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Welab营收两年增76倍,但你不一定敢下手

作者: 智通财经 曾辉 2018-07-09 20:13:28
前景和风险并存。

近期,创立于中国香港的亚洲互联网金融的集团——WeLab Holdings Limited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根据智通财经APP的了解,WeLab是一家在香港和中国内地从事网络信贷的企业,集团主要面向零售及企业客户提供消费贷款解决方案。

blob.png

谈到网络信贷,也许很多投资者会望而却步。原因是网贷行业层出不穷的暴雷事件和日趋严厉的监管,行业中的许多不正规的企业处于“有今天没明天”的状态。

根据智通财经APP的了解,继2016年《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落地,2017年又相继出台《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关于开展“现金贷”业务活动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等一系列监管措施,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网贷行业的准入门槛,同时也加速不合规网贷企业退出市场。

7月6日,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于发布《2018年上半年P2P发展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在运营P2P平台共2835家。今年上半年新增P2P平台36家,消亡721家。网贷平台消亡数量远远大于增加数量,恰恰说明当前行业存在较大的“踩雷”风险。

blob.png

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形成全面的P2P网贷行业监管制度体系,给平台合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何况,网贷行业的热度并没有因为监管趋严而冷却,反而逐渐升温。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网贷行业投资人数与借款人数分别约为1713万人和2243万人,较2016年分别增加24.58%和156.05%。有分析认为,受限额政策的影响,不少平台向消费金融等小额业务转型,还有部分平台对接了现金贷资产,此类业务的共性是小额分散、涵盖的借款人多,使得2017年借款人数数量和增长速度均超过投资人数。

另有研究表明,2017年中国无抵押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为31.5万亿元,其中无抵押金融贷款占消费金融贷款总额比重为30.1%。预计到2022年,中国无抵押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66.7万亿元。而无抵押金融贷款占消费金融贷款总额比重将进一步提升至48.8%。

blob.png

市场越来越大,但参与者越来越少,留存下来的网贷平台也许已经迎来最好的时代,而WeLab有望成为最受益者之一。

明星基金领投,业绩实现三级跳

从发展历程来看,WeLab由原渣打银行东北亚地区主管龙沛智于2013年在香港创立,并于2014年进入中国内地。

2015年1月,WeLab获得了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人包括DST的创始人Yuri Milner、TOM 集团、邮乐网和以及在中国资本市场有不少投资杰作的红杉资本等多家明星投资者;2016年1月,WeLab完成B轮10亿人民币融资。这些资金的注入,为WeLab的业绩成长注入活力。

WeLab招股书显示,2017年集团零售、混合及企业三大业务渠道发放及撮合贷款分别达到11.4亿港元、80.97亿港元和21.33亿港元,同比实现数倍增长。

blob.png

集团总收入由2015年的220万美元増加至2016年的3033.2万美元,并进一歩増加至2017年的1.55亿美元,复合年増长率达到742.29%。

blob.png

2017年,集团实现净利润1770万美元,扭转了前两年连续亏损的局面。

需重点关注的风险因素

不过,智通财经APP注意到,尽管WeLab的利润成功在2017年实现转正,但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净额为负3117.2万美元。换言之,集团的业绩暂时还没有现金流的支持,公司运转依然需要融资活动来“输血”。

blob.png

除此之外,随着业务规模的壮大,WeLab旗下平台撮合贷款逾期的情况也随之增加。

以我来贷平台为例,该平台2016年三季度撮合贷款按历史批次金额计的M4+逾期率接近6%的水平,而M10+甚至达到10%的水准。2017年情况虽有好转,但超过3个月以上逾期率上升速度非常之快。

blob.png

WeLab在招股书列明的风险因素中提到,我们依赖于借款方提供的数据以及第三方提供的信贷及其他资料。不准确或不完整的数据或无法获取部分或全部若干数据或会影响我们信贷分析的准确性并对我们风险管理流程的成效造成不利影响。由于我们经历不同阶段的信贷周期,我们借款方的信用画像可能随时间变化。 这些风险因素也许正在悄然影响着WeLab的业务。

总体而言,网贷在中国有着非常不错的发展前景,但WeLab的盈利能力是否具备持续爆发力,暂时还没有得到强有力的验证。再加上网贷行业政策的变化,用户画像的改变都需要行业中的企业随时调整经营策略提升风控能力。如此看来,如果WeLab成功登陆港交所,是否“下注”,还真不是容易的抉择。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