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保险业投资策略:价值增长具持续性,估值低位建议增配

作者: 华泰证券 2018-11-19 21:30:44
长周期来看,我们认为保险板块具有长线投资价值。当前时点,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NBV的短期波动对EV 的稳定增长影响较小,EV增长的持续性较为确定,坚定看好保险板块。

本文来自“华泰金融研究全新平台”微信公众号,作者为沈娟,陶圣禹。

核心观点

价值增长具持续性,估值低位建议增配

年初以来保险板块确实走势较弱,指数跌幅达14%,但与上证综指同期21%的跌幅相比,仍有一定的超额收益。长周期来看,我们认为保险板块具有长线投资价值。当前时点,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NBV的短期波动对EV的稳定增长影响较小,EV增长的持续性较为确定,坚定看好保险板块,个股推荐中国平安、新华保险。

适应环境积极谋求转型,寿险结构优化价值成长

经历了年初开门红后,各大险企积极调整销售策略,大力推进长期保障险发展,新单降幅边际收窄,NBV也实现了逐季提升。代理人队伍加速主动脱落,绩优人力的留存率提升,队伍质态逐步优化。我们认为在销售节奏调整、产品结构转型的基础上,代理人已逐步适应新的营销模式,高价值率产品将成为未来主推,进而推动公司价值不断提升。短端利率下行,部分险企推出高现价产品,有望催化长期储蓄险销售。市场情绪催化保障需求,互联网加速重疾险落地,未来增长空间可观。

税负影响有望逐步缓释,动能转换期待发展

车险手续费大增导致综合税率大幅提升,拖累产险整体盈利,但我们认为三季度的集中计提对于四季度的税负有一定的缓解,手续费率或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各险企已与监管协调沟通,我们预计明年会有具体措施落地。在现有保费续保和机动车数量增长放缓正负双因素影响下,车险规模可能会增速放缓,稳步发展。我们认为在经济发展和承保意识提高的带动下,财产保险中非车险险种迎来发展契机,需求不断提升,动能转换期待新发展。

市场波动投资承压,灵活配置稳健收益

受股债市场波动影响,总投资收益率有所下滑,但逐季来看边际改善。资产配置上也注重风险核查,增配长久期政府债券,部分险企把握时点增配协议存款,整体再投资收益率较为可观。从美国经验来看,在利率波动与资本市场震荡环境下,保险账户的投资收益率仍然保持4%以上,具有一定的跨周期属性。保险资金长久期的配置特色赋予了其风险收益匹配的能力,拉长周期来看,我们对保险资金维持4%-6%的总投资收益率较为有信心。

科技赋能金融进行时,看好发展前景

多家险企已开始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部分也已实现了盈利,对整体业绩有一定贡献。分险种来看,寿险结合AI,将对代理人培训、展业、增员等各环节提升效率,加速业务推进;车险定价结合UBI与大数据技术,成本端节流成效明显,科技赋能金融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当前时点,我们认为上市险企仍处历史估值低位,边际改善逻辑明确,对板块维持“增持”评级,个股上推荐中国平安、新华保险。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风险、利率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消费者偏好风险。

报告正文

价值增长具持续性,估值低位建议增配

年初以来保险板块确实走势较弱,指数跌幅达14%,但与上证综指同期21%的跌幅相比,仍有一定的超额收益。长周期来看,我们认为保险板块具有长线投资价值。当前时点,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NBV的短期波动对EV 的稳定增长影响较小,EV增长的持续性较为确定,坚定看好保险板块。

历史估值低位,边际改善稳中向好。纵向来看,采用前复权收盘价和对应半年度摊薄后的EVPS来测算近一年估值。年初由于开门红销售不及预期、外部市场悲观情绪影响,蓝筹股估值均出现了一定的回调。之后处于较长时间盘整,随着新单边际回暖,估值小幅抬升,至11月中旬部分险企已达到0.8x-0.9xPEV 区间。拉长时间周期来看,四大上市险企估值于2014年最低达到0.7xP/EV,且在年末迅速反弹。保险板块从负债端和资产端均出现边际改善迹象,我们认为上市险企目前仍处于历史估值低位,长期看具有一定的成长空间。

新业务价值稳步改善,对EV的稳健增长影响有限。以平安为例,1Q18、2Q18 和3Q18的新业务价值分别同比增速为-7.5%、9.9%和10.9%,新单与价值率的稳步提升推动NBV逐季改善。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率达42.1%,较年中38.5%的价值率水平进一步提升了3.6pct,保障险占比提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前三季度首年保费1315 亿元,YoY-7.4%,较中报10.3%的降幅有所收窄。长期来看,期初内含价值的预计回报稳定贡献约7%-10%的增长,短期NBV的小幅波动对EV 的稳健增长影响有限。

适应环境积极谋求转型,寿险结构优化价值成长

保费逆势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平安、太保、新华、国寿2018年前三季度寿险保费收入分别为4612亿元(YoY+20.7%)、1770亿元(YoY+14.2%)、1000亿元(YoY+11.3%)及4685亿元(YoY+4.1%),在银保监会披露的行业总保费同期增速-2.45%的背景下,实现相对较高的增长,规模优势日益突出。据银保监会披露数据,9月末保险行业CR4 达50.5%,较年初提升5.8pct,开门红承压下市场格局进一步集中,大型险企优势凸显;其中平安、太保、新华和国寿份额较年初分别提升2.31pct、1.37pct、0.38pct 和1.77pct,分别达16.48%、8.05%、4.58%和21.44%。

高质量个险发展,结构持续优化

个险渠道持续发力,占比进一步提升。平安、太保、新华、国寿1H18个险渠道保费收入分别为3067亿元(YoY+22.7%)、1180亿元(YoY +20.2%)、541 亿元(YoY +12.2%)和2722 亿元(YoY +19.7%),占总保费收入的87.1%(+0.04pct)、90.0%(+1.23pct)、79.8%(+0.95pct)及75.5%(+9.8pct)。三季度太保、新华个险渠道占总保费比例较年中进一步提升0.3pct、0.6pct,个险占比维持高位。中国人寿去年主动减少的银保业务导致基数较低,今年实现较高的个险占比提升。上市险企大多保持在80%左右的个险渠道业务占比,高质量发展道路稳步推进。

首年保费下滑,但降幅逐步收窄。受一季度开门红拖累,平安、太保、新华、国寿2018年前三季度首年保费收入1315亿元(YoY-7.4%)、396亿元(YoY-15.4%)、217亿元(YoY-26%)和1522亿元(YoY-25.5%)。虽然仍有较大降幅,但二季度单季度分别实现+4.5%、+8%、+23.1%和+21.9%的同比增长。三季度由于去年9月134号文冲量导致的高基数效应,今年单季度出现较大降幅,但中国平安去年6月末已主动停售快返年金险,今年Q3实现单季3.5%的增长。

期交占比维持高位,续期拉动效应正逐步显现。平安、太保、新华、国寿1H18首年期交在首年保费占比分别为91.9%、93.0%、79.4%和65.2%,其中太保、新华三季度占比较中期小幅调整,整体仍维持高位。国寿占比提升最快,达18.2pct,主要源于主动压缩512亿元银保趸交产品,以推动业务转型。期交占比提升有利于险企未来续期业务的稳定保费现金流入。新单销售乏力背景下,总保费的推动主要还是由续期持续发力,2018前三季度太保、新华、人寿续期保费分别同比增长34.3%、29.4%和28.7%。续期拉动效应正逐步显现,同时推动内含价值增长,助力险企可持续健康发展。

代理人规模边际回暖,质态持续改善

代理人规模边际提升,队伍发展逐步恢复。平安、太保、新华、国寿1H18寿险代理人数量分别为139.9万人(较年初+0.9%)、89.4万人(较年初+2.3%)、33.4万人(较年初-4%)和144.1万人(较年初-8.7%)。三季度末平安、国寿代理人规模达143万人(较年初+3.2%)、145.5万人(较年初-7.8%)。虽然开门红承压导致代理人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落,单季度环比来看边际提升,队伍发展逐步恢复。

代理人产能承压,更注重质态提升。开门红受市场环境影响,储蓄险销售难度加大,产能整体承压,中国平安1H18人均每月产能达9453元,YoY-24%,导致收入同步下滑,但由于综合金融协同效应显现,收入下滑幅度有限,上半年人均每月收入6870元,YoY-4.8%。三季度聚焦长期保障险产品销售,重点推动“平安福”、“爱满分”等主力险种销售,产能降幅收窄至17.7%。中国人寿月均保障型产品销售人力同比增长49.7%。储蓄险销售不利背景下,保障险与附加险的推进成为稳定代理人收入、保证留存率的发力方向。

保障需求日益提升,代理人推动高价值产品销售

短端利率回落缓解储蓄险销售压力。年初由于利率上升推动理财产品竞争力增强,随着短端利率(1Y国债)从3.7%逐步回落至近期的3.0%附近,结合资管新规下保本产品的逐步整改,兼具保障与收益的储蓄险竞争力重回,有利于缓解销售压力。我们认为各大险企下半年仍将以储蓄险作为主推产品,部分年金险缺口将在Q4集中填补,此外部分险企还将银保渠道的托管规模与保费目标相挂钩,适当转移了业绩压力,银保渠道的目标达成无需过度担忧。

开门红产品陆续推出,销售策略各有不同。部分险企陆续公布开门红主打产品,中国人寿推出预定利率4.025%的高现价产品鑫享金生,以期实现规模上的快速提升,我们预计价值率上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中国平安仍旧采取稳定的组合销售模式,同时主动缩减部分短期储蓄险产品,以实现价值转型的稳步推进。新的市场环境下,年金险销售仍有一定压力,但短端利率的持续下行与大资管新规的严监管下,理财等竞争产品的收益率均有一定程度下滑,保险产品锁定长期收益率,竞争优势更为突出。

市场情绪催化保障需求,互联网加速重疾险落地。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推进,一次次重疾事件的发生提升了大众对于保障需求的关注度,重疾险的渗透率还处于较低水平。此外,支付宝与信美相互社联合推出的相互保也催化了市场情绪,四十周岁以下参保人群保障较为充分,但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四十周岁后的保障额度大幅减少以及六十周岁后无法提供保障,均催生了投保人对于传统重疾险的需求意识。互联网保险的推广利好行业的长期发展,我们认为最终还是会落地到传统重疾险,保障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低迷环境助力代理人质态提升,高价值率产品成发力方向。经历了今年开门红的低迷,代理人队伍加速主动脱落,以销售长期健康险与长期储蓄险为主的代理人留存率提升,队伍质态逐步优化。我们认为在销售节奏调整、产品结构转型的基础上,代理人已逐步适应新的营销模式,与高佣金系数相对应的高价值率产品将成为未来主推,进而推动公司价值不断提升。

税负影响有望逐步缓释,动能转换期待发展

规模稳健增长,税负拖累业绩

保费收入稳健增长,市场占有维持领先。三家上市财险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保费5638亿元,同比+13.3%,市占率63.9%,维持市场领先地位。人保财险以33.34%的市占率维持行业第一的地位,前三季度实现保费2937亿元,YoY+12.3。平安产险2018前三季度保费收入达1811亿元,YoY+15.0%。其中车险保费收入1305亿元,YoY+6.6%;非车险保费收入437亿元YoY+44.4%;意外及健康险收入69亿元,YoY+44.3%。非车险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平安产险大力推进线上保证保险业务,年中披露保费收入大幅增长69.9%。太保产险2018前三季度保费收入达890亿元,YoY+13.5%,其中车险收入640亿元,YoY+8.0%;非车险收入249亿元,YoY+30.8%。车险业务虽仍占较大比重,但由于非车险业务快速发展,非车险业务占比已在不断提升,产险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盈利能力优良,维持承保盈利。平安产险3Q18综合成本率达96%,YoY-0.1pct,较中期小幅提升0.2pct,主要由于三季度台风温比亚与山竹的影响,导致赔付有所增长。太保产险中期综合成本率98.7%,与去年持平,整体盈利能力优良。其中太保产险非车险业务近四年来首次实现承保盈利,业务品质持续改善。我们认为随着第三次商车费改的逐步推行,龙头险企可充分发挥自身科学定价及风险控制能力,提升市场份额,拓展利润空间。

收影响显著,拖累利润增长。财税29 号文要求产险当前保费扣除退保金后的15%以内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可税前列支,而随着业务的推进,财险手续费支出有所增加。叠加8月“报形合一”的落地实施,各大财险公司报给银保监会的手续费用需要与实际使用费用保持一致,且之前成本率、费用率、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等笼统的指标,也细化为各个渠道、不同车种单笔业务的中介业务手续费率的最高值及平均值等。严监管下各大财险公司纷纷足额计提实际发生的手续费率,导致应纳税所得额大幅增加,平安产险、人保产险综合税率分别同比提升20.7pct、14.9pct 至43.2%和37.3%,拖累利润较大幅度下滑。

车险税率预计四季度缓释,明年税收政策大概率有所调整。三季度集中计提手续费导致的综合税率大幅提升,对于四季度的税负有一定的缓解,手续费率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我们认为财险作为国计民生的保障支柱,由所得税政策而影响到整个行业盈利的现状不会持续太久,各险企已与监管协调沟通,预计明年会有具体措施落地。

增长动能转换,非车险迎来增长契机

增长动能转变,险种格局重塑。受益于机动车数量的增长,车险市场规模快速发展,成为财产险市场第一大险种。在现有保费续保和机动车数量增长放缓正负双因素影响下,车险规模将会增速放缓,稳步发展。在经济发展和承保意识提高的带动下,财产保险中非车险险种迎来发展契机,需求不断提升。农业保险潜在市场广阔,财政补贴释放产品需求,渠道建设增加业绩护城河。责任险占比低发展快,在政策支持下内生动力十足。未来产险中车险规模将会稳步上升,占比逐渐下降,非车财险种类和数量进一步得到释放,占比不断增加,推动财产险的发展。

车险一险独大,增长率放缓。车险在我国财产保险中占比一直处于高位,支撑起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的增长。在现有强制险运作模式下,车险的保费增长的内生因素为车险收费价格,外生因素主要为机动车市场的增加。商车费改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灵活性,客观上降低了保险的价格,减少保费收入。2011年-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汽车消费和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车险增速随之下降。2015年之后受商车费改影响,汽车保费价格下降,车险规模增速进一步放缓。2017年新车销售量为2894万辆,增长率下降到3.6%,为近年来较低水平。费改和机动车数量双因素共振,预计我国未来车险保费将呈现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状态迹象。

农业保险潜在市场广阔。自2007年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试点以来,我国农业保险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农险保费收入从2007年的53.4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479.1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为24.53%,增速稳健。今年8月台风温比亚对山东寿光造成较大损失,据寿光农业局提供数据,寿光全市温室大棚数量为14.7万个,此次受灾数量约为10.6万个,受灾比例超过2/3。参保的大棚数量仅有120个,相应的参保率仅有0.082%,我们认为农业保险推进空间值得期待。

法制体系与内生动力双重推动责任保险发展。责任险的发展与法律发展程度息息相关。目前我国银保监会下发的责任保险意见和办法共计四条,各地区根据国务院和保监会的规定,分别制定了各自的责任保险促进管理办法,环境、养老院责和医师责任保险等各细项责任保险层出不穷。法律系统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关系,提高了责任险市场潜在空间;各责任险指导意见推出,释放了责任险潜力,促进责任保险发展。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我国责任险保费收入从2003年的34.82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362.4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为19.75%。截至2016年,中国责任险占财产保险比例为3.91%,显著低于英国美国日本责任险占比水平,未来中国责任险发展潜力较大。

市场波动投资承压,灵活配置稳健收益

股债市场波动,投资收益率有所影响

资本市场波动较大,总投资收益率有所下滑,但边际改善。沪深300、上证50、创业板指年初以来涨跌幅为-20.5%、-14.5%和-21.9%,拖累险企权益端投资表现,对总投资收益有较大影响。三季度末平安、太保、新华、国寿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9%(模拟准则修订前)、4.7%、4.8%和3.32%,其中平安、太保均有一定程度的边际改善,分别较中期提升0.4pct 和0.2pct,中国人寿由于去年高基数和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收益率表现弱于同业。中国平安在IFRS9新会计准则下,FVPL占比快速提升,加大了对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而资产减值损失较同业大幅减少。

积极降低权益配置,降低敞口风险。权益端下滑背景下,各大险企调整资产配置,平安、太保、新华、国寿1H18 股票与基金投资资产占比分别为14.9%(较年初-1.3pct)、8.5%(较年初-1.1pct)、11.6%(较年初-1.5pct)、10.3%(较年初-0.3pct),其中太保三季度进一步减配0.2pct,以降低敞口风险。

债券波动影响较小,净投资收益率维持稳定。3个月、1年、10年中债国债收益率年初以来分别下降158bps、106bps 和41bps,利率下行推动债券价格抬升,三季度末平安、太保、国寿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7%(YoY-0.8pct)、4.8%和4.6%(YoY-0.39pct),但较中期均有一定改善,分别提升0.5pct、0.3pct 和-0.04pct。新华保险年中净投资收益率5%,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特色的业务模式有效地稳定了收益波动。

把握利率高位机遇,优化资产负债匹配。上市险企把握债券市场配置机会,增配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低风险债券,拉长资产久期,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匹配,目前信用状况良好。平安、太保、新华、国寿1H18 投资债券占比分别为44.3%(较年初+0.6pct)、46.7%(较年初-1.5pct)、37.3%(较年初-1.0pct)和47.2%(较年初+1.5pct),其中太保三季度较中期小幅调整至46.6%。

存款占比提升,被动管理优势突出。资本市场表现低迷的背景下,各险企增加定期存款配置,平安、太保、新华、国寿1H18 定期存款占比分别为7.2%(较年初+0.6pct)、10.6%(较年初+1.0pct)、7.8%(较年初+1.7pct)和16.6%(较年初-0.7pct)。新华上半年新增较多银行协议存款,整体收益率达5.5%左右,但存量固定收益类资产和以债权为主的非标资产,贡献主要的投资收益,也是在同业中收益率表现更为优秀的原因,被动管理的优势开始显现。

他山之石:美国寿险投资端跨周期走势

美国要求保险公司根据负债的性质将寿险投资划分为一般账户和独立账户,以便对保险公司进行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不同账户执行不同的收益目标和资产配置策略。

三大类主要配置,分帐户各具特色

股票、债券和抵押贷款是美国寿险主要配置的三大资产。美国寿险资金有众多投资渠道,但投资组合中占比最大的是股票、债券、抵押贷款。2017年总投资资产约7.18万美元,其中债券投资3.48万亿美元(占比48.44%),股票投资2.26万亿美元(占比31.48%),抵押贷款投资5136亿美元(占比7.15%),三者合计超过6.25万亿美元(占比超过87%)。

负债特性决定一般账户和独立账户的差异化资产配置。一般账户所管理的资金大多来自传统寿险,资金主要用于保险赔付,更注重资金的安全性,通常采取较为保守的配置策略进行投资。一般账户2017年配置中,债券占比69.4%,股票占比2.5%。独立账户管理的资金大多来自于投资属性较强的寿险产品,例如变额寿险、变额万能险等,保单持有人承担绝大部分的投资风险,因此投资策略更为激进。独立账户2017年配置中,股票占比78.3%,债券占比14.5%。

抵押贷款是美国保险公司的传统配置项目。从历史数据看,高峰时抵押贷款曾占美国寿险投资的40%以上。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丰富,抵押贷款在美国寿险投资的比重逐渐降低。目前抵押贷款占一般账户的资产配比维持在10%左右,是一般账户中仅次于债券的第二大配置项目。

利率下行增配长久期债券,权益配置与市场走势一致

美国寿险投资收益率相对稳健。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在美国寿险投资组合尤其是一般账户中占比较大,因此利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寿险的投资收益率。2000年至今,美国短端国债利率由于货币政策变动而出现三次较大波动(2004年货币政策收紧,短期利率上升;2007年货币政策宽松,短期利率下降;2015年货币政策收紧,短期利率上升),而长期国债的收益率持续下降,尽管寿险投资收益率确实存在一定下行,但是下行幅度相对较小。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于2%的时期,合并账户的投资收益率仍然保持4%以上,一般账户则保持在5%以上。

利率下行,增配长久期债券。在长期利率持续下行期,保险公司可通过加配长久期债券获取期限利差,2012年以来,10年期及以上债券在一般账户的每年新购入债券占比均为70%左右,而5年以下债券新配置占比约下降5pct 至4.3%。

权益配置与经济周期具有一致性。经济繁荣时期包括20世纪90年代、2003-2007年以及2011-2014年,权益市场回报稳定,增加股票配置能够获得较高收益。20世纪90年代,道琼斯指数区间涨幅超过300%,股票配置占比增长23pct;2003-2007年,道琼斯指数区间上涨54%,股票配置增长6.51pct;2011-2014年,道琼斯指数区间上涨52.7%,股票配置增长4.2pct。而在经济下行期,资产价格下跌,一方面投资股票基金分红减少、长期股权投资利润下降导致投资收益减少,另一方面股票、基金买卖差价缩紧,权益资产缩水明显,因此减少股票配置比例。2001-2002年由于互联网泡沫,纳斯达克指数区间下降31.4%,股票配置下降7.93pct;2008-2009年次贷危机时期,道琼斯指数区间跌幅接近50%,股票配置下降8.37bp。

灵活调整相机抉择,长久期配置收益稳健

设立专项资管计划,择机增配优质标的。银保监会此前对股权投资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取消了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通过“负面清单+正面引导”机制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我们认为未来保险资金有望逐步参与到上市公司财务与战略投资中去,提升市场股权融资和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降低实体杠杆,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健发展。此外,顺应政策号召,国寿资产、太平资产、人保资产相继设立专项产品计划,在不占用权益投资比例的基础上,择优选择基本面较好、长期投资价值明确的企业,资产配置更为灵活。

长久期特色助力收益率保持稳健。从美国经验来看,在利率波动与资本市场震荡环境下,保险合并账户的投资收益率仍然保持4%以上,一般账户则保持在5%以上,具有一定的跨周期属性。我们认为2019年利率还有一定的下行空间,存量资产价格有望上升,再投资上择优配置长久期政府债券。权益市场今年已有较大幅度调整,未来持续下行空间有限。保险资金长久期的配置特色赋予了其风险收益匹配的能力,拉长周期来看,我们认为保险资金总投资收益率大概率维持在4%-6%的区间。

拥抱金融科技,赋能保险新发展

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推动行业变革。相较于传统保险行业生态结构单一的特点,新型保险行业生态布局趋向多元化。随着互联网的介入,传统保险转型成效明显,具体表现为:从原先的“单一险企+其他参与者”单核体系转变为“跨行业+跨企业”多核体系,保险公司跨界合作科技公司,成立科技子公司提前进行战略布局;商业模式转型明显,从之前的“产品为中心”逐渐转变为“客户需求导向”,于此同时在产品设计上推出全新客户定制化产品,精准定位,全面覆盖;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与引入使得险企在事前做好提前风险防范,以车险定价为例,UBI车险业务(Usage Based Insurance)已经在国内开启试点,实现科学定价,在成本端节流成效明显;传统保险依照同质化对待客户群体,人机交互的引入使得新型保险更高频次的接触客户,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高的客户价值和客户粘性。

平安:AI 赋能,助力代理人全渠道发展

平安人寿科技应用逐步迈向人工智能时代。传统科技应用与移动互联的应用在代理人端取得显著成效,平均承保时间由之前的5 天缩短至15分钟,投保人线上渠道业务办理占比达90%,总体服务人力减少70%,产能提升达32%。2016 年,平安开启3.0人工智能时代,利用其自身研发的人工智能,深化“科技+金融”、探索“金融+生态”战略部署。

三步走流程精准找寻代理人,建立全面信息数据库。平安依靠自身大数据系统、AI 技术成熟及先进的算法模型,刻画代理人特征,全流程在线收集增员信息,建模甄选优质留存人员。面试人分别需通过四轮考核:EPASS 测试、AI 面谈、工作体验及入职培训成为保险代理人,考核皆有人工智能与算法模型参与完成。考核过程中海量收集准增员信息,包括基本个人信息、从业意愿、客户资源、行为习惯、参训情况、客户服务表现及工作体验评价等全方位信息判断准增员人员是否满足留存人员特征,通过算法及建模对留存人员分类,根据情况预设留存人员最佳发展路径。

AI面谈官实时在线,分人群高效率智能面谈,实现信息收集和意愿收集。运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问答、语音合成、智能引导等人机互动技术对家庭主妇、专业销售人员、上班族或是中小业主实行高并发在线智能面谈,全面覆盖人群。通过线上数据库及答案库,AI面谈官轻松实施问题调取及答案反馈,为面试人员答疑解惑,并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情感理解引擎、知识推理及意图识别引擎进行入司意愿确认。公司2018年AI 甄选和AI 面谈已在个险渠道全面上线,成果已逐步初现。公司在今年10月核心金融开放日活动中预计2019年实现AI面试在线时长143万小时/年,13月留存人员识别率达95%,节约财务资源6.3亿元。

千人千面快速提升代理人技能,大数据刻画快速复制绩优人群。通过12大项、44小项能力类别及97项指标得分快速识别代理人长短板,实行智能云端课程配送、分阶段学习,并在每阶段进行学习完成情况评估与能力水平情况再评估,追踪学习效果,快速提升代理人技能水平。另外,通过大数据探索绩优业务员特征,刻画绩优画像,针对单个业务员长短板,快速制定绩优养成计划。公司开放日活动中预计2019年千人千面计划将全面上线,普通代理人转变为绩优代理人时间将由36个月缩短为15个月,绩优代理人规模增长7.6万人次至45.9万人。

SAT(社交+移动+远程服务)策略转型成效显著。E锦囊能为代理人实时提供全方位销售线索,将客户进行分类,智能推荐最匹配产品及推荐理由。另外,E锦囊还能提供关系提升线索快速拉近代理人与客户距离,显著提高潜在客户转化率。据公司今年10月核心金融开放日信息披露,SAT触达人数已达2.2亿人,互动次数13亿次,线索转化率达10.8%,技术已深入运用,成效显著。

人保:数字化全覆盖,开源节流成效明显

以客户为中心,支撑全业务线上线下融合场景。人保集团在财产险、健康险、寿险、资产管理及金融服务五大领域均建立核心业务系统,支撑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与一致客户体验,增强用户粘性,同时促进业务协同与精准营销,提升整体运营能力。尤其在财险业务上,建立第三代核心业务系统实现全险种产品、全流程承保业务处理与赔付流程一体化,支持向“平台化、立体化、社交化”的互联网运营模式转型。

信息技术构建财险新生态圈。人保集团以其传统资源为基础,融合其自身保险金融信息科技创新优势,构建“互联网+”全新商业模式。从2007年始,人保财险开启数字化系统建设至今,已全面实施数字化战略布局,完成从产品服务到体制与机制等全方位创新,构建新型保险生态圈。2016年子公司人保金服设立,对公司主营业务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并且对外提供互联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公司提前布局科技金融成效明显。

线上线下一体化,有效降低成本。移动互联开启O2O新时代,中国人保推出线上APP实现保险购买到理赔线上一体化,降低渠道费用;引入大数据增强客户洞察及风控能力,对接央行征信数据,开通个人和企业的征信查询功能,解决承保审核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且收集客户行为数据、身份数据及人际关系精准刻画投保人画像,降低风险管理成本;公司开发的LBS(基于位置的服务)与OBD(车载自动诊断系统)构建大数据整体画像模型,从车辆历史轨迹及驾驶人行为角度出发,提供车险欺诈的主动防范措施。

通过“物联网”实现精细化风险管理、产品与定价模式创新。2014年开启基于车联网的车队风险管理试点项目,采用大数据分析建立风险模型,持续改进评估结果,并且车联网云服务与数百家网点合作,数十万名车主参与其中,出险率下降幅度明显。依靠物联网技术平台,推出创新产品“电动自行车电子身份证”,已承保电动自行车超百万辆。另外,人保还在全国建立以县为单位的无人机基地,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保险评估模型和“按图理赔”模式。

“金融+数据+科技”驱动模式创新。以“麦保付”支付金融云服务平台为基础,提供集财富管理、账户管理、保险服务等内容账户服务,实现统一的客户视角下业务互通互联。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科技推出“驾安配”APP,链接汽车配件产业链各方资源,实现配件一站式采购,形成可复制性的规模优势支持车险降成本、促业务、提服务。推出“社交营销+动态定价”为特色的航延险产品“赔你等”,通过实时在线动态精算技术,结合自身风控模型,对承保航班延误风险进行实施动态定价,实施对航延险盈亏的主动性控制,扭转过去长期亏损状态。

信息科技推动业务拓展能力。利用AI技术提供车险续保智能推荐,通过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建模技术,构建产品推荐模型、客户出险指数模型提供投保人车险续保率;另外,公司利用大数据处理系统从智能获客、渠道互动、存量管理和流失唤醒等多方面提供个性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高营销精准度。服务优化,提升客户满意度。人保利用微信、APP及官网等平台优化服务,并且运用人工智能自动识别理赔请求,GPS快速定位出现位置,提高客户满意度。其中小i 客服机器人已实现线上平台全面覆盖,能够独立解决常见问题,解决率高达96%;人工智能贯穿保险业务所有环节,95518智能语音报案可通过客户自助语音交互完成整个车险报案全过程,并且智能质检已实现对财险运营全量全通过系统自动初检,提高内控质量。

投资建议

上市险企三季报盈利出现分化,折现率提升边际放缓,准备金释放空间有限,但价值率提升与新单降幅收窄推动NBV 稳中有升,进而推动EV 平稳增长。代理人增速放缓,但更注重质态的提升。投资端风险整体可控,收益率自二季度以来边际改善。上市险企仍处历史估值低位,我们认为市场超跌后有望逐步企稳,看好发展前景。

中国平安:寿险业务价值持续增长,3Q18单季度NBV 实现10.9%的增长,推动EV稳步提升。新业务价值率较中期继续提升3.6pct 至42.1%,达到自2017年以来的季度高位。产险业务虽受税负影响业绩承压,但综合金融稳健运行凸显协同效应,科技金融赋能提升业务质态。预计2018-20年EVPS分别为55.61、66.73 和80.37元,对应P/EV为1.17x、0.98x 和0.81x,维持“买入”评级。

新华保险:公司加速推进价值转型,已由转型期迈入发展期,2018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52.8%。期交、续期占比稳步提升,期交推动+续期拉动模式成效显现,健康险新单中期占比已达到55.5%,推动价值率攀上新高峰,达到50.4%,看好公司价值转型的发展前景。预计2018-20年EVPS分别为57.46、67.43 和78.80元,对应P/EV为0.81x、0.69x 和0.59x,维持“买入”评级。

中国太保:公司第一步战略转型已落地,已开启“转型2.0”模式,2018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达16.4%,寿险保费收入增速达14.2%,大个险格局进一步巩固,保费结构优化;产险增速亮眼,大平台控费优势将持续凸显。未来公司将逐步深化优势,优化渠道结构,提升业务价值的多元化发展。预计2018-20年EVPS分别为36.74、43.74 和52.08元,对应P/EV为0.89x、0.75x 和0.63x,维持“买入”评级。

中国人寿:公司保费结构持续优化,大幅压缩趸交业务512亿元,缴费模式持续优化。代理人规模三季度环比提升,长期保障型产品销售人力规模大幅增长,同比提升49.7%。预计2018-20年EVPS分别为28.77、33.05 和38.10 元,对应P/EV为0.78x、0.68x 和0.5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市场波动风险。公司利差利源主要是保费成本与投资收益差额,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可能带来险企投资收益急剧下降,投资端可能出现负增长甚至亏损,进而影响险企利润;

2、利率风险。固定利率工具使公司面临公允价值利率风险,浮动利率工具使公司面临现金流利率风险。利率下行可能缩窄利差空间,进而影响会计利润;

3、政策风险。保险行业各项业务开展均受到严格的政策规范,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将影响行业改革转型进程及节奏;

4、技术风险。当前保险行业加速推进金融科技的运用,并投入了大量的成本。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及回报若低于预期,将会拖累行业整体表现;

5、消费者偏好风险。保险产品作为消费品,与需求端关系密切,保费收入若不及预期,可能导致整体行业业绩下滑。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