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挖坑二十年 小心川控股给你“挖坑”

市场消息透露,5月25日启动招股当天,川控股已获得超额认购:5家券商合共借出2440万港元孖展额,高于公开发售集资额2200万港元。

3100.png

港股创业板将迎来一位新成员——新加坡土方与建筑工程商川控股(01420)。

作为新加坡2014年度第四大土方工程商,川控股这次舍近求远,想通过香港上市募资近1亿港元,来为其扩张提供资本助力。

市场消息透露,5月25日启动招股当天,川控股已获得超额认购:5家券商合共借出2440万港元孖展额,高于公开发售集资额2200万港元。

智通财经认为,认购火爆或与公司流通市值小,港股市场当前喜欢热炒新上市小盘股有关。但业内人士指出,川控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未来业绩不甚乐观,投资者也应注意风险。

市场竞争激烈 面临降价压力

3101.png

川控股的历史可追溯至1992年,起初参与土方工程及机械租赁业务。根据招股书,川控股此次赴港IPO拟发售2.5亿股,其中1.7亿股为新股,8000万股为旧股。2.5亿股中,一成在香港公开发售,招股价为0.59—0.88港元,九成为国际配售。

对于赴港上市的目的,川控股称,一是想要拓展势力,巩固在土方工程业的市场地位;二是取得填土项目,以及利用科技精简流程,提升竞争力;三是提升扩大劳动力,加快业务拓展的步伐。

上述原因从川控股的集资用途也可以看出。该公司表示,按招股中间价0.735港元计,假设并未行使超额配股权,公司集资净额为9780万港元,当中42%将用作购买挖土机器及自卸车;约25%将用作取得邻近土方工程项目的填土项目;约17%用于增聘员工;约8%用于购买软件,余下约8%用作营运资金。

不过,现实往往与理想有差距。川控股作为新加坡建筑业提供土方工程服务商之一,面对的是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

智通财经了解到,新加坡建筑业活动分为两大种类——建造工程和土木工程,包括公营和私营项目。川控股主要在新加坡从事土方工程,包括土地清理、拆卸、碎石、基坑开挖、土方处置、填土等,也承接一些道路修复、下水道排水、管道铺设等工程,同时提供一般建筑工程以及建造楼房。

在土方工程领域,约75名土方工程参与者承接新加坡的土方工程。按行业价值计算,五大土方工程服务供应商2014年合计占市场约54%。川控股旗下的川林建筑以5570万新加坡元的收益位居第四,市场占有率为8.17%。但与第一大土方工程服务供应商的19.96%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川控股另一大业务一般建筑工程领域,更是“群狼”环绕,对手众多。根据市场研究机构欧睿的报告,2010至2014年的五年间,新加坡建筑公司的数量由 2010年的1725家,增至2014年的2202家,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3%,“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会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川控股持有新加坡建设局发出的一般建造商1类牌照,可承接公、私营界别的一般建造工程。根据欧睿报告,截至2015年12月31日,川控股拥有超过90台自卸车及超过90台挖土机,以及300多名员工。

“我们经营的建筑行业竞争激烈,存在大量对手,我们面临重大价格下调压力。”川控股在招股书中坦言,若无法适应市况或提出更有竞争力的报价,则其盈利能力或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市场需求下滑 未来业绩存不确定性

3102.png

川控股在招股书中称,土方工程是公司的业务重心,但实际情况却是,土方工程的营收占比一直在下降,反而是“非重心”的一般建筑工程业务营收占比已超过五成。

智通财经查阅招股书发现,截至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2月31日止三个年度,川控股分别取得收益约6140万新加坡元、9240万新加坡元及 9930万新加坡元。其中,承办土方工程及相关服务获得的收益分别为约5500万新加坡元、5570万新加坡元和4860万新加坡元,各占当年总收益的 89.5%、60.2%和49.0%。

可以看出,川控股的主营业务——土方工程,营收已停止增长甚至下滑,占总营收的比例更是一路下跌,从2013年的近九成跌至2015年度的不到五成。

与土方工程营收占比下滑相对应的,是一般建筑工程业务的营收逐年递增。2013年,川控股一般建筑工程业务营收为642.3万新加坡元,2014年升至 3675.7万新加坡元,2015年继续升至5068万新加坡元,分别占当年总营收的10.5%、39.8%和51%,占比持续上升。

根据欧睿的报告,预计2015年公营建筑需求将由2014年的历史高位下跌至140亿新加坡元。欧睿在报告中称,尽管土木工程行业公营项目的需求较大且不断增长,可部分抵消上述影响,但2015年土方工程营收仍然极可能略微下降。

此外,由于竞争激烈,加上新加坡政府采取降温措施稳定楼市,造成今年土地售价上升。而这可能会影响项目盈利能力,使开发商对新项目裹足不前,导致私营建筑需求放缓。

根据欧睿的报告,因为私营商住物业需求收缩,私营建筑大幅下降,2015年土方工程营收预计下降2.1%,由2014年逾195亿新加坡元降至2015年估计110亿-150亿新加坡元。

一方面,未来市场需求会下降,另一方面,川控股拿项目的能力也让人生疑。根据招股书,自今年1月起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川控股共取得17个土方工程及相关服务的新项目,合约总价值约2850万新加坡元,但同期并未取得一般建筑工程的新项目。

此外,该公司已参与29个土方工程及相关服务项目和8个一般工程建筑项目投标,但投标结果尚未公布。

根据以往的投标结果,截至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2月31日止三个年度, 川控股应邀入标的中标率分别为37%、39%及37%,表现还算稳定,但公开招标的中标率分别为29%、50%及13%,表现极不稳定。

这也给川控股未来的业绩带来不确定性,“我们无法保证将来成功通过招标程序或保持相近的中标率。”

高度依赖五大客户 股价易波动

3103.png

除了上述两大问题,川控股其实还存在其他风险。

土方工程相关项目一般持续3到12个月,一般建筑工程项目通常持续一到两年,这导致川控股的收益并非经常性,若无法持续获得新项目订单,将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川控股的收入按完成百分比确认入账,并每月按进度收账,如果项目延误将影响业绩表现。而人才短缺、用作挖掘的机器和物料短缺、分包商进度延误等因素均可能导致项目延误。

截至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2月31日止三个年度,五大供应商占总直接成本分别约为28.1%、20.8%及13.7%,同期五大分包商占直接陈本分别约为10.3%、16.8%及27.0%。

目前,川控股并未与供应商及分包商签订任何长期合同,这就给川控股的持续经营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如果未能与供应商或者分包商维持关系,或者双方就价格问题产生分歧,或对川控股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同期来自五大客户的收益分别约为2270万新加坡元、4200万新加坡元和5260万新加坡元,分别占当年总收益的37.0%、45.4%及 53.0%。其中,同期来自最大客户的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的11.1%、18.0%及23.3%。如果从五大客户之一所取得项目有任何减少,将对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因为新加坡建筑及制造劳动力有限且成本较高,川控股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业务高度依赖外籍工人,而新加坡存在熟练工人严重短缺的问题。智通财经获悉,川控股共有381名员工,其中19%为新加坡本地及永久居民,约30%为侨民,51%为外籍工人。

川控股的业绩会因外籍劳工的短缺及成本上涨而受到不利影响。新加坡人力部对外籍工人征收外劳税,而建筑业基础技术工人的外劳税将从今年7月起增至650新加坡元,自明年起增至700新加坡元,这将增加川控股的营运开支。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按招股价计算,川控股上市后的市值在5.9亿—8.8亿港元之间,这在主板中算是“小微企业”了,甚至连部分创业板公司市值都比不上。其流通市值更是只有1.475亿—2.2亿港元,价格低,盘子小,股价就很容易被资金带动,玩玩过山车也是可能的。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