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车企慌了?

作者: 智通编选 2020-12-07 20:47:34
全球芯片供应紧张的浪潮,已经波及汽车行业。

本文来自 微信公众号“芯师爷”,作者:kiki。

全球芯片供应紧张的浪潮,已经波及汽车行业。

12月4日,随着“南北大众”因为芯片供应短缺导致停产新闻被爆出,有关芯片供应的话题持续走热。

后续大众中国以及“南北大众”就此进行了官方回应,称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同时也明确表示“没有一些媒体写的那么夸张,并未全面停产”。12月7日,有媒体对超过20家国内汽车整车制造商和Tire1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事态或许并无想象中的那般悲观——超半数以上的厂家表示,芯片短缺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尚无影响。

但汽车行业似乎并未完全消除对芯片供应的担忧。

芯片供应不足已成定局

据央视财经报道称,上汽大众从 12 月 4 日开始停产,一汽大众从 12 月初起也将进入停产状态,而影响南北大众停产的主要原因就是:

芯片供应不足。

据了解,本次短缺的汽车芯片将导致ESP(电子稳定程序系统)和ECU(电子控制单元)即车载电脑两大模块无法生产,而大众汽车基本都有配备ESP和ECU产品,因此受到的影响最大。

据了解,ESP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组成;而MCU 则承担汽车执行 ECU模块的运算大脑 ;综合来看,本轮汽车缺的“芯”或与MCU和传感器供应有关。

图:燃油汽车与纯电动半导体应用占比

据一览众统计,在汽车应用中的半导体种类主要包括MCU、功率半导体(IGBT、MOSFET 等)、传感器及其他(AI芯片、图像芯片等)。其中在传统燃油汽车中,MCU 价值量占比最高,为23%。在纯电动汽车中,功率半导体的应用价值最高,为55%,MCU 占比仅次于功率半导体,为11%。

从11月底开始全球汽车芯片供应商就已经出现缺货信号——产品陆续抬价。

11月27日,恩智浦(NXPI.US)率先发布涨价函。恩智浦向客户表示,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恩智浦面临产品严重紧缺和原料成本增加的双重影响,决定全线调涨产品价格。

11月30日,日本半导体制造商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向客户发送了一封产品提价通知,提价生效日期为2021年1月1日。瑞萨电子是全球十大半导体芯片供应商之一,也是高级半导体解决方案的首选供应商。

两家汽车芯片巨头宣布抬价后,12月3日,再爆出全球MCU大缺货的消息。台湾五大厂,盛群、凌通、松翰、闳康、新唐等五大国内MCU厂同步涨价。同时,台湾晶圆厂发布声明:明年缺货到无法想象!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整条产业链产能吃紧的情况下,半导体晶圆制造、封装、元器件等多个环节开始涨价。在汽车半导体应用中占比逐渐上升的功率半导体行业目前平均涨幅已达5%-10%,部分产品涨幅更高。功率半导体在后续供应中是否会发生短缺也值得警惕。

国内车企缺芯将持续多久

全球ESP供应商主要有7家,分别是丰田(TM.US)旗下的爱信、专供日产的日立、专供本田(HMC.US)的日信、供韩系车型的万都。这4家基本只供应本集团的。另外都是德国厂家,包括博世、大陆汽车和采埃孚。博世几乎垄断国内市场,特别自主品牌,此外在奔驰、奥迪、卡迪拉克、别克里也比较常见。大陆汽车主要供应大众,宝马、PSA、奔驰,采埃孚主要供应美系车。

目前博世已经官方回应不缺货,这也是周末以来,部分国内车企宣布自家产品目前供货稳定的原因之一。

德国大陆集团12月7日则明确表示尽管芯片生产商已通过扩大产能来应对近期突增的需求,但市场所需的额外供应量将需要6-9个月才能实现,因此潜在的供应瓶颈可能会持续到2021年。

此外,考虑到海外的公共卫生事件仍具备很大不确定性,占据全球汽车芯片市场的半壁江山的恩智浦、德州仪器(TXN.US)、英飞凌、瑞萨和意法半导体(STM.US)等芯片厂商,仍有受到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而停工停产的可能性。因此,汽车芯片产能吃紧的情况,短期内仍很难得到完全缓解。

最缺或是中国芯

最近这一波芯片缺货潮并不仅是影响汽车领域,整体芯片领域都有供需失衡,涨价缺货的情况。但汽车领域的缺芯特别引人注目,一是可能波及的范围极广,临近年末,国内汽车销售迎来旺季,但如果缺芯的问题在年内无法缓解,以国内15%的汽车产能受影响和中国去年近2700万辆的汽车产能来估算:一旦芯片断供,将会有400万辆左右的汽车产能受影响;二是国内汽车生产极度依赖国外芯片

来源:搜狐汽车研究室

按照搜狐汽车研究室数据表明,2019年中全球汽车芯片市场份额63%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具体到中国市场,将汽车芯片简单地分为前装芯片和后装芯片的话,国内车企前装芯片超过95%是进口的,后装芯片进口也超过了80%,基本靠国外供给,整体国产自主汽车芯片规模占比不足10%,并不能实现安全自主可控。

一旦因为公共卫生事件,海外芯片出现供应不足乃至于断供的情况,我国整个汽车市场都不可避免遭遇一记重创,对芯片最为依赖的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甚至很可能停滞不前。

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从更深层面分析此轮汽车“芯片危机”爆发的核心原因:

“中国核心零部件过去太依赖国外了。”

不过从这场“汽车芯片断供”风波中,也有车企能暂时置身事外,如国内车企比亚迪(01211),比亚迪已经掌握了新能源电池、芯片等方面的一整套产业链,因此并未受到全球芯片短缺的影响。比亚迪12月7日官宣表示其“不仅可以充分自给,还有余量外供”。

比亚迪对“缺芯”的轻松应对,或许能给国内汽车供应链和半导体企业一些启发。

(编辑:马火敏)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