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APL.US)造车靠谱吗?三个视角聊聊苹果造车这件事

总的来说,笔者在观察分析苹果造车的问题上相对更关注风险,但也绝非不看好苹果及其他科技巨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和发展。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第一电动汽车网”。

近期,苹果(AAPL.US)要造车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有媒体报道称,“Apple Car的问世,将会让汽车数字化,从‘小打小闹’的时代,一下子提升到颠覆性的level,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将会看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数字化汽车’”。

众多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几乎都是千篇一律,都认为“苹果汽车推出后,其他车企的机会将所剩无几”。为此,我们特意邀约毕业于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汽车制造专业,现就职于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有多年思考和观察的大牛作者“昨日少年”为您带来干货满满,不一样的分析和解读。

跌宕起伏2020年终于过去了,就在人们憧憬2021年的汽车市场可以重现荣景的时候,作为科技巨头的苹果公司率先曝出了要与现代汽车合作,在起亚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整车工厂生产自动驾驶汽车的消息,一时间引发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苹果造车并非是什么新鲜话题,早在2014年,苹果公司就开始了其自动驾驶汽车“泰坦(Titan)”项目,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七个年头。

然而无论媒体如何报道以及舆论如何猜测苹果造车这件事,苹果公司始终三缄其口,保持了近乎绝对的沉默。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苹果有义务向公众披露其公司运营的重大事项,然而笔者查阅了苹果公司2014到2020年的年度报告(Form 10-K),没有发现任何与造车项目有关的信息披露,因此苹果造车更显扑朔迷离。

就在1月17日,在接受福克斯新闻(Fox News)的电视专访时,库克表示“我们将继续制造全世界最好的产品,虽然不是最多的,但会是最好的。”主持人Chris Wallace随即问道“包括苹果汽车吗?”,库克的回答是“我不能对传言发表评论。”

主持人接着又说“你当然可以,你或许选择不这样做,但你是老板。”库克笑着回应道“是的,我选择不这样做。”这可以说是目前有关苹果汽车最新最权威的官方信息了。

由于缺少足够的官方权威信息作为实证,笔者只能透过媒体报导、行业经验以及常识来梳理有关苹果造车的点点滴滴,如同拼图游戏一样试图在纷乱的信息中寻找一定的逻辑线索。为此,笔者选取了三个视角,将从全景、进度和可能性三个方面来分析苹果造车。必须要强调的是,由于无法确认信息的真实性,笔者只能基于现有信息进行分析推演,仅供参考。

全景

苹果造车这件事的全景视角包含两个部分,一方面是苹果公司在造车方面的优劣势,另一方面是自动驾驶汽车行业的发展竞争格局。

要从全景视角分析,我们需要先回答四个有关苹果公司的基本问题。

图片

从对于上述问题的常识性回答来看,苹果公司已经在科技创新领域奠定了领先者的地位,是全球科技公司中的翘楚。也正因如此,公众对于苹果造车充满了期待,相信苹果汽车将延续苹果手机的市场成功,也会是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然而在造车这件事上,苹果公司的优势和劣势同样突出。

苹果作为全球现金最充足的公司之一,在研发投入上没有太多的担忧,一旦确定研发方向,苹果有充足的资金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这是苹果的优势。

但是,苹果在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方面缺乏积累,在没有整车平台的情况下很难取得商业上的成功。纵观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的行业格局,特斯拉(TSLA.US)已经奠定了其行业领先者的地位,并还在不断扩大与后来者之间的优势,而其他新势力公司也在积极追赶。

近期有新闻曝光了一系列据称是苹果汽车的专利文件,但仔细观察这些信息便可看出这些专利所涉及的技术主要是与操控和显示相关的人机接口设备(HID),这的确是苹果擅长的领域,可以为用户营造十足的未来科技感,但并非自动驾驶汽车的核心技术。

在这一新兴行业中,苹果恐怕很难提出颠覆性的创新方案,因而无法延续曾经降维打击手机行业的辉煌。因此,苹果汽车在未来能否比肩行业头部企业尚未可知,成为普通玩家甚至边缘玩家的风险也依旧存在,这就与公众的期待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图片

全球自动驾驶行业在当下又呈现怎样一片图景呢?在自动驾驶发展的技术路径方面,无论是占有先发优势的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汽车巨头,都普遍选择了由L2或L3作为交付用户的起点,持续积累用户数据,再逐步升级迭代的路径。特斯拉作为这一领域的领先者,已经发布了基于自研芯片基础上的L5级自动驾驶技术FSD,并计划年内交付使用。

蔚来汽车(NIO.US)也不甘示弱,在年初的蔚来日活动中发布了基于全新Aquila超感系统和Adam超算平台的自动驾驶技术NAD,同时更是宣称其运算能力超过了特斯拉的FSD。

小鹏(XPEV.US)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方面也是投入颇多,在已经交付L2级自动驾驶XPILOT 2.5的基础上,发布了后续L3、L4直至L5的XPILOT规划布局,在近期更是展示了在封闭道路环境下的自动导航辅助NGP。

而谷歌(GOOG.US)的自动驾驶项目Waymo则选择了相对冒险的策略,由L4起步,目前虽然在持续测试优化并小范围测试运营,但仍然没有公布量产商用的时间表和适用整车平台。

在这样的行业格局中,苹果汽车将如何定位呢?作为万众期待的科技创新巨头,苹果恐怕不会选择从L2级开始逐步升级迭代的一般路径,舆论普遍估计苹果的目标是直接实现L5级自动驾驶。这样的目标设定无疑充满了技术上的挑战,同时面对谷歌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经过12年的发展仍未大规模商业应用的这一事实,苹果必须要创新出一条全新的技术研发路线,才有可能实现这样的技术目标。

进度

透过梳理媒体报道的时间线,我们大致可以得到以下几点推论:

首先,苹果公司的确正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并且已经利用第三方平台进行测试,但寻求自主平台技术的可能性较小;

其次,苹果汽车项目的人员变动较为频繁,并在2016-2019年的大致时间段中进行过一定程度上的战略调整和裁员;

再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曝出涉及苹果造车的整车制造相关的企业有大众、麦格纳、以及最新的现代起亚,但都未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最后,目前预测苹果汽车最早的面世时间为2024年,比此前预测的2020年推迟了4年。就上述推论来看,苹果的汽车项目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仍然充满了诸多变数,显得并不十分乐观。

图片

这之中当然有苹果公司主动保密的因素,但横向对比其他的竞争对手的进度条,苹果汽车在项目开始七年后的今天也并不具优势。比如创立于2009年的谷歌自动驾驶汽车项目Waymo,在项目进展的七年内已经将Waymo作为独立的子公司运营,同时也已经发布了外形似水滴状的工程测试样车。

截至目前,Waymo在凤凰城运营了自动驾驶客运服务Waymo One,同时也在测试州际自动驾驶卡车货运服务Waymo Via。另外,Waymo也发布了许多技术细节,如光学雷达Laser Near HoneycombTM。同为硅谷的科技巨头公司,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进展情况明显快于苹果汽车。

但不论是苹果还是谷歌,非汽车行业的科技巨头公司在自动驾驶的研发上不得不面临一项重大的先天劣势,即缺乏整车平台,无法积累实际用户数据。

行业头部的特斯拉、蔚来、小鹏等电动汽车公司的自动驾驶技术可以通过用户的实际使用数据和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进行优化升级。随着整车交付量的不断增长,用户实际驾驶数据量将呈指数型增长,同时也将覆盖更多的使用场景。

相比之下,苹果和谷歌等公司只能通过少量的测试车辆线性的收集数据,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看,在系统鲁棒性(Robustness)和场景适应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疑虑。在这种情况下,苹果汽车与行业头部公司之间的技术差距将越来越大。

可能性

梳理了苹果汽车的发展时间线,又横向对比了谷歌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进度,我们不禁要问:苹果汽车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有哪些可能性呢?理论上,苹果汽车有三条不同的发展路径。

图片

首先,苹果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微电子架构和软件领域的优势,同时规避在车辆平台上的劣势,以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的身份成为行业供应链上的一环。百度的智能汽车业务就选择了这样一条路径,将自己打造成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据称已经与超过70家整车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其提供L3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这条路径的技术风险相对较小,但收益也十分有限。考虑到头部玩家普遍寻求自主掌握完整的自动驾驶技术,特斯拉甚至已经进入了自动驾驶芯片的研发领域,因此有意采购苹果自动驾驶系统的公司恐怕只有二流玩家,甚至是边缘玩家,市场占有率也很可能将处于中后段。

对于苹果公司科技巨头的企业形象而言,苹果自动驾驶技术或将成为一笔尴尬的负资产。第二条路径便是与特定的整车公司进行深度嵌套,双方各自发挥在自动驾驶和整车平台上的技术优势,合作开发全新的自动驾驶汽车。

近期发布的智能电动车品牌“智己汽车”就是阿里巴巴(09988)与上汽集团深度合作的产物。在这种路径条件下,科技巨头公司可以将资源优势投入到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中,同时借助合作公司的整车平台进行系统测试乃至用户数据收集,因而弥补了在整车平台上的劣势,而整车企业也利用科技巨头公司的品牌和智能系统开发能力,快速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是一种双赢的商业技术策略。

然而,由于自动驾驶技术需要依附于整车平台才能实现其商业价值,因此这样的合作很大程度上将由整车公司主导,某种程度上是传统汽车公司的转型。

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此类企业在与行业头部企业的竞争中并未显露出明显优势,因此如若苹果有意选择这条路径,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以及双方合作的具体方式将会是进一步关注的重点。最后一种路径就是独立开发完整的自动驾驶汽车,对于苹果而言,这或许才是“果粉”心中所期待的苹果汽车iCar。

不过这就需要苹果公司在整车开发方面大幅投入,在没有汽车生产基础的情况下,寻求代工生产也是重要的实现量产的方式。在完全自主掌握研发的情况下,苹果也可以对产品进行深度创新,将苹果品牌的高科技基因植入到苹果汽车中。

对比前两种路径,这种路径的天花板要更高,但风险也更大,目前涉足自动驾驶的科技巨头企业尚无人明确选择这条道路。因此,如果苹果打算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需要拿出真正行业领先的产品,才能符合公众的期待并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总结

总的来说,笔者在观察分析苹果造车的问题上相对更关注风险,但也绝非不看好苹果及其他科技巨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和发展。对于新兴的自动驾驶汽车行业,竞争者们为生存发展所做的一切探索和努力都在塑造着这个行业的未来,任何一条道路都有成功的可能。

对于苹果公司而言,自动驾驶汽车业务是企业未来重要的增长点,也是必须应对的挑战。对于苹果造车的后续发展,笔者也将持续观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分析。

(编辑:李均柃)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