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之下,岂有基本面可言?

一个“优先审评药物”激起近9亿港元成交量并非“妖股作祟”,何况这是牛市!

第二批“带量采购”墨迹劲起之际,生物科技板块却貌似要在牛市中杀回马枪了。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清明刚过,港股生技板块接起5G大旗,秒杀了原本以为要暴涨的化工板块。截止4月8日收盘,生技板块大涨15.33%,而化工仅涨2个点。细看成分股,全靠曾经的大牛股金斯瑞(01548)兜底。要知道,该股一日之内最高飙升至19.46港元,约27个点,创去年8月份以来的新高。

股价猛不猛先不说,起码又让雪球上的狂热投资者们再次“扬眉吐气”了一回:“伟大的曙光”;“都卖了别的医药股,来买小金了”;“要不要先上20,求主力盟军成全”……

image.png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而引发雪球上呼声一片的原因,则是一条4月4日夜间发布的公告。

公告称,与杨森起共同开发、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药物JNJ-4528,已获欧洲药品管理局以“优先审评药物”(PRIME)认定。JNJ-4528是杨森正在开发的一款B细胞成熟抗原(BCMA)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此前被称为LCAR-B38M。PRIME项目重点关注相较现有治疗手段具有显着优势的药物或能够使目前无可选治疗方案的患者受益的药物。

一个“优先审评药物”便能激起如此大水花?这或许我们可以先从审批机制上来分析分析。

1992年,FDA创建了标准审评和优先审评,若药物只要满足“在治疗、预防或诊断上增加有效性;能消除或显着降低使用药物造成的的副作用;提高患者依从性,可改善严重后果;对新亚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等门槛,便能获得优先审评认证。千万别小看这一资格,因为标准审评周期约为10个月,优先审评周期约为6个月,将审评时间缩短4个月。

智通财经APP换句直白的话,“能比同类项目早4个开始做后续试验,若后期临床顺利,便有可能优先近一年完成上市,并且在该认证之下,企业是有望减免税收,享有拥有7年市场独占期的权限的。”在特色机制和利益驱动下,这也成越来越多的国内实力企业喜欢去美国、欧洲做临床、审批的原因之一。拿到就已经算是实力的一种体现了。

再来说说JNJ-4528本身,该项目以前称为LCAR-B38M,于2017年12月与杨森达成的合作。当时按合同,杨森向金斯瑞支付3.5亿美元首付款以及后续里程碑付款,二者将在美国合作建立基地,在欧洲成立CAR-T研发和生产机构,建设国内GMP生产线。从某种意义上,杨森做为战略方,出钱保证投入是应该的,何况生物医药公司最烧钱的部分就是研发。二者最后在大中华市场是要三七分账的,金斯瑞占7成收益。

这也是杨森为什么心甘情愿地花3.5亿美元投金斯瑞的原因。况且,CAR-T疗法市场大的让人“垂涎欲滴”,比如就单单一个多发性骨髓瘤,美国本土市场规模约为87亿美金,全球市场规模高达140亿美金,预计到2020年将高达290亿美金。

当然,你也许会警惕金斯瑞的基本面。毕竟,2018年其业绩有一定波动。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2018财年,该公司收益增长51.4%至约2.31亿美元;利润减少23%至约2075.9万美元,经调整纯利减少0.7%至约2960万美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减少18.8%至2121.6万美元。

净利润呈现走低,但其核心业务均在处于增长状态。如生物科学服务及产品;生物制剂开发服务;工业合成生物产品,及细胞疗法产生的收入分别约为1.41亿美元、2070万美元、1770万美元及5160万美元,分别占总收益约61%、9%、7.7%及22.3%。较同期分别上涨了29.1%、55.6%、50%、182%。

所以净利润下滑并能完全掩盖业务端增长的光环,这个“波动”的锅还得归研发背,因为2018年,金斯瑞研发开支由2017年的1810万美元增至当前的7410万美元,上涨高达309.4%。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大抵就是如此。

因此,一个“优先审评药物”激起近9亿港元成交量并非“妖股作祟”,何况牛市中谁还在乎基本面!(田宇轩/文)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