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统计处:第三季国际收支赤字598亿港元

作者: 智通财经 郭璇 2019-12-20 17:18:54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政府今日(2019年12月20日)发布二零一九年第三季香港国际收支平衡及国际投资头寸统计。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政府今日(2019年12月20日)发布二零一九年第三季香港国际收支平衡及国际投资头寸统计,包括香港国际收支平衡及国际投资头寸的初步统计数字和同期香港对外债务的初步统计数字。

I. 国际收支平衡

香港于二零一九年第三季国际收支赤字为598亿港元(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为8.3%),而第二季国际收支则盈余283亿港元(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为4.1%)。储备资产相应地于二零一九年第三季减少同等数额(598亿港元)。

经常账户

第三季的经常账户数值为744亿港元盈余(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0.3%)。这体现了目前香港的情况依旧是储蓄多于投资,倾向于累积对外金融资产(例如股本证券或债务证券),在环球金融波动时提供缓冲。与二零一八年第三季的480亿元的经常账户盈余(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为6.6%)相比,今年同季盈余增加主要是由于货物贸易赤字减少,而服务贸易盈余减少和初次收入净流入减少则抵销了部分经常账户盈余的增幅。

货物贸易赤字由二零一八年第三季的517亿港元减少至二零一九年同季的3亿港元。同期,服务贸易盈余由二零一八年第三季的632亿港元减少至二零一九年同季的389亿港元。二零一九年第三季的初次收入流入和流出分别为4,400亿港元和3,987亿港元,从而产生413亿元净流入,而二零一八年同季则为423亿港元净流入。

金融账户

第三季属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资产为1,635亿港元的整体净流出(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为22.6%),而第二季的则为381亿元的整体净流出(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为5.5%)。由于外汇基金的资金调拨安排,本季外汇基金存放本地银行的外币存款增加631亿港元,这使本地银行的其他投资资产也有相应的增幅。如果不考虑这项因素,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资产为1,004亿港元的整体净流出,这主要是因为证券投资净流出。

二零一九年第三季储备资产减少598亿港元,而二零一九年第二季则增加283亿港元。

II. 国际投资头寸

在二零一九年第三季季末,香港的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总值均处于很高的水平,分别为424,954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4.7倍)和313,238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0.8倍),这是其作为重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常态。

在二零一九年第三季季末,从对外金融资产扣除对外金融负债后,香港的对外金融资产净值达111,716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3.9倍),而二零一九年第二季季末则为112,020亿港元(这也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3.9倍)。香港的对外金融资产净值与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可以算是全球最大(之一),为香港经济面对突如其来的外来冲击发挥强大的缓冲作用。

III. 对外债务

在二零一九年第三季季末,香港的对外债务总额为129,143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4.5倍)。与二零一九年第二季季末的127,603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4.4倍)比较,对外债务总额增加1,540亿港元,主要是由于其他类的对外债务和直接投资的债务负债(公司间借贷)增加所致。

作为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之一,香港有显著数额的对外债务源于本地银行界,透过日常的银行业务而产生。在二零一九年第三季季末,来自银行界的对外债务,占整体债务的60.6%。其他的对外债务主要包括其他行业的对外债务(23.2%)和直接投资的债务负债(公司间借贷)(16.0%)。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