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港股实录︱石四药集团(02005)王宪军:精耕细作拓宽市场,提质提量回报投资者

石四药荣获”2018金港股最具价值医药及医疗股公司”、“2018年金港股最佳港股通公司”双料大奖,扩市场,稳增长,高回报,值得关注。

2019年1月16日,由国内领先的港美股资讯门户智通财经和同花顺财经共同主办,雪球、云锋金融协办,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全程支持,股查查独家数据支持,艾德证券、华大证券战略支持的“2018金港股年度颁奖盛典暨港股上市公司路演”上,石四药集团有限公司(02005)荣获“2018年金港股最具价值医药及医疗股公司”、“2018年金港股最佳港股通公司”双料大奖。

斩获大奖之余,石四药执行董事王宪军就公司发展现状、战略与现场投资者做了零距离面对面沟通。

image.png

以下为王宪军路演实录:

谢谢智通财经给我们提供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谢谢大家今天的参与。

我今天的提到的数字相对少一些,可以多讲一些我们公司发展状况,大家相对轻松一些。

石四药集团2005年香港上市,02005是我们花了100万港币,捐给公益金买的号码。现在我们公司的市值是大约180亿,在香港医药板块,去年和前年的表现,市值百亿以上公司里连续两年都是第二名。可以说,从基本面上跑上来的,我们连续两年第一。

现在我们公司是摩根斯坦利中国企业指数成分股之一,也是香港恒生综合小型指数成分股之一。

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下面把整个行业的情况和公司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主要是做大输液,大输液占整个产品90%以上,现在在这个行业里第二名,第一名是四川科伦,也是我们的主要股东,在A股上市。

从行业角度看,中国整个产量100亿瓶(袋)。输液分好几种形式,最早是玻璃瓶,再后来是塑料瓶、软袋,软袋是国际上最流行的包装形式,再后来有直立软袋。超过90%在国内销售。中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大输液生产国和消费国,这个消费大概占全球40%左右。在人均销量上,位居全球前列。这是由我国用药习惯、药品发展历史、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各种综合因素带来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人均消费输液量,还会在前面。因为环保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食品污染、药品污染、水污染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输液量还是会在比较高的状态。

整个行业经过整合,增长速度缓下来。一方面滥用输液比例减少,原来感冒发烧也输液,现在都知道感冒发烧尽量不输液。另外,老龄化社会到了,真真正正需要在临床上用输液的比例在增加。综合下来看,整个输液销售额的增长速度,每年3%到5%,低过医药行业13%的水平。3%-5%的增长速度和中国三甲医院病床数的增加比率相当。

行业集中度、进入壁垒增高,优势显著

中国的输液和世界先进国家的输液比,有两大差距。

第一,包装形式上的差距。在美国90%的输液都是用软袋包装,因为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输液里的液体跟外界完全不接触,是很安全闭环的。而玻璃瓶有两次对药品污染的机会,因为买来的玻璃瓶要清洗,可能清洗剂没有清洗干净,就是一次污染机会,第二次是使用时需要导管将空气导入瓶子才能使液体流出来,医院不干净的空气就有机会污染液体。塑瓶在生产过程中是买来的聚丙烯颗粒直接吹瓶,然后罐液体封口,不会对液体造成污染,但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让空气进去,否则形成真空也流不进来。软袋生产过程中完全封闭,使用过程中靠外面的压力可以把袋子压缩下来。完全输完,两边的膜贴在一起,这是最安全的输液模式。在欧洲大概60%是软袋包装。中国的软袋包装就20%多,加上直立软袋不过40%。

第二是输液品种,中国大概200多个,外国300多个。在这个方向上看,我们的品种还是比外国少很多的。

这两个差距也正是这个行业往前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来的发展方向就在这两块进行。

中国的输液行业,经过了漫漫十年寒冬,2007年时全国有423家输液企业,每一个地区都有输液公司。经过一系列行业竞争,现在的集中度大幅提升,主要有两项因素。

一是市场竞争因素。因为厂家太多,产能严重过剩。一些中小企业慢慢被市场竞争淘汰掉了,玻璃瓶被塑瓶替代,塑瓶又被软袋替代,替代过程中一些小企业纷纷离开。

二是政策因素。2012年国家开始限制抗生素使用,很多抗生素是通过输液进入到体内,没有抗生素以后输液用得也少了。再后来是新版GMP强制实施,2013年1月1号要求所有注射剂都要按照新版GMP生产。很多小企业本来也不赚钱,这时候要花很多钱改造,就不改造了,又走掉一批。2015年门诊限制输液,现在二甲级医院以上门诊都不让输液了,避免输液滥用。还有各种招标政策因素。

十年下来,从423家企业到现在真正开工的企业不超过30家,赚钱的企业不超过10家。整合度非常集中,四川科伦,我们,北京双鹤加起来七成的市场份额。这个整合是非常清楚的状态。行业竞争恢复理性,产品价格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提升,现在还是提升的过程。

目前竞争到这个状态下,新的投资者是不敢来的,一是生产规模的问题,如果公司产能不够6个亿的瓶或者袋,赚不到钱。现有的公司扩张也比较审慎。整个行业的增长基本上都在我们公司,我们公司又在扩产能又在优化产品结构。

五大优势助力石四药拔得行业头筹

我们是整个行业整合的最大受益者。在整个行业里,我们发展最快。可能十年前数十个都不到我们,现在我们是行业第二大生产企业,高端产品非PVC软袋产量是全国第一,毛利率名列前茅。

为什么我们这十年能脱颖而出?主要有几个同行不能复制的优势所在。1.最具规模效益;2.装备最先进,全自动化生产;3.拥有多项专利和专有技术;4.非PVC软袋产品占比最高,包装结构我们最优;5.产品毛利率全国领先。

1. 最具规模效益。我们18亿产能都在石家庄生产,现在19条生产线,18亿产能。去年在11月份时刚刚完成了一条生产线认证,已经投入生产。现在年产18亿瓶/袋。这也是全球最大的输液工厂。我们还正在建设一条超大容量的软底输液生产线,今年一季度可以完成,下半年也可以投入生产。

规模带来的优势:(1)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的议价优势;(2)保证产品质量的控制一致;(3)可采用大规模高效率生产及节能设施;(4)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1)议价优势比较好理解,质量控制一致方面,若一个公司全国有多个工厂,每一个工厂质量控制的尺度把握不容易完全一样,有一个工厂出了问题,可能带来整个公司的信誉受到伤害,我们的质量绝对是一致性的。

(2)高效的生产设施,比如制水工序,我们是从美国进口的设备,一小时可以制23吨绝对纯水,和中国一小时6吨水的设备能耗和人工完全一样,我们能耗和人工就是同行的1/6。为什么国内同行不用那么大的机器?因为用不了,没有那么大的产能。节能设施也一样,我们从德国进口的比这个房间还大的节能设施,可以把50度的水回收到25度。从50度到25度,能源就回收回来了。其他同行都做不到这一点,因为量不够大。节能和环保水平世界领先,低效能源都能收回来,这也是同行不能复制的。

(3)管理效率的提高可以理解,在一个工厂生产,一个批号的产量可以比小公司的大很多,而质量检验是按批次进行的,每袋摊分的化验费就少。有16个工厂就要16个化验部门,每一个部门都需要高端的检测仪器等等。这些费用肯定比我单一工厂的多很多。我们一个总经理就够了,他们要16个总经理,管理效率上明显提高。单一工厂的规模效益是别人没有办法复制的。

2. 装备最先进,全自动化生产。配液中心,我们是从瑞士进口的,一个配液中心可以带8条生产线,同行们一般都是一个配液中心对一条生产线,我们全自动操作,从上料到液体配置,两个人纯电脑操作。这一个配液中心,两个人顶同行16个人,这是高效的生产设施。我们实现了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入库的全过程自动化,自动化程度是全球最高的,曾经有欧美的同行看过我们工厂,他们都赞叹我们的自动化水平比他们高。

3. 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大输液质量控制体系是一整包的专利和专有技术的组合。这是按照欧美标准和美国FDA标准设计的。它从包材生产到药品生产到入库到送到客户手里全过程的质量管控体系。这是非常优势别人没有办法模仿的集成是系统。2017年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很多成本在这方面实现。

专有技术方面举两个例子,瓶环一体化、负离子风清洗专有技术。输液瓶的尾端上有一个环,用于吊到输液挂钩上。同行包括我们以前也都是先做瓶再做环再瓶环焊在一起。现在,我们吹模具时把瓶和环一块儿吹出来了。光这一项比别人一个瓶省了几分钱。一瓶塑瓶输液卖不到1块钱,几分钱就是几个百分点的毛利。负离子风清洗,我们是规模原因,吹出的瓶量和生产线包装量完全匹配,所以吹出的瓶子及时全部进入洗灌封工序。同行们要先用蒸馏水清洗,再用干净的风清洗,我们省掉了蒸馏水清洗,直接用负离子风清洗。吹出来的瓶子可能里面带有微粒,带正电荷,可通过负离子风可以把这个粒子吸走。就这两个技术就比别人一瓶省一两毛钱。

还有我们的国内独家外用水和能源双回路回收系统。国内同行都是单回路的,因为用不到低能效回收系统。

4. 非PVC软袋产品结构问题,包装结构我们有最优的产品结构优势。非PVC软袋是先进国家最通用的包装形式,美国占90%,我们总产能达到8亿袋,全国一共就20亿袋的水平。非PVC软袋、直立袋、塑瓶和玻璃瓶各种包装形式产品生产我们都有,而软袋和直立软袋销售比达到65%,和欧洲同行处于同一水平。

5. 产品毛利率全国领先。正因为我们有了这么多优势,再加上管理优势,使得我们的毛利率达到6成多,整个集团上半年63,纯利率达到21点多。看到毛利率情况,我们跟国内搞高价值药品公司的毛利率比一点都不输。这是我们精细管理和规模带来的优势。

市场占有稳步提升,多管齐下未来发展可期

五年前石四药是华北市场主导者,在河北、河南、山西、辽宁、北京,800公里以内都卖掉。3年前开始在全国布局,现在在全国一年销售过亿元的省份有14个,形成了全国的市场区域。我们同时也是大输液行业最大的出口企业,一年上亿,连着几年都是30%的增长速度。世界卫生组织要从中国采购输液,肯定跑到我们公司。世界卫生组织有时候给南美、南非做输液调配,都是从我们这边采购产品。

对于未来发展的展望:1.行业格局未来变化不大,是出清状态,小企业不会再来,大企业各有各的路子发展;2.产品售价稳中趋升,因为竞争减弱,原料药涨价,我们的价格也会配合原料药的涨价慢慢提升;3.注射产品一致性评价政策可能实施;4.综合看我们仍是行业内增速最快的公司。

第一、聚焦到我们公司,我们继续拓宽市场,精耕细作。现在市场上主要是在三甲医院,二甲级医院还有低端市场还没有占,将来会在市场精耕细作,把二甲、三甲铺得更到位,使我们产能提升。继续稳步拓宽市场,提升产量,2018年产量超14亿瓶(袋),今年希望16.2亿。

另外是优化产品结构,继续增加非PVC标准软袋占比。非PVC代表最高端的包装形式,毛利最高的产品。根据医院的需要,我们开始生产手术室专用软包输液产品。就是在无菌生产状态下把外包再包一层,这样在使用时就把外袋子撕开放进去手术室,大大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效率也提高很多。这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去年11月份开始正式生产,是今年大输液的主要增量。

第二是透析液和灌注冲洗液。市场方面,现在做微创手术的越来越多,这样要用大量灌注冲洗液,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但这个是大袋,2000毫升、3000毫升的,需求量非常大。

比如腹膜透析,在家里就可以做,也比较便宜,在一二线大城市,现在市场也有30多亿。根据有关专家的估算,全国腹膜透析潜在市场容量有200多亿。为什么国内同行们做得少?主要是软袋很容易漏,同行们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我们很好的解决了。这个批文应该在今年一季度能批下来,如果批下来,这也能成为上十亿的消费产品。血透析液置换液和基础液,去年我们拿到批文,今年也会有量的快速增长。

第三是扩大治疗性输液的比例。上半年治疗性输液占19.6%,去年是17点多,再往前14点多。我们从2012年开始报批,现在新产品陆陆续续批下来,我们觉得五年内能超过40%。国外同行们都是65%以上,这是我们发展的方向。拿到批文的几个品种,莫西沙星注射液、醋酸纳林格注射液、眼科冲洗液、还有我们刚获得批文的氨溴索安剖产品,都是单品种上亿至十亿级销售额的市场容量。左奥硝唑注射液,还没有拿到批文。这些治疗性品种上来,治疗性输液占比达到40%轻轻松松。

第四是兴办原料药生产基地。现在原料药垄断非常厉害,国家环保治理等因素,原料药垄断越来越集中。如果没有原料药,做治疗性输液就是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办了一个原料药生产基地,基地在河北省沧州市。今年整个基建工程大体完工,咖啡因原料药生产设备也差不多具备了。今年上半年可以投入使用。

咖啡因不存在销售问题,可以保证原料药基地有稳定的现金流和盈利基础,这样来生产我们需要的原料药品种,为整个改善产品结构提供保证。

这是我们主要的四个发展方向。

治疗性输液占比提升,带动利润率上涨

财务数据方面,按不同的包装形式,PVC软袋、直立袋、PP塑瓶、玻璃瓶,这是半年的数字。

上半年录得21亿销售收入,净利润上半年达到4.4亿,纯利率超过21%,这个每年都比较稳定。现在销售在增加,新省份增多,销售费用率相对多,影响纯利率。将来新省份市场份额扩大时,纯利率还会再提升,因为销售费用率就慢慢下来了。存货、应收帐款、周转都在加速过程,这代表整个行业的回暖。

股市方面,当前每股净资产1.3元多,股价现在大概5.9元多的价格。权益回报率22%,这个比一般的制药公司都表现得优秀。

我大概给大家介绍的就这些,大家有什么关心的或者没有说清楚的,再回答一下。

Q&A环节

提问:医药控费对石四药产品的价格有什么影响?目前在中国市场竞争对手主要有哪些?对咱们构成多大的威胁?

王宪军:医药控费影响不大,全国医药工业销售额大概3万亿,不计那些外国公司产品在中国的份额,中国输液才300亿,占1%。国家做医药控费不会考虑这块,因为我们这个行业,前几年打得便宜过矿泉水。

竞争情况,四川科伦最大,大约占44%。我们今年可以达到18%的全国份额,两家加起来62%。第三大是北京双鹤,大概13亿的量。第四是鲁抗辰欣,A股上市公司,十来个点;另外一个是山东的齐都。前五家加起来超过80%到90%的份额。小企业已经没有参与的权利,处于要么淘汰要么被吸收。在这个价钱下,我们已经有60%多的毛利,小企业干一样还会赔钱。完全按照新版GMP执行生产,他们肯定赔钱。这个情况看,竞争格局相对比较舒服。

提问:,在大输液市场,现在石四药已经超越了华润双鹤,在行业排第二。作为公司的二股东科伦对公司的收购计划能否分享一下有没有进一步的推进计划,以及石四药对科伦的收购是什么态度?

王宪军:我们跟科伦的关系还是非常好的,管理层之间也有互动,每年会在一起喝喝酒吹吹风。收购20%的权益以后后面会怎么样,我们欢迎他继续做下去,但可能受制于很多因素,大家可以期待,但不会太快。我们作为管理层、股东,是开放的,随时欢迎科伦跑我们公司来做我们老大,我相信科伦也是在找适当的时机。

提问:5000万吨的咖啡因产品线现在已经开始运作了,大概几月份可以投产上市?

王宪军:咖啡因线建完了,还没有生产。咖啡因建完以后第一件事还需要过GMP认证,估计认证要到3月份才完成。投产估计今年5月份,今年原料药基地要给我们带来利润贡献,保守一点,至少不能赔钱。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