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a(MRNA.US)估值膨胀过头了,15%的大跌只是刚刚开始!

价值只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而过度膨胀的估值泡沫好比定时炸弹。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大众对健康的关注大幅提升,医药股也成为了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应对新冠疫情中,mRNA成为了最耀眼的生物技术,这也推动了包括Moderna(MRNA.US)、BioNTech(BNTX.US)等医药新锐的市值超过了众多老牌企业。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近日在各大行纷纷表示Moderna估值高到离谱之际,其股票终于迎来大跌,近两个交易日,累积下跌20.6%。

image.png

回过头来看,美国银行给出的目标价只有115港元,想要抄底的投资者似乎仍有点瑟瑟发抖。

市值大幅飙升

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授William Schaffner曾表示:“mRNA是21世纪的科学。”他说,基于mRNA技术的新冠疫苗实验数据预示着该技术具有抵御未来传染病爆发的潜力。

在新冠疫苗研发中,mRNA疫苗具备包括研发时间短、更强的免疫原性以及足够的安全性等多种优势,因此,资本市场给予潜力巨大的mRNA企业的估值也是直截了当。

Moderna成立于2010年,致力于开发mRNA药物,其候选产品跨越多个治疗领域,包括mRNA新冠疫苗。

7月15日,Moderna市值成功突破1000亿美元,超过全球四大疫苗巨头之一、英国老牌药企葛兰素史克(GSK.US)。随后,利好消息接踵而来,Moderna股价一路飙升,周一美股盘中,Moderna股价创历史新高,上涨17%,市值飙升至1955亿美元,一度超过了拥有130年历史的老牌医药巨头默沙东(MRK.US)。

另一家mRNA巨头、与辉瑞合作研发新冠疫苗的德国公司BioNTech,成立于2008年6月2日,BioNTech的个性化mRNA技术涵盖了癌症免疫疗法、传染病疫苗、蛋白质替代等三个治疗平台。

自3月30日以来,BioNTech股价开始加速,截至周二收盘,BiNTech市值一度超千亿美元,为158年历史的德国医药老大拜耳的两倍。

估值是否过高?

随着疫情将mRNA技术推向前台,Moderna和辉瑞/BioNTech疫苗凭借着高达95%左右的保护率,快速登上了“疫苗神坛”。

在8月5日,Moderna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在其mRNA新冠疫苗销售剂量接近2亿剂下,营收同比增长超6000%,净利润也达到了27.80亿美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尽管最新业绩增长迅猛,但Moderna的估值已经是高到不合理了。

投资者都明白:价值只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而过度膨胀的估值泡沫好比定时炸弹。

很多投资者不能及时规避,正是因为资本市场的泡沫是会整容的,每一次它都会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吸引资金去把它吹大,但每一次收场都是以泡沫破裂为结局。

基本面撑不起2000亿市值

尽管有大行唱多Moderna是生物科技行业的特斯拉(TSLA.US),但依然有分析认为,该公司近2000亿美元的市值“从基本面来看是不合理的”。

美国银行周二在一份报告中表示,Moderna要想证明自己已成为像默沙东和施贵宝(BMY.US)等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制药巨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并重申了其对该股逊于大盘的评级,目标价维持在115美元。

“要证明2000亿美元的估值是合理的,就必须服从以下假设:1.从2022年至2038年,每年输出10亿至15亿剂新冠疫苗;2.所有在研药物的成功上市概率为100%,总销售额峰值达到300亿美元,”美国银行解释道。

虽然美国银行对Moderna运用mRNA技术开发其疗法持积极态度,但它认为上述假设“不可能成立”。Moderna股价飙升,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认为,该公司旗下的COVID-19疫苗需求将在未来几年保持强劲。这种需求已经体现在其收益表中。

摩根大通也表示了类似看法,指出:“新冠疫苗可能存在供应过剩的可能性,以及疫情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对市场已经赋予这一产品的估值越来越谨慎。”该行给予Moderna中性评级,目标价170美元。

另外,也有大行认为,Moderna估值已反应预期。Oppenheimer表示,Moderna当前估值和超千亿美元的市值已经充分反映了未来巨额经常性收入和研发管线进展。并将该股的评级从“增持”下调至“持有”;Piper Sandler同样将Moderna的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指出该股目前的估值似乎充分反应了新冠疫苗销售额的增长预期,但该行给出的目标价仍然维持在445美元。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