等在内的绿色减碳措施和目标。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构建现代能源体系”,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

可以预见,碳约束下的绿色减排将会成为未来政策发力的重点,光伏、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将进一步实现对石油、煤炭等高耗能高排放能源的替代,电气化进程也将进入加速阶段。

目前,我国在部分绿色产业的先发优势已经显现,尤其是光伏和新能源车领域。在光伏领域,中国的光伏产业经历了原料供应和应用市场“两头在外”到全产业链基本可控的赶超过程。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国内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完整度和规模均处于世界前列,自主品牌已经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十四五”期间,对于已取得先发优势的行业,政策重点在“锻长板”,未来继续培育优势、放大优势。

图片

04投资策略:成长行情有望持续演绎

全球央行年会中美联储释放的鸽派信号为市场发了“定心丸”,预计海外政策对国内影响有限。月底央行出手维稳资金面,在政策逆周期调节和结构性宽信用力度加码下,宽货币格局有望维持,有助市场无风险利率下行。风格方面,其影响核心因素仍在于盈利的相对优势。具体来看,消费板块近期估值持续调降,接下来将迎中秋国庆双节消费旺季,后续需重点观察消费板块基本面修复节奏;政策跨周期调节的框架下,当前政策更多是“托而不举”,对传统基建(顺周期)的提振可能会慢一些。从企业中报、政策和产业趋势看,成长赛道依旧处于高景气度,硬科技、新能源方向,包括“专精特新”中小市值企业,后市仍是重点配置方向。

行业配置上建议关注:“新能源产业链(电气设备、有色、化工等)、半导体、军工”等;主题投资关注:“碳中和(绿色产业)内涵拓展、新基建(智能交通等)、鸿蒙主线、券商板块(偏财富管理主题)”。

05风险提示

国内外疫情反复;海外市场大幅波动;中美博弈加剧等。

本文来源于华西证券发布的A股策略报告,作者为华西证券副所长 、首席策略师李立峰;智通财经编辑:文文。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