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美元下半年“躺倒”,大类资产将如何表现?

作者: 万得资讯 2020-07-20 16:15:18
那么,如果弱美元真的在下半年如期而至,各类资产会如何表现?

本文来自万得资讯。

美元指数前段时间经历较大的跌幅,全球股市经历了数月的“岁月静好”。倘若美元在下半年直接“躺倒”,该如何投资?

投资组合经理Bryce Coward认为,种种迹象表示,在美元指数要走强不易,继续贬值的可能性极大:

首先,2020年,美国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可能会达到15%至17%的新纪录。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与美元水平高度相关,因为预算赤字扩大常常导致货币疲软。

其次,美联储近期表示暗示,提高利率的最早日程预计是2023年。美联储可能还将采取前瞻性指导、收益率曲线控制和更持久的量化宽松计划等形式进一步放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些政策措施是有利于美元继续贬值的。

弱美元的前提已经具备,问题是相对于哪一种货币会比较“弱”。

Bryce Coward 认为,如果美元在下半年继续走弱,主要是相对欧元而言的。美联储基金利率和欧洲央行存款利率之间的利差,不再支持美元相对欧元走强。因为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这一利差已从2.75%降至0.75%。

其次,美联储在应对卫生事件危机时,“印钞”规模似乎比欧央行大多了。也就是说,美元的供应量大于欧元的供应量,这样动态调整结果是,美元走弱,欧元相对走强。

最后,美国的失业率已经快速与欧盟区的失业率靠拢。历史上,只要美国的失业率与欧盟失业率之差缩小,通常会发生欧元兑美元走升。

那么,如果弱美元真的在下半年如期而至,各类资产会如何表现?

Bryce Coward在最近的报告中写到,在弱美元的前提下,投资者减持最多的权益类资产,比如价值股、小盘股和新兴市场股市,往往在美元下跌的环境中表现最好;且硬资产表现优于股票 ;信贷表现优于股票。

具体来讲,在弱美元的设定下,各类资产表现有10个比较显著的特征:

一、周期股通常表现优于防御股。

美元走弱往往与通胀预期上升和名义GDP快速增长有关。经营杠杆率高的公司(即那些能够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增加收入的公司)在名义经济增长率上升,或将较高的投入成本转嫁给终端客户时,利润率会不断提高。材料行业显著的例子,工业制造行业也与之类似。与之相对的,公用事业和科技行业公司的运营杠杆水平则通常要低得多。共用事业是因为缺乏定价权,而科技行业是因为固定资产水平较低。

不过,日常消费品部门(传统的防御板块)和非必需消费品部门(一个更具周期性的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外,因为在美元下跌(通胀预期上升)时期,日常消费品板块的公司往往比非必需消费品公司拥有更大的定价权,因此运营杠杆率更高,因为它们出售的产品的替代性较低。

二、美元下跌,通常对应价值股表现优于成长股。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金融业通常与“价值”相关。在之前美元大幅走弱的时期,金融股相对而言表现良好,部分原因是收益率曲线趋于陡峭,更陡峭的收益率曲线有利于银行盈利。

然而,在一个金融抑制和收益率曲线控制的世界里,收益率曲线可能根本不太可能变陡,从而导致银行整体盈利能力受损。日本和欧洲的银行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三、小盘股表现将优于大盘股。

对于美股而言,小盘股指数预计跑赢标普500指数。小型股的周期性也高于大型股,而且往往具有显著的内在经营杠杆作用。在美元疲弱的环境下,降低资本上限规模是有意义的,无论是增加对小盘股指数的配置,还是用资本加权敞口代替同等加权敞口。后者的一个好处是,实际上可以改善一个投资组合的风险状况。

四、非美股市表现优于美股。

由于与美国大盘股的构成差异,非美股票从上述类似的动态中获益。同时,非美股市还受益于美元下跌和本币上涨。

五、新兴市场股市表现优于发达市场股市。

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是以顺周期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与美国经济周期是“负相关的”。这是因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往往更高,经常有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意味着它们需要从国外引进资本),承担的债务通常以美元或其他货币计价,不能通过印钞将债务货币化。而且,新兴市场国家大多生产大宗商品,能够在弱美元背景下赚取更多的收入。

六、在新兴市场中,顺周期性最强的国家资产(即通胀率和国际收支逆差较高的国家)往往在美元下跌时期表现最好。

七、贵金属和实物资产表现优于股票。

贵金属或TIPS(美国国债通胀保值证券)在美元贬值期表现优异,这几乎不需要进一步解释。然而,重要的是不是所有商品表现都优于股票。例如,无论美元走向如何,软商品的表现基本上都逊于美国大盘股。

八、信用资产表现优于股票。

从某种程度上说,通胀带来的收入增加使企业偿债更容易,信贷受益于美元疲软。

九、高收益信贷高于投资级信贷,即垃圾债收益高于可投资级债券。

(编辑:郭璇)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