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喊话支持回A 两类优质企业成候选

创新企业上市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体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高度吻合。

5月11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9年年会暨第二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上,以《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夯实有活力、有韧性资本市场的基础》为主题,就市场监管、探索创新退市方式等话题发表讲话。

谈及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议题时,易会满表示,要坚持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杜绝病从口入。继续保持IPO常态化,坚持竞争中性,不唯所有制,不唯大小,不唯行业,只唯优劣,切实做到好中选优,支持优质企业回归A股。

近年,监管者致力于提高A股上市公司质量。一方面,积极完善退市制度,另一方面鼓励优质企业回归A股。早在去年3月,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就曾指出,对于新经济企业回归A股的相关政策将有所调整。

优质企业进驻促产业结构优化

在今年以来,鼓励优质创新型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的呼声则愈加强烈。除国内市场在政策和财力方面对优质企业上市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外,各省市对于吸引优质企业上市也做出了积极努力。

众所周知,目前许多行业龙头如腾讯、阿里、恒大等创新型企业均在香港、美国两地上市。上市以来,该类企业保持着持续的业绩高增长,并以高分红回馈于股东。然而,因这些不可多得的中国优质企业在境外上市,许多国内的投资者未能分享到其高速发展成果。

而如今中国资本市场对于优质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回归上市采取了更加开放和欢迎的态度,迎来国内创新型企业的“政策蜜月期”。对此,长城证券在其研报中表示,短期来看,“四新”行业上市条件优化更多释放出支持相关行业发展的政策信号,对于“独角兽”相关概念股有所利好。与此同时,优质企业的上市将促进成长股形成优胜劣汰,提高高质量成长股的比例。

据长城证券研究表示,从长期来看,IPO制度改革有助于规范A股市场。随着更多优质企业的进驻,A股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有望持续提升,从而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对 A 股市场形成长期利好。

除此之外,其还表示,新股发行制度的完善也有助于优化A股市场的投资环境,推动市场向更加成熟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创新企业上市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体现,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高度吻合。

中金公司曾做过一项测算,若在未来3到5年内有30%~50%的优质海外中资股在境内上市,粗略估算每年形成的新融资需求将在1000亿~3000亿元左右。

两类主要候选者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自去年11月份以来,便已有7家中概股公司通过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据了解,这些中概股公司主要以新经济公司为主,而适合回归A股的优质中概股,主要有两类:

1. 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白马中概股。BATJ、小米、恒大等这类巨型优质龙头来说,公司业务已十分成熟,投资风险低。对于这类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蓝筹类企业,投资者往往将其视为“现金奶牛”,这类企业市值往往都超过了2000亿,是备受市场期待的一类标的。

2. 另一类企业则是相较上类企业来说起步更晚、规模不大,但具有一定用户基础和美誉度的新兴企业。虽然此类企业存在的风险相对更高,但市场对其具备了很高的成长预期。

这类企业则往往离不开新经济领域,对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这类市场认可度高、掌握核心技术的战略性新兴行业来说则更为集中。这类企业往往处于热门概念行业中,同时也符合了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

对于优质企业回归A股市场,川财证券研究所金融产品团队负责人杨欧雯表示,中概股通过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监管层采取同境内企业并购同类标准。不设额外门槛,将保持中概股回归渠道通畅。与此同时,近期并购重组相关的审核政策也正变得更加宽松。

此次,易会满所提出的“支持优质企业回归A股”、“坚持竞争中性”则更具针对性。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表示,过去由于风险控制的需要,以及部分制度的原因,A股市场IPO的竞争存在竞争非中性。而此次“竞争中性”的提出,做到只唯优劣,将有助于提升市场在资金资源分配中的话语权,也有利于筛选出真正有投资价值的优质企业。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