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临江:买港股 投资科学家

技术类科学家创办的企业,给投资者更多的选择。

wKgBEFqy51aAa-c0AAlGlETC3_E25.jpg

“回来变成亿万富翁,不回来或就在美国刷试管”,有段子这样形容近期的中国。

全世界国家都在抢人,抢什么人?当然是有能力、有真本事的科学家。“中国如此招揽国外高端人才,几乎挖遍了欧美国家的墙角,美国完全是在帮助中国培养人才。”有美国学者发表感叹。

《华盛顿邮报》就曾发文称,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走向中国,在这里建立实验室,进行研究。中国给出的待遇是很多科研人员无法拒绝的,丰厚的签约金、有保障的科研经费、充足的技术人员、大量的科研机会,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008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 千人计划的组织领导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负责千人计划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如今“千人计划”政策实行多年以来,中国内地引进的科学家数量已经多达上万名。

美国在科学领域统治了数十年之后,中国的科学研究目前正在崛起,吸引着越来越多科学家(包括外国人)离开美国来到中国。同样,越来越多的中国的科学家,也正在在从国外回到中国,这里有着新的科学机遇。

密苏里科技大学的中国科学事务专家阿兰娜·科罗利科夫斯基说:“人们谈论中国科学的方式似乎出现大变样。”许多外国观察人士以前看不起中国,如今对中国政策所取得的成就惊叹。科技发展是中国大雄心的一小部分。

《华盛顿邮报》曾写道,相比美国或欧洲,中国花费更多的资金修建基础设施,中产阶层急剧扩大——使移居中国更具吸引力。

上市公司造就“科学家群体”

2007年底,阎大鹏从美国回国创业,创立了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如今总市值超200亿人民币,也成为内地A股创业板的科技创新榜样。

药明生物(02269)在香港挂牌的第一天,外资机构就疯狂扫货捞筹码。两年多过去了,药明生物的股价在香港飙升了四倍多,而市值也曾超过千亿港元。偏偏很多投资者看不懂当时还没赚钱的药明,怎么从美国市场摘牌后就分拆上了港股,就给出这么高的估值呢?

如今随着药明生物的最新财报公布,不少投资者后悔的眼力错过了一只大牛股,药明集团市值算下来,已经远远大于当初的美股价值。

因为再牛的华裔科学家,当在美国触及“事业天花板”后,恐怕都会想到回中国发展的机遇。互联网已经造就了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超级跨国企业,技术型人才也需要一份沃土培育浇灌,才能长成大树。

药明集团是海归创业的典型,公司创始人之一李革北大毕业后赴美深造,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历,2000年回国创业,公司2007年上市。

“千人计划”学者丁照中1983年兰大化学专业毕业,也是随后去美国深造,并在美国多个药企担任过高管,2010年回国加入药明康德。

相对互联网行业来说,生物医药领域创业门槛较高,互联网公司可能一年之内依靠商业模式崛起,但医药行业研发药需要时间积累,还需要监管部门认证,都需要时间检验。

香港最近上市的带B字头的股,就是现阶段亏损还未盈利的生物科技类企业。这里面有未来的黄金股,但也有一些风险。投资企业,选对人和产品就很关键了。

俞德超,中国科学院分子遗传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全球肿瘤病毒疗法的主要创始人之一,61项专利(包括38项美国专利)的发明人。当年也是美国著名生物制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回国后曾一度加入成都康弘制药在A股上市,其发明和开发的眼科药物,至今还是A股康弘的主销产品。

当港股的信达生物-B(01801)挂牌的时候,投资者突然发现,俞博士原来开始了自己创业。

去年在香港挂牌的信达生物股价果然不负众望,上市半年股价已经飙升2倍,其中一个抗癌产品信迪利单抗已经上市在医院销售外,未来还有20个新药品种的产品链让投资者充满无限希望。

虽然这类港股现阶段的财报大多亏损严重,但是你需要看到未来多年的成长性,药明生物已经给出了先例。再比如信达公司就已组建了一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生物药开发、产业化人才团队,包括100多位海归专家。公司立足自主创新的产品与美国礼来制药集团达成了两次总金额超过15亿美元的全面战略合作,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

港股的B字头股 未来不简单

即将登场的埃博拉病毒疫苗第一股“康希诺生物-B(06185)”,还在暗盘交易,就已经被场外投资者哄抬股价超过30%,说明场外资金已经非常看好这类科技前景。

1553676025500275.jpg

康希诺生物首席科学家朱涛,领导研发了重组埃博拉疫苗。公司的全球创新疫苗Ad5-EBOV是中国第一种获批准的埃博拉病毒疫苗,并获批准作应急使用及国家储备。与跨国企业的竞争产品相比,康希诺生物的Ad5-EBOV展示出更佳的稳定性且不需要超低温储存条件。

300.jpg

当买“科学家股”成为市场的时尚的时候,代表中国的经济转型加快,而投资者的专业素养越来越高,对上市公司的品味也越来越高端大气上档次。

相比以前港股的传统产业(房地产、老牌金融、原材料等等),原来香港市场的投资者思维也在转型:没多少科技含量的企业,市场关注的热情越来越低,给出的估值也越来越低,投资者必须适应市场环境。不难想象内地A股的科创板出来,应该与香港市场比翼双飞。

不知道各位看客注意没有,香港的恒指公司前些年专门设立了两大指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与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而港交所更是将大量内地优质的科技型企业邀入加盟香港市场,还专门设置了一个“B”字头股,即是现阶段不赚钱的生物医药企业。

其实某些时候,投资多少也带有“风投”的味道,但你选择“高层次”的风投,至少成功的几率要大得多。现阶段,AH大量“科学家股”的上市,尤其是技术类科学家创办的企业,就给了投资者更多的选择。

以留学人才为主体的海外人才是中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建国之初,以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吴文俊等杰出科学家为代表的海外留学人才回到祖国,为发展新中国的工业、科研、教育和国防建设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

“照目前的趋势,中国可能很快超过美国,我们将失去曾使我们成为世界最强经济体的竞争优势。”美国参议员比尔·尼尔森在一次国会听证会上表示。

免责申明:文章只提供股友讨论,不得构成投资建议,笔者不持有上述任何港股。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