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石化事件”真正值得反思的点在这里

作者: 智通编选 2019-01-01 09:07:36
央企境外套期保值是否在交易通道上存在被国际投行“围猎”的可能?

本文来自“资管网”微信公众号。

2018年12月27日,报道称中国石油巨头中石化已暂停两名高官的交易业务。随后,中石化官方证实,其旗下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两高管被停职的消息属实。中石化方面表示,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波和党委书记詹麒因工作原因停职,联合石化在某些原油交易过程中因油价下跌产生部分损失。

与此同时,网络传闻此次停职正是缘起于其两人负责的境外原油期货投资巨亏。虽然消息无法证实,但央企、期货巨亏等敏感字眼,很容易让人联想起14年前的中航油事件,网络热度瞬间被引爆。我们姑且称之为“联合石化事件”。

各种混淆视听的谣言、发泄式的批判声漫天飞舞。然而,在笔者看来,越是这个时刻,越需要以专业人士的角度,冷静分析,才有利于理清事件脉络。总结近两日在网络流传的诸多版本,笔者首先想澄清以下四个概念。

1、央企应不应该在境外做期货套期保值

网络上批判声最大的在于央企不该在境外做套期保值。既然期货容易导致巨亏,央企干嘛还要在境外使用这个工具呢?其实期货存在的其中一个意义就在于为现货企业提供了一个套期保值的市场。我国的央企,比如农产品加工企业、航空公司、石油加工企业,都属于国外商品的进口方,为防止远期价格大涨,利用期货市场锁定成本完全必要。套期保值是这些央企企业经营的客观需求,也是国际上实体企业的普遍做法。有网友还提出,既然境外市场那么凶险,干嘛不在国内期货市场做套期保值呢?事实上,境外采购境外套期保值是常识。境外采购境内套保,反而容易把损失留在国内。

2、期货套期保值与投机的亏损是不是一回事

2011年,国资委颁布关于央企境外投资管理的两部大法,《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央企从事境外期货、期权、远期、掉期等金融衍生业务应当严守套期保值原则,完善风险管理规定,禁止投机行为,并需上报国资委备案或核准。此次“联合石化事件”网传的期货巨亏即使被证实,也很可能是期货套期保值的亏损,与大众理解的期货投机巨亏不是一回事。

套保的主要意义在于为企业经营减少商品成本变动的风险,而不是为了获利。原油价格大跌导致期货头寸亏损,但现货采购的成本同样下降。套保成功与否的判断依据在于是否实现了既定的经营目标,而非必然在期货市场上盈利。

3、ZERO COLLAR组合期权策略是不是一个陷阱

网传联合石化此次使用了ZERO COLLAR组合期权策略,买入看涨期权的同时卖出看跌期权,这是投行设下的一个陷阱。这是缺乏投资常识的一种偏见。ZERO COLLAR组合期权策略是标准的一种期权投资工具,既然是工具,谁都可以使用,无所谓陷阱。此策略其本质上就是预期未来标的物上涨。这对中石化这样的原油采购商来说属正常。加之买入期权本身较期货更高的杠杆,卖出虚值看跌期权交付保证金更低,有利于央企更高效使用外汇,是套期保值的正常做法。

4、此次事件是否一定就是翻版的“中航油事件”

虽然至今官方未有进一步消息,但据目前有限的信息,网络盛传此次事件就是翻版的更大规模“中航油事件”,显然站不住脚。此次事件的背景是原油价格暴跌,而2004年“中航油事件”的背景则是原油价格大涨。中石化和中航油都是原油的采购方,当时中航油负责人陈久霖却卖出大量的看涨期权,做空原油,这是典型的投机。而此次“联合石化事件”期货投资巨亏即使被证实,套期保值的初衷还是确定的。

事实上在笔者看来,此次事件真正值得反思的点在于,央企境外套期保值是否在交易通道上存在被国际投行“围猎”的可能?

对期货投资而言,最重要也是最致命的就是交易和持仓信息。一旦这些信息被国际投行获悉,相当于将底牌暴露给了对方,存在被国际巨鳄“围猎”的可能。以中航油为例,其交易通道包括日本三井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等国际知名投行,但这些公司不仅仅是做市商同时也是中航油的交易对手。高盛旗下的杰瑞公司是中航油交易部门的风险管理公司,同时也是中航油期权交易的第二大对手盘,中航油早就是高盛的“瓮中之鳖”。

而像中储粮这样的央企也曾感叹,“想找一家可靠的境外期货公司也非常难,在美国多数的粮食期货公司都有被ABCD(即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业内称之为四大粮商)持股的背景。一旦期货公司知道了中储粮的意图,国际粮商也就知道了国储的意图,最终被别人渔翁得利”。

近些年,中银国际、直达国际等三家香港证监会持牌公司,获得美国CME全面清算会员资格,并打造了独立的期货交易清算系统,央企境外套保不再局限于国际投行的交易通道。事实上,中资完全掌控的交易通道,包括独立自主研发的交易清算系统、直接与交易所清算的会员资格,才是央企公平参与境外套期保值的保驾护航者。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