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实施降准!注意,不是纯粹“放水”

作者: 万得资讯 2018-04-25 08:34:05
定向降准,今天实施。央行此前估算,将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尽管业内认为,货币政策取向已经微调,但此次降准,并非纯粹“放水”。

本文节选自“Wind资讯”微信公众号。

定向降准,今天实施。

央行此前估算,将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

尽管业内认为,货币政策取向已经微调,但此次降准,并非纯粹“放水”。

4月23日最高层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及时跟进监督,消除隐患”。“把调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印发关于落实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提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用好差别化准备金、差异化信贷等政策,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贫困地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增量资金重点释放给2类机构

央行4月17日宣布,4月25日(今天)起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以置换MLF。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将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微信图片_20180425082147.jpg

央行4月17日称,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货币政策取向微调

中国证券报分析称:

于市场资金面而言,此次定向降准构成实质利好,对未来流动性形势也将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进入月末,财政支出力度将加大,供应流动性,财政收支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也将发生积极变化。

因此,本周流动性紧张缓解是大概率事件。

进一步来看,货币政策取向微调得到确认,预计今年流动性在总量和结构层面均有望好于去年,货币市场利率中枢水平将下滑,货币市场波动性将下降。

4月23日,最高层会议指出,“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注重引导预期,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广发宏观郭磊认为,货币政策虽难言转向,但基调已有微调。华泰策略也认为,与去年底的zhengzhi 局会议、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基调略有转向。管清友同样认为,货币财政基调看似没变,但实际上留了宽松的口子。

不是纯粹“放水”

尽管众多机构认为,货币政策取向已经微调。但此次定向降准并非纯粹“放水”。

央行表示:

此次是对“部分金融机构”降准,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但实际覆盖范围较大,降准幅度不小,在置换约9000亿元利率相对更高的MLF的同时,还将释放4000亿元增量流动性。

此次降准的本质,是用长期限、低成本资金,置换银行先前从央行借的短期限、较高成本资金。

市场看法普遍谨慎。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称:

此次降准尽管覆盖面广,但资金用途有明确要求,仍属定向降准;防风险、去杠杆仍是金融工作重点,未来可能还会有类似定向、结构性支持的政策举措。

华创债券团队分析称:

虽然降准,但资金面不见得会宽松,若资金面还是紧张,市场会重新思考降准的目的,收益率也将继续上行,且估计会回到降准之前的平台之上,建议机构密切关注央行对流动性的态度,在未确认货币政策真正转向前保持谨慎。

中国证券报指出:

今年流动性在总量和结构层面均有望好于去年,但此次降准并非纯粹“放水”,不应对货币宽松期望过高。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不改稳健中性。

为避免金融体系内部加杠杆的行为复燃,也为管控外部压力,资金面不会过度宽松。近期资金面的紧张,虽不会持续太久,但正好给过度乐观的市场情绪泼了盆冷水。

加杠杆已经推升资金需求

从央行公布定向降准到定向降准实施的这一周,资金面的紧张超出预期。

4月24日,非银资金面紧张持续,上交所国债逆回购GC001利率早盘一度飙升至10.6%,深交所方面,隔夜到7天各期限回购利率均出现大幅高开。

blob.png

第一财经分析称,资金面紧张背后,是债市上涨后机构纷纷追高,并普遍在资金端采取了滚隔夜和加杠杆的方式。

该报援引交易员观点称,4月25日定向降准释放的4000亿元增量资金到位后,资金面有望恢复至中性,财政资金的下放也可能进一步缓解资金面的紧张态势。

股市债市迎利好

关于此次降准对市场的影响,海通姜超指出:

今年以来,去杠杆背景下社融增速大幅下滑,再加上经济下行压力逐步体现,资金需求减少;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增加资金供给,意味着资金供需继续改善。建议拥抱债市慢牛,增加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仓位。 

联讯证券李奇霖同样乐观,“对于市场来说,无论是量上还是价上,或是其他传导渠道,对债券资产都是利好,债牛的趋势已定。”

他指出:

此次资金面连续多日收紧,资金供给相对匮乏只是一个背景辅助,主要问题出在资金需求端——金融机构加杠杆行为带动的融资需求。

从债券收益率已经从低位反弹来看,部分投资者可能已经落袋为安,在止盈退出,债券市场上的融资加杠杆需求会有所回落。

相对于上述分析师的乐观。国君覃汉团队则比较谨慎。他们认为:

虽然中美利差短期内不是市场主要矛盾,但未来可能对国内债市构成制约。从4月23日的最高层会议来看,过度悲观的经济预期和过于乐观的货币宽松预期均可能面临修正,债市上涨空间有限,股市机会反而更加确定。

(编辑:姜禹)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